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作为道德规则的法律化构造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4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诚信原则作为合同法原则,是因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需要。诚信原则的义务确定,来自于主体行为与法律对比所形成的标准,并因此使其带有明显的符号化特征。但是,由于主体行为是否符合这一客观标准,仅只是一个具有突出中心意思的均衡存在,在市场的不确定状态下,“主观诚信”只有通过道德主体的“言语”,以直觉的心理体验方式,接受道德的客观规约性的拘束,也正是因为“客观诚信”作为社会或社会集团的“语言”强制性的存在,对“客观诚信”以语言符号学视角进行认识,则可以解决依赖于心理直觉认识过程的“非逻辑”性问题,并因此可以语言的规约性规则,来解构合同法的诚信原则。
  关键词 合同法 诚信原则 语言符号学 规约性
  作者简介:范一丁,高级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9.359
  诚信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作为“达到衡平的正义”,而与合同自由原则为“实现人格与意志的自由”一起,作为贯穿合同法的“两条主线”,前者“偏重于以社会为本位”,而后者“以个人为本位”。①
  而“诚实信用”作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体现了法律对道德观念之“吸收”,则始于罗汉法,主要体现在罗马法以诚实信用观念,适用于“一般恶意抗辩诉权”。法国民法典以“善意”,作为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补充。德国民法典则明文规定诚实信用为履行债的基本原则,即著名的第242条:债务人须依诚实与信用,并照顾交易惯例,履行其给付。这一原则,“旨在谋求利益之公平”,并因此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②
  然而,实现这种双重利益平衡的“道德化”方法,已被法律化,但以博弈论的研究表明,在没有约束的一次性交易中,“不诚信”的策略是交易双方的占优策略,且是一个纳什均衡,要使双方均选择“诚信”策略,只有通过交易频数的增加,以及以法律规制,增加“不诚信”的策略成本。③
  市场的需要,是诚信原则从道德规则变为合同法原则的原因。道德被作为成本,则是法律规制所附加的。这种“添附”,被认为是“课加给主体的行为义务,该义务具有明显的道德内容”,且对于依这一义务而行为的主体,需要当事人抛弃自己的尺度,“而使用一个客观标准”,这种标准的形成,是由“主体行为与法律标准或典型的中等的社会行为的对比构成。”④
  由于这个标准的形成,诚信原则因此而具有明显的“符号化”特征:即其作为“语言”的约定俗成,而形成的规约性,被以某种客观标准来进行评价,这个标准,实际上等同于一种指引性的“行为规则”。
  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客观标准,正是法律化的基础。
  法律化的结果,是以法律规则替代道德规则,从而具有的强制性。但这种替代,往往却仅只是基于那个事实上并不明晰的客观标准的存在。所谓“不明晰”是指这个客观标准,并未明确提出符合诚信的个人行为,具体应当如何去做的答案。因此,法律规则事实上仅只构成对这一客观标准的“解读”,这应该是“替代”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其发生是否被社会认可,是难以“验证”的。因为客观标准的规范并不具有明确的区界,与法律规则的具体,并具有确定性相比较,后者显然仅只体现了一种“解读”,以“中等社会行为”,所作归纳的不完全性,是难以体现作为第一级原则的公理性存在的全部内涵的。
  正因为如此,我国《合同法》并未对符合诚信原则的行为,予以具体化的“说明”。事实上,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客观标准,也只是一个具有突出中心意思的均衡存在,因此,只可能对“违反”此项原则的主体行为,予以禁止。
  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并非是对于客观标准而言,以统计的方法难以精确所造成。事实上,某种平均值,是存在的。但是,正因为“中等社会行为”的假设成“理想化”的认识,对于“诚实信用”这样的“语词”,从规范意义上看,“极为模糊”,“在法律意义上无确定的内涵和外延”,⑤是因为“客观标准”的存在,“主观诚信”,是“主体对其行为符合法律或具有道德内容的个人确信”,这种确信,是其“心理现状”与其行为,所具有的“对应关系”⑥所决定的。
