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偶像为何悲惨落幕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评选唐肃宗时期的国民偶像,荥阳(今属河南郑州)青年李揆当之无愧:首先,李家世代为官,李揆一出生就生活优渥;其次,李揆本人“美风仪”,是标准的帅哥;第三,李揆学识渊博。三大硬件加身,李揆想不火都难,连唐肃宗都是他的忠实粉丝。他进入官场后,因为文采出众,被钦点为文字秘书(中书舍人)。
  有一回,朝廷有位德高望重的官员奉命到地方任职,唐肃宗自然要前来送别。但送别当天,唐肃宗竟因没有提前准备好说辞,决定推迟这位官员的任职时间。这时,李揆站出来说:“这样可不行。突然改变官员的任职时间,恐怕会让朝野上下产生猜疑。”说着,他拿来纸笔,唰唰几下就写出了一份措辞得当的说辞。唐肃宗看后非常满意,之后还升任李揆为宰相。
  唐肃宗如此信任李揆,凡是遇到重大事件都要找李揆商量,李揆漸渐有些飘飘然,说起话来毫不避讳。
  有段时间,为册立太子一事,唐肃宗整日纠结得睡不着觉:他宠爱的张皇后想立儿子兴王当接班人,而唐肃宗最看好的是战功赫赫的广平王。于是唐肃宗试探性地问李揆:“广平王的年龄比兴王大,而且做事沉稳,我想立广平王为太子,你看怎样?”李揆当即听出了唐肃宗的意思,表态说:“陛下的决定是对的,我坚决拥护!”这还不算,接着,李揆又说了兴王一通坏话。唐肃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最终立了广平王为太子。
  张皇后的美梦被打碎了,在心中骂了李揆一百遍,只是一时抓不到李揆的把柄,奈何不得他。
  半年后,张皇后又要求唐肃宗封自己为“翊圣(辅佐天子)皇后”。唐肃宗深知她的品性不足以册封这个尊号,怕遭来群臣非议,就来询问李揆的意见。李揆仍然没给张皇后面子,对唐肃宗说:“只有品行贤良淑德的人才能享受这个封号。”意思很明显,像张皇后这样贪得无厌的女人,怎能答应她的要求呢?唐肃宗表示同意。
  李揆说话直来直去的做法不仅得罪了张皇后,也得罪了朝中的权贵。东都留守几次打报告给唐肃宗,想提拔当时还官位平平的元载。李揆很看不起元载的为人,坚决不同意,还当着东都留守的面说元载獐头鼠目。
  没想到唐代宗即位后,元载做了宰相,就把李揆调到江淮当秘书监,还想方设法克扣李揆的薪资。可怜李揆一家百十口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几近绝望。熬了十几年,元载倒台,李揆才重新被起用为国子祭酒、礼部尚书。
  然而,李揆又要面对另一个奸相卢杞。卢杞觉得如果李揆得势,势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会威胁自己宰相的位子。怎样整死李揆成了卢杞的当务之急。
  卢杞找来几个当年曾被李揆得罪过的大臣一同商量对策,最后想出了一个绝招:建议朝廷派李揆率外交代表团出使吐蕃。李揆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派他去遥远的吐蕃,明显是让他有去无回!李揆对此虽心知肚明,却无法抗旨不遵,只好领旨。结果可想而知,李揆经不住万里之遥的颠簸,第二年在返回大唐的路上就病逝了,结束了他曾经辉煌却最终悲惨落幕的人生。
  編 辑/夏 涵
其他文献
據《子不语》记载,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夏天,有个叫任三的更夫,每天晚上巡巷敲更,到二更天路过一家小庙时,总会听到奇异的击柝(一种类似梆子的击器)声,然后有个人从庙里踉跄着走出来,在敲五更时又匆匆赶回去。反复多日,任三起了疑心,怀疑庙里养着一帮酒肉和尚,于是一天晚上,他躲在旁边,预备逮一个,诈他一顿酒菜。  当晚月色如水,照得四下一片亮堂,任三躲在暗处,细看来人,发现那人脸色黑得像烟熏过的腊
一  下雪了。  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了一天一夜,天亮的时候,厚厚的白雪,像一床无限延伸的雪被。覆盖了山野,覆盖了一大片油菜田。  田野中央有一座圆形的土房子,此刻就像一朵雪白的大蘑菇。那是油菜花小小守护神——黄花花温暖的家呢。  黄花花一觉醒来,费了很大的工夫,好不容易才推开了土墙的窗子。噢,不对,现在应该说是白雪窗子。  黄花花的土房子没有门,只有一个窗口,有一个不是很高的窗台。  黄花花跳下窗
