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教学探究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到城市完成义务教育。这些学生多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很多教师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特别是作为外语科目的英语,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它时就产生抵触心理,学习兴趣不高。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英语会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阻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教学方法。
  一、立足学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立足学生,就是以生为本,从学生出发。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这也是优秀教师的一项技能。发现优点并加以放大,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看到缺点则可以教会学生认识自己,并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习英语,需要良好的习惯去支撑。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提高他们英语水平的关键。
  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不像母语一样天天说天天练。因此,若想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英语就保持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就必须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每天坚持,每周坚持,效果才会显现出来。以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在上第一节英语课的时候,就应该为学生说明英语的学习流程,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个初步认识,在第一次接触英语的时候就开始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如学习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时,教师要先带领学生熟悉课文中的生单词,然后让学生自行背写单词,待学生将单词记牢之后再对课文进行讲解,并督促学生将学到的日常用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创建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借助情境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和知识点的讲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是大有差异,但小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一些互动游戏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欲望,他们也渴望得到认可,渴望在集体中有归属感。因此,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其英语能力水平的前提。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设置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而不是压在身上的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7 Would you like a pie的Story Time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picnic场景:YangLing去野餐。通过“preparing—on her way—at a picnic—after a picnic”这条主线帮助学生学习生词、新句、文本,引导学生6人为一小组进行对话训练,在对话中领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生自己练习完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及时进行巩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有效吸收。
  三、活跃课堂,缩短师生心理距离
  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也是师生进行互动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固然要在学生面前保持一定的教学权威,但平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做到平易近人,走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心理疏导,使他们明白自己是被人关注的。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 Good habits,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4组进行竞赛式学习。竞赛规则如下:竞赛分为三轮,小组推选一名队长和参赛选手参加每轮的竞赛,当组长喊出“What is good habit?”时,参赛选手要在最短时间内喊出对的答案,在一定时间内看哪一组答出的好习惯多即可获胜。这种变换的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增进了师生感情,也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产生很急迫的参与感,进而在短时间内融入集体,尽快适应学习生活。
  四、注重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不仅强调教师课前备课、课上讲解、课后分析,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实际上,分层教学并不是把学生区别开来,更不是对落后学生的歧视,而是对学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水平分布不一,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也致使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能按部就班、全班学生步伐一致地进行教学,因此采取分层教学很有必要。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时,由于学生之前的英语水平和基础并不是保持一种均衡的状态,在教学进度上一部分学生落后于另一部分学习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两个单元,教师要根据这一事实制订合理的分层式课堂教学规划。比如,学习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可以事先就把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的单词进行熟记,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的短语和句子。而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多加用心,对其进行基础辅导,使他们不至于落后太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相应的提高。◆(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其他文献
摘要发散性思维是以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过程。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发散性思维培养,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发散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对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应用研究,改变农村学生数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1 发散性思维内涵  “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
前几日,听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可以说,教师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教学做了精心设计:游戏导入、逐步推理、分层练习等。但是,在下课铃响起时,练习却没有处理完。从提问的角度看,存在以下问题:  1.问的问题过于琐碎;  2.对待学生的回答,教师较喜欢复述;  3.学生回答后,教师缺乏评价性的语言,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影响课堂效率。  因此,课堂提问的好坏,是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与课程相关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主题场景,进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进入到课程的学习中进行知识的探索与应用。它是种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小学数学课程的知识虽然偏重于基础,但其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具有实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促进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提供基本保障。 
一般学生都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聊,尤其是小学生因为年龄等因素的限制,数学学习比较吃力。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可以帮助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比较单
开展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是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保护国家资财,维护国家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严肃财经纪律的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之能够正确、得体、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英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语言水平,遵循交际性的原
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党委下属五个二级党委,分别是广东电台党委、广东电视台党委、南方电视台党委、广东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党委以及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党委。共有党支部111个
摘要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走向生活,把社会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用数学知识较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新教学课
摘要家庭教育是联系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中枢和纽带,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起着传递、调控、平衡、协调的作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式微,使得教育发展的畸形状态日益明显,现代社会中已经迷失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和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重在“塑德”,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是“身教”而不是“言传”。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影响力很有限,尤其是在“德”方面学校教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本文探讨了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及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挫折是什么?挫折是山,翻过他,就可以见到成功的大海,让你更加坚强。挫折是荆棘,拿出胆量劈开它,面前会出现更广阔的大道,让你更勇敢。挫折是海中的礁石,不遇见他,永远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