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你的村庄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用血色画出了你的肖像
  用一次呼吸
  漫过有你的村庄
  沙粒像一把咸澀的盐
  腐蚀过的笑容落泪成烛
  我是一个笑过诗人的孩子
  在乌鹊寂静的村口
  踏过灵魂喂养过你的村庄
  撒哈拉的风
  翻晒不出春夏秋冬
  日月拱手拉出非洲北部
  一棵橄榄树的根部
  于是,我就想起有你的村庄
  那个大胡子男人,荷西的手杖
  春天一次又一次地延迟
  桃花匆匆捡拾半截修辞
  我是路过的香客
  把对寺庙的虔诚供奉于掌心
  目光躲藏,眼底落霜
  剧本已经写好
  在一粒尘埃里反反复复吟诵
  ——珍爱过一生的人
  遗失在稻田的半截月光
  耕读一季无法救赎的过往
  一棵小草分娩出的白发
  涂上迟迟不能愈合的伤口
  谁会宽赦一次次口误
  黑土早已堆砌在渴盼的眼眶
  隐藏在竹篱斑驳的喧嚣
  扯疼这无处安放的乡音
其他文献
摘要:《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此作以朱自清一生的写作研究和师友交往为经纬,从诗学研究的视野切入,彰显了朱自清等五四文人深厚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气节。此书对朱自清生平史料的梳理,以及对朱自清著作版本的搜集影印,是目前朱自清传记性研究方面最全面、最充分的。同时在朱自清生平交往与政治文化立场细致考察的基础上,对出入“京派”诗学批评家朱自清的批评定位,显示了扎实的文学史研究积累。  关键词:朱自清
期刊
摘要:《觉醒》作为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展现了作者精湛的空间叙事技巧。空间的位移在主人公艾德娜的觉醒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见证了艾德娜的觉醒和抗争。克里尔奥圈子作为一个封闭保守的社会空间,象征着父权制权威的桎梏以及对女性话语的压抑。艾德娜用鸽子屋这样一个异托邦企图建构女性主体身份和秩序,抵抗父权制权威。  关键词:艾德娜 空间 异托邦  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用精湛的空间叙事技巧讲述了主人
期刊
“给你两个包子,看你光吃干巴巴的饼干。”在仁里街的那个路口,青青对着一个大男孩说。“我……我不吃,你们吃吧。”男孩脸红着说道。“吆,还不好意思呢?给你就拿着吧!”青青身边的娜娜快言快语地说道。男孩脸红地接过包子,低下了头。  宿舍里的天龙把烟头一扔,狠狠地踩在脚下,说了声:“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为何还想那些?”看着窗外飘着的雪花,北风撕心力竭地撞击着宿舍的木门,此时这个男人似乎感到有什么东西叩击着自
期刊
(一)  季琳晗走出画室的一瞬间,邓西决喊住了她:“明天我还用来吗?”季琳晗拎起包,头也不回地摆摆手。邓西决看着季琳晗远去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转身离开了。  (二)  季琳晗想起冉思彤笑起来的样子——嘴角习惯性地向左偏一点,暖暖的长相偏偏透着一股痞气。想到这,季琳晗也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脸上露出淡淡的梨涡。沈童用筷子戳了戳季琳晗那张美艳的脸,忍不住吐槽道:“正在吃饭呢,你发什么呆啊?又是哪位人体模特拜
期刊
老张是个闲人。  他有什么家当呢?几件闲物而已。一口锅,一根旱烟管,一个茶缸,还有把雕着花纹的旧梳子,整天别头上。  锅是那种大口的锅,很大很黑,扣背上像个王八。村里人都用这种锅,但谁也没有老张的锅大。  老张有个特殊的癖好:他喜欢背锅。这里所说的背锅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字面,背一口锅。他是石匠出身,一膀子用不完的力气。闲暇时间没处使,就背起他的大锅全村走。  这样子可怪,狗见了都咬。其实也就叫两
期刊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滴到枝叶上唱起清脆的歌儿。倚窗而立,心不自觉地亮了。我顶着伞,踩着水,欣喜地出去寻觅。  秋天来临了,大树已经只剩零星的叶子,落叶也在纷纷起舞。猛一打眼,眼前的花儿娇艳欲滴,一朵朵,一片片,却也有些残花儿遗立土壤了。慢慢踱步在路上,瞧着参天耸立的大树屹立道路两旁,心中不禁肃然起敬。这些行道树,像是坚强的守卫者,给人一份满满的安全感。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换来了一丝阴凉。我此时正置身其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儿童舞台剧都被贴上“小儿科”“水平低”的标签,却不知要拍好一部儿童剧,往往比成人剧的创作难度更大。由于受观众群体的年龄、经历等影响,儿童剧要用最直观的表演表达生动有趣的内容。本文以魔幻童话音乐剧《魔豆》为例,分析一部好的戏剧获得成功的几大要素。  关键词:戏剧 童话音乐剧 《魔豆》  有人问过我:“在干什么?”我说:“在搞儿童舞台剧。”对方往往说:“哦?不拍电影电视剧了?改儿童舞台
期刊
最近打开手机,总能收到学妹们略带焦虑的询问:“学姐,我好想家啊。”“这才两个学期,我就后悔了,我为什么要考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看着对话框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焦躁无奈,回想起两年前的自己也曾有过一段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纠结期,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涌上心头,思考良久,还是决定写下了我的故事,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在兰州长大的我,和无数一起長大的孩子一样,北上广、苏浙沪的魅力深深诱惑着我们这些在西北小城
期刊
面对那些倒塌和傾覆  我已经懒于喋喋不休了  秋风如此浩荡  而河流和我越来越瘦  那些繁密的植物,那些缠绕的根须  随着即将到来的一场秋霜  都会现出自己的原形  面对成熟和凋零  我早已把自己活成秋天的模样  还有什么需要隐藏的呢  落日辉煌,田野安静  我越来越趋于简单  像一棵植物混迹在九月的秋天里  等待着认领,等待着收割  心之北  钢牙,铁齿,荆棘遍布丛生  大海,旭日东升,月上柳梢
期刊
身在异乡,却夜夜做着家乡的梦。我怀念,怀念我的乡民,怀念我的家乡,怀念家乡的那座老城。我应该回去,回到那隽永古朴而又炊烟袅袅的家乡中去,找寻过去的生活痕迹,与乡民坐在老城的某个房屋里,共同享受着一壶浊酒与浪漫的围炉之乐,一起用久远而残缺的记忆,讲述那些被说旧了的定兴老城故事……  ——题记  一  那天正好是星期日,我再次回到家乡定兴这座县城。  扩容后的定兴县城完全变了模样,真要是进入原来的老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