是刚洗過澡吧  所以,那么干净澄澈  一看就欢喜不已  又静静的、懵懵的  就像个乖孩子  白色的连衣裙  是过于单调了吧  还是,真的不小心  打翻了蓝墨水,染上了布料  上身湛蓝,裙摆水蓝  真是有意思极了  天空,也是个  贪吃的小孩子呀  一朵、两朵……好多朵  那么多的棉花糖  吃完,又该长蛀牙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上的事总有说不清楚的地方。有谁能够想到,全清河县最不起眼、最让人瞧不起的武大郎,竟然也火了起来,成了一方名流。  武大郎能够出人头地,实在是得益于他那如花似玉的媳妇——潘金莲的指点。按理,武大郎那制炊饼的手艺名冠全县,每日里生意火爆,早就該发了。可武大郎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还是潘金莲做主,拿出家里所有存款,分别在三碗不过冈、狮子楼等酒店旁开设分店,在紫石街成立武家炊饼食
英國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外出旅游时准备入住一家客店。客店主人一眼认出了大名鼎鼎的斯威夫特,一心想取悦这位名人,便上前热情地詢问他晚饭想吃点儿什么:“想来点儿果肉馅饼吗?或者醋栗馅饼?或是李子馅饼、葡萄馅饼、樱桃馅饼……”斯威夫特烦不胜烦,礼貌地回了一句:“除了叫喳喳的喜鹊肉馅饼外,什么都行。”对方听后,立马闭嘴了。
永和公主对于美容的热爱其实源自她不够美。作为唐肃宗的第八个女儿,她是众多姐妹中的丑小鸭。她从懂事起,就知道自己不太招父皇疼爱。和她一起长大的和政姐姐就不一样,每次父皇看到姐姐,都会很亲热地赏赐许多珍玩物什。若不是姐姐每次都给她也争取一份,她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她也知道,自己不被父皇宠爱,是因为自己不够漂亮。  其实永和公主的五官并不差,只是暗淡发黄的肌肤着实让人着急。待年纪渐长,满面的痘痘更是让她
外婆走了,她竟然没来得及给我留下任何话语。凝视着外婆躺在那里的安详的神情,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与外婆有关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每次我来到乡下外婆家,外婆就像变魔术似的拿出一把糖果给我,然后坐在门口,一脸慈爱地看着我狼吞虎咽。有时,我剥了颗糖硬往外婆嘴里塞,外婆总是拒绝,她笑眯眯地说:“小宝贝,甜在你嘴里,乐在我心头啊!”  外婆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灵手巧。小时候我特别调皮,有一回竟把衣服的手肘部扯
淳熙六年(1179年)初,宋孝宗写了一张批条,请特事特办,给待业青年陈闻礼安排一份工作。见了皇帝的手谕,审官东院不敢怠慢,超编办理了陈闻礼的登记、接受和差遣手续。  这件实在不算起眼的人事安排,却被好事的知情人一顿爆料,上了京城媒体的头版头条,并在朝野上下激起了轩然大波。究其缘由,就是这位小陈同志的身份有点特殊,是当今太上皇后的侄女婿。“官二代”走后门当了官,狗仔队当然不会忽视这样有看点的新闻题材
宋庆龄与孙中山第一次见面是在1894年。那一年,孙中山28岁,庆龄1岁。  作为孙中山革命先驱战友宋嘉树的女儿,她从小就知道孙先生是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英雄,而父亲则在各方面支持他的事业。她在美国留学时,当地报纸发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消息,她和妹妹美龄激动地扯下清朝的龙旗,扔在地上用脚用力地踩。年幼的美龄挥舞着拳头,涨紫着脸高喊:“打倒——龙!打倒皇帝!”她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五色旗,挂在原先龙旗
廖静文在报考文工团时,曾唱过一首歌《初恋》。她没有谈过恋爱,甚至都没有和男人拉过手,但她唱这首歌时很动情,深深地打动了主考官。这仿佛是一个预兆,年轻的她没有想到,就在唱完这首歌后不久,她就有了惊天动地的初恋。  1939年,廖静文离开故乡湖南,只身来到广西桂林考大学。可是她坐的火车因遭到日军轰炸停开了,她被耽搁在路上。等她赶到桂林,大学报名的日期已经过了。廖静文只得想办法在桂林找工作以安身。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