学生如何写好记叙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l990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现阶段的考场中,面对“文体不限”的作文题时,考生大多偏爱写记叙文,但记叙文要获得高分不易。本文就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极富韵味,获得高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记叙文 叙事 写人 故事 人物
  所谓记叙文,就是记人或叙事的文章,把生活中让人或欢笑或落泪的凡人小事,以及想象中的传奇故事演绎为以情动人的精彩华意。
  一、写事要是这个事,写人更要像那个人
  记人和叙事,人物形象的刻画必须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物实现。
  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记叙文写的就要是这个事,写人更要写得像那个人,那个人是故事中活生生的那一个。记叙文写作,关键是由故事营造和人物塑造决定的。这是记叙文首要解决的问题。但很多同学没有渗透其中的道理,将记叙文中的事与人写得不完整,文章缺少故事,人物单薄,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比如一学生习作《我的父亲》原文和修改升格片段。
  原文语段:因要出黑板报,所以放学后留下来。我打电话回去,却没有人接。打爸爸的手机,也不接。不过我想爸妈看到我没有回家就知道了我留在了学校,也没有去多在意什么。
  当我正努力快速地在黑板上写着的时候,我妈来找我了,她告诉我爸爸工作的时候手受伤了,伤口很深,流了很多血。他不放心我,催促着我妈来找我,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心里特别难受而又特别温暖,仿佛看见了那个等待我回家的人。
  升格语段:因要出黑板报,放学后留下来了。天晚了,下起了雪,当我正努力完成最后的任务时,妈妈来找我了,她说爸爸工作时手受伤了,伤口很深,流了很多血。他不放心我,催促着我妈来找我,这会儿还在家门口等我回去呢。雪正越下越大……雪花纷飞中,路灯的朦胧光下,父亲在家门口不停地徘徊着,他不时看看手腕上的手表,嘴里还好像念念有词,见我们走近,父亲大步跑来说:“总算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要去找你们娘俩了。下回不要这么磨蹭,让人等得心焦……”
  我静静地端详着父亲,他脸上写满了喜悦,好像已经驱走了伤口的疼痛,融化了正越飘越大的雪花……
  技巧:记叙文写的就要是这个“事”。记叙文中怎样记叙好一件事情呢?首先要学会没事找事,选择和主旨有关的、自己熟知的、可以写好的事。生活里总有故事,故事可以平凡,因为平凡孕育伟大。故事也可以不平凡,因为不平凡体现独特,但要注意的是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本段选取父亲担心“我”,让妈妈接“我”并等“我”回家的事,意在凸显“父爱”主题。其次要有所事事,把事写好。不可泛泛而谈,空空而论,以免冲淡记叙文文体特质,更不要根本没事,文体落空,我们要就事写事,写事成事。本片段写了“我”,父亲,母亲三个人,用母亲的言行衬托父亲,写细写活了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再加上环境的烘托、映衬,用环境点染人物的心情,点染人物的形象,点染故事氛围,点染故事的性质,用环境使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父爱主题感人深化。
  二、让记叙文的人物立体可观,形象可感
  写记叙人离不开写人,写人要让人站立起来,鲜活起来,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是“事中人”这个对象的具体行为,是人具体行为的形象呈现。所以要写好事,就要先写好人,怎样写好人呢?首先要描绘人物自身的肖像、神态;其次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使人物塑造更立体;最后必须运用修辞来勾勒人物个性。当然还可通过他人、他物衬托,彰显事中人。这样人物才能由平面走向立体、由立体走向深刻,故事才能符合逻辑,情理亦能变得透彻。
  欣赏优秀片段《拒绝平庸》:闲来无事,先生应几个亲友的请求,开了个小小的作文辅导班。本来先生只打算收几个学生的,可不知谁走了风声,这个好友那个亲戚,一来便是一打。先生推辞不得,像退休前一样忙活。我常住先生家,便问先生:“您不累,先生。”先生苦笑:“怎么不累啊,这么多人。”转而又一笑,“罢了,罢了,在为这些孩子燃烧我这老蜡烛吧!”我哈哈大笑,心中感到丝丝温暖,本来可以钓鱼,打麻将的先生,不甘于平庸的生活,用心在准备每一份材料,我脱口而出:“先生好伟大啊!”先生也笑了:“去去去,少拍马屁。”
  技巧点拨:想要写好记叙文中的人物,关键在于细化、慢化写人。两个片段都要注意从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情绪等各方面细节化,慢镜头地刻画人物,人物语言贴近生活,幽默风趣。无论是叙述交代先生生活状态,还是与先生的沟通交流,无一不神行毕现,如立纸上。
  记叙文中,人物语言要有表现力,注意字词炼就,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另外可运用衬托(正衬和反衬),充分发挥各种表达手段的作用。片段中先生说累,自嘲“燃烧我这老蜡烛”,比喻符合教师身份,又立显奉献精神;“我”的疑問,“我”的询问,衬托出先生远离污浊,境界高远,使得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熟练掌握以上技巧要点,记叙文写作就不再那么难以操作,让人无所适从。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记叙文写作还要注意整体的营造,故事完整并力求生动,在正确的主旨引领下,写好一件值得记叙的,具有完整性细节美的事情。描绘出一幅点面结合的具有意境的画面,一种需要抒发的具有真挚美的情感。
其他文献
背景: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MBL)是一种肝脏合成的C型凝集素,是重要的先天免疫分子。MBL分子单链分子量为32-kD包括N-末端,胶原样区,螺旋颈区和糖识别
摘 要: 非连续文本是指非完整段落构成的文本结构,而是指一些形式上比较分散的图表、使用说明书、地图、目录等内容。虽然非连续文本的连贯性从表面上看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是其具简明、直观、易于理解的特性是连续性段落文本无法比拟的。本文主要对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非连续型文本的重视进行阐述,以期通过非连续文本的训练和学习,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 小学语文 阅读水平  小学是人們接受正规
摘 要: 经典古诗文词句优美、韵律和谐、意蕴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也是民族传统的重要载体。小学生正处在记忆黄金时期,让他们提前走进古诗文群文阅读,多背诵一些古诗文,不仅丰富其语言积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启迪智慧,陶冶情趣,锻炼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充分美读感悟,提高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群文閱读 营造
摘 要: 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中思维解剖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深刻认识事物本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与综合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作文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作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思维品质,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思维品质 训练方法  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认为,作文是一个人思维过程的延伸,同时,也是一个人思维意识的外化
【目的】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2岁以下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并可诱发哮喘或使哮喘病情加重,也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加重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下呼吸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与促酰化蛋白受体C5L2相关性。  方法:选取门诊体检及住院受试者共240例,其中正常对照组68例,CHD组56例,MS组60例,CHD合并MS组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