  因此,“主观诚信具有个人性”,是“在特定情境”中存在的。个人是否达到了“主观诚信”,“要依个案为判断”。⑦这一对“符号化”的诚信原则的个人“言语”,其所依循的规范,并非完全来自于“法律”,而仅只是部分来自于那种既有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如果对法律的遵守,被视为合乎于道德规范的话,而另有部分,则来自于社会的约定俗成。
  法律的规则,来自于借助语言进行思维的普遍性特征,即“逻辑”的演绎的结果。这种演绎,以抽象性排除了“特定情境”,因而至少是与主观诚信的判断,无直接的关联。用以对“主观诚信”判断的标准,只能来自于道德的规范,这种规范正是将“客观标准”所判定的“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在特定情境中的存在相统一而形成的。
  因此,法律化的誠信原则,在司法适用中,仍然需要借助于客观诚信和主观诚信相统一的“社会规范”来进行判断。也就是说,如“恶意诈欺”(Dolus malus),作为“诚信”的反对概念,对构成此种行为的判断标准,仅仅依靠法律提供的标准是不够的。而在原则以外的规则体系中的若干具体规定,同样需要“合道德性”的证成,这一情况决定了由这些规则提供的,在法律之外的标准,仍然存在着循环论证现象,也正是这一现象所表明的,对“诚信”的遵守,只能依循约定俗成的习惯。
  有关于“诚信机制”是“充当了自律机制与他律机制的媒介”⑧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对诚信原则作为道德规则的法律化的原因有所揭示。即道德规则的拘束力的实现,来自于道德主体的“自律”行为,虽然道德语言的客观存在,并不决定于道德主体的主观认识,但道德语言的规约性实现,则必须通过道德主体的“言语”,以直觉的心理体验方式,接受道德的客观规约性的拘束。   而与法律的强制性的“外部性”存在不同,其基于“内在视点”的选择,正是克服了法律视野的盲点所造成的“过度”和“不足”。国内学者徐国栋对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问题的研究,也区分了道德义务的自我实现和外在“课加”。两种诚信可以统一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而这个社会契约是一个有关于彼此不侵犯他人财产的契约,如果某人事实上“侵占”了他人财产而不自知,可认为他仍遵守了这个契约。⑨
  这种“统一”,显然是指“主观”与“客观”的相符。“社会契约”对此的统一作用,虽然仅只针对罗马法中与交易行为有关的法律规则的形成过程中,对“诚信”原则的引入,而非一般道德意义上的“诚信”。似乎是“社会契约”体现为一种“合意”的约定俗成,将个人实现其主观上的道德义务,以“不知”作为界限,是被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当然,罗马法的“方法”,以“不知”为界限,对“主观诚信”的客观化,于现代“理性有限”而言,“理性”的界限,正是“逻辑”的限度,与此并非相同。
  这是因为,“逻辑”所体现的思维的普遍性特征,来自于人与物的关系,而面对人与人的关系,在市场的不确定状态下,以“逻辑”难以进行描述和把握,并因此而陷入会“不知”。也正因为这一困境,则需要引入诚信机制,但个人主观诚信的“不知”,对诚信机制作用的描述,却是仍然停留在“逻辑”的需要上,而非道德的需要上的。
  事实上,个人主观诚信的“言语”,其对社会客观诚信的“语言”的依循,以“逻辑”是难以规约的。也就是并非是以“社会契约”方式,能够实现的,虽然客观诚信的“语言”,具有强制性,但是,这种强制性只能源于个人对社会或集团的依附关系。
  这一关系体现在合同行为中,当事人双方对于诚信原则的遵循,来自于“客观诚信”作为社会或集团的“语言”的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如果订立合同当事人双方,依循客观诚信的要求,通过个人主观诚信的方式,去实现这种要求,会简化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交易成本减少(节约信息成本)。
  而道德主体的觉悟,作为“道德资本的主体性维度的基本形态”,“个人理性”的结果,却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因为“即使是集体理性(不同层面),的确也需要道德的追问”,而“作为主体觉悟形态的道德资本”的介入,可以“实现对于经济行为本身真正的理性宰制功能。”⑩
  这里的“主体觉悟”所涉及的对于“集体理性”的介入,与“主观诚信”对“客观诚信”的反作用问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二者之间的“对立”关系的表现,并非体现为一种个别到一般的不可克服的“差距”,虽然作为诚信原则的法律化的最基本途经是“客观诚信”的普遍一致性,以及将其明确概括的“社会契约”,但这一过程并不能将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觉悟”,以法律的“强制性”而获得。在“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二者之间,由对于后者的“符号化”的认识,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依赖于心理直觉的认识过程的“非逻辑”性问题。
  与“理性”一词最初和最基本的核心含意即为“符号逻辑”的,尔后则被多种重叠、交错所混合,成为一个含有可以提供明确答案,且前后一致的结论和方法合而为一之意的词。“逻辑”一词,作为对人与物的关系中,人的思维所具有的普遍特征的反映的“形式”,其被引伸和发展为已远离当初“形式逻辑”概念的,若干科学的(自然科学)、社会的、心理的分析方法的统称,使我们对于那个潜在于诚信原则背后的“道德理性”的认识,最终仍以“逻辑”的方法,作为一种可以提供明确指示的方法的称谓,但这里的“逻辑”,事实已并非原有的含意。符号学的认识方法,显然也在以体现“逻辑”的存在为已任,然而并非依原初意义的“逻辑”,其包括心理的直觉方法的“逻辑”。
  當然,与心理的直觉方法的“逻辑”相关的分析,会陷入不确定性的情况相同的是,对“逻辑”舍弃的其它道德分析方法,如中国古代道德观。中国古代道德规则中的“诚信”,以“诚”乃“天之道也”,而“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诚”这个字的意思,被认为是本体论和方法论合二为一的载体。“天之道”即为自然之道,是自然法则。“诚”字的字面解释为真实无妄之意,显然,真实无妄地对天之道地“再现”,即为“诚”,因此而成为一个“符号”。
  对于遵守“诚”,即为“人之道”,则表现为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混同的一种认识。即后来由董仲舒发展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自然规律的恒定不变,来证明为其理论所宣扬的“人之道”的正确性。但孟子的原意,是在混同二者关系的同时,引入了一个转换,即从“天之道”向“人之道”的转换,而取社会的“形式正义”。
  而对于“信”,孟子则言:“善人也,信人也。”“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善。”(《孟子·尽心下》)“善”被作为“主观诚信”,“可欲之”,即为“值得追求”的,且以“可欲之”来界定“善”。有赵歧注,对此解释为,“已之可欲,乃使人欲之,是为善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之于已,乃谓人有之,是为信人。” 在此,“善”与“信”,作为个人“可欲”和“有之”,表现为主观的追求和得到(具有善)。对于得到而言,“有诸已”的内容,有学者认为,宋儒张癸已所言,“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所谓可欲”, “四端”为其内容 。
  利他的道德行为动机,实则为趋社会性的表现,并非是一种受到社会规范的强制下的行为,而是基于“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假设前提下的一种个人主观的主动性行为选择,因此而成为仁、义德性的自然延伸。当然,这种社会的客观诚信与个人主观诚信的“统一”论,即将个人主观的“善”的本性追求,视为“天之道”,同时也表现为后者对前者的强制,只不过这种强制的实现,是通过个人倾向于社会性的本性表现,而实现的。
  这一“实现”自我本性的过程,从方法上讲,目的即等于行为或行为方法,并无道德判断的“逻辑”过程。社会的道德“语言”,对于个人道德行为的“言语”的强制作用,确实体现了这种对个人而言的目的和方法的同一。但这一“同一化”的过程,实则是以符号的指称和所指的关系所决定的。这倒并非“性善论”所提供的前提可以推演出来的,而是使用“逻辑”提供的方法分析的结果。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诚信原则的符号学认识路径,可以揭示其作为“规定语言”的规范性作用产生的基础,即心理的直觉体验的过程,对于“主观觉醒”这个命题而言,规范来自于其“言语”所受到的制约,正是法律化的依据和方法再现。
  注释:
  江平、程合红、申卫星.论新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政法论坛.1999(1).2-3.
  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法学研究.1994(2).22-24.
  褚霞.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博弈论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5).90-91.
  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二题.法学研究.2002(4).79,.
  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44-45,46.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对外经贸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55.
  徐国栋.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1(6).110.
  王小锡.人伦道德资本——道德资本的基本形态研究.道德与文明.2009(4).7.
  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四,《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588.
  [宋]张癸已:《孟子说》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经八部,四书类.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公司.1999.
  李景林.论可欲之善.人文杂志.2006(1).44.
其他文献
摘 要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迟迟难以出台,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权属难以确定、客体和保护范围不清、以及学界对其保护方式和原则存在较大分歧。本文着眼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以“乌苏里船歌”纠纷案为视角切入,通过分析权利归属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比较国内各种学说的基础上,得出权利归属的最佳模式,以期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的出台贡献砖瓦。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摘 要 诈骗罪的怀疑问题存在于生活、投资和投机等各个领域。理论界对该问题仍有诸多争议,被害人信条学否定了行为人之行为对结果的归责关系,本质上是刑法对人的保护的限制,正犯论下的危险接受又不能在此问题上概括适用。在被害人怀疑的诈骗案中,被害人自身防果并非唯一救济途径,被害人在怀疑状态下创设行为系容许信赖之行为。  关键词 诈骗罪 被害人怀疑 被害人信条学 危险接受 容许信赖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
摘 要 社会风险持续成为社会热点,而涉及普通老百姓“一生最大的财产”——房屋拆迁带来的风险和危机,近年来特别受全社会关注。本文从实践中解构房屋拆迁引发的社会风险之诱因,又将实践上升至理论高度提出风险防范之对策,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寻求城镇化进程中房屋拆迁风险预防的机制。  关键词 城镇化 房屋拆迁 风险诱因 风险预防  作者简介:陈百慧、冯迪、王子模,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版权侵权案件层出不穷。而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考量因素的判断则成为了此类案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结合中青文诉百度文库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的判决,对间接侵权考量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考量作品畅销程度时应结合作品的性质;考量预设分类情况时应结合分类的目的;考量经济利益获取时应结合收益的来源;考量侵权是否明显时可结合传播的广度。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百度文库
摘 要 当前,民族地区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的同时,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各样不稳定因素频发,维稳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本文认为必须正视现实,根据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特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加以解决。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维稳工作  作者简介:李格,中共环江县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4-169
摘 要 马航MH370失联事件已经过去整整两年,然而家属索赔依旧处于争议和模糊的状态。如何建立中国国情下的空难理赔体系,完善现有索赔程序的不足,从而与法制发达国家接轨,是我国现阶段空难理赔所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马航MH370事件为切入点,通过中外空难理赔制度的对比,分析我国现有空难理赔体系的缺点,并提出了完善方略和建立构想。  关键词 空难 理赔体系 法律规制  基金项目: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摘 要 本文在法律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基础上运用三位一体原理(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素质与创新融入教学中去,三者互相联系、影响和转化。)针对商科学生特点,结合日常教学与实践,总结归纳出商科法律案例教学三位一体模式。  关键词 商科 法律 案例教学 三位一体  基金项目: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编号:JG1411。  作者简介:章帷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商法、知
摘 要 2013年新公司法的颁布,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和验资程序,股东出资的多少和出资期限均有公司章程规定,股东的出资义务从法定成为章定。股东的出资义务在缺乏强制性规范的约束之下能否及时履行,延迟履行的催缴制度及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都成为各界疑虑的难题。因此,通过立法和司法等法律手段加以完善,对于新《公司法》的有效运行时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新《公司法》 股东出资义务 法律完善  作者简介:路晨,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对于无解除权人的合同解除行为,而相对人并未在约定或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况是否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的规定。笔者对合同解除相对方提出异议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建议合同相对方在接到解除合同通知后以书面回函、继续履行合同等方式表示异议时,应认定其与向法院起诉具有同等效力,以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平衡合同双方的利益。  关键词 无解除权人 合同解除行为 评析  作者简介:赵邱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受侵害的现状。本文对比分析了德国、法国、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大学生实习制度及实践运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体系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实习 劳动权益保护 国际经验  作者简介:金秋平,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法学理论与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