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着含春的豆瓣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ei_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豆瓣,你好》是一篇与林白以往作品风格截然不同的短篇小说,文章弥漫的生活气息浓郁,有种亲切感但又带有一丝距离。本文分析小说中豆瓣的命运和经历,展现其中强烈的城乡生活现状和人物命运的不可捉摸。
  关键词:城乡差异;悲凉;希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1
  小说开篇对火车站里人流涌动、拥挤不堪的场景描写,似乎在还原我们昨天所见,那些人或许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作者用素描的方式展现了农民工们在火车站等车的场景,由此透视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况。
  小说的构思巧妙,主人公豆瓣是在母亲为躲避超生罚款而被送走的孩子,生母外出打工的时候把她送到了城市,豆瓣的命运有了重大的转折——变成了一个城市的孩子,脱离农村的豆瓣完全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她爱干净、讲礼貌。说着普通话,去著名的旅游景点,豆瓣的身上烙有城市的印记。但是奇特的命运又一次在豆瓣的身上上演,她的生母最终因超生被揭露而罚了款,在“不吃亏”的想法下有把豆瓣接回了农村。作者通过豆瓣这样有特殊命运轨迹的人物,向我们展现了现代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种种关系。
  从农村到城市最终又回到农村的豆瓣,在农村的人和事面前显得格格不入。在农村豆瓣就像是个异类,王榨已经养不了她了。豆瓣和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之间的隔阂,使我们看到了现代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些打工回乡的人和豆瓣一样都受到了城市生活的浸染,但是豆瓣是不带任何乡土气息自然地接受了城市,而向豆瓣母亲这样打工又回乡的人们,他们身上有着根深蒂固的农村根基,在这群人身上表现出的城乡矛盾更为尖锐突出。他们对主流社会物质生活的追求和抹不掉的农村气息难以调和,极力模仿城市人的穿着打扮,但是骨子里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改变,所以他们的行为中透着一丝荒诞。
  短短的小说中作者用豆瓣的故事叩问现实。离开故土进城打工,给乡村带来的是原有生活状态的撕裂。城乡之间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上,更深层次的矛盾是城市对乡村的侵害,打破农村的原有生态系统,“整个王榨的猫,差不多都被人偷来卖给武汉的餐馆了”,蛇也“卖给餐馆杀给城里人吃掉了”,城市的发展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生态为代价,打破了农村最根本的人和土地之间的平衡。对此,作者借回乡的豆瓣所见和所闻揭露出来,以纯朴自然的文字叙述时,文字背后的力量却又是强大的,在看似轻松的语言下是作者对社会现实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现代化的悲哀远不止是城市的孩子远离了自然,就连农村的孩子们也无法接触到大自然,豆瓣在乡村是失望的,农村没有城市的繁华也没有了农村本该有的自然乐趣,作品大量的叙述豆瓣在农村的生活,真实展现农村现在的状况,虽然农村仍保留传统的耕作模式,但是城市对农村的破坏已经造成,在平时质朴的叙述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发人深省。
  在小说中豆瓣心心念念的一个人是“北京姐姐”——含春。从回乡的那一刻起,豆瓣就没有停止过对含春的念想。含春就像是豆瓣回到农村后与城市的唯一联系。故事里含春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象征着城市,豆瓣对含春的想念实为她内心深处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在一次次无果的盼望中,豆瓣总安慰自己“说不定,她忽然就来了……她一坐飞机,呜地一下就到了”,在豆瓣的企盼中,读出的是一股子悲伤。
  作者托豆瓣的一个梦,“梦见含春在屋外推门……但就是推不动”,形象地表现出城乡之间深刻的隔阂,如同一道禁闭的门死死地隔着两方天地,似乎作品的曲调急转而下,陷入了无奈中,但是作者立刻又笔锋一转给了我们希望:“从夜晚的天空上掉进又远又深的地方”的含春的脸最后“没有掉到底,而是在很深的某处地方安静地呆着”,一切尚有希望,小说最后对幸存的一段描写“我提前登上它的屋顶,看到河边田沟里,野草繁茂,芭茅艾草丝毛草野菊花狗儿草芸芸涌动,庄稼和百草连成一片,苍苍荡荡”,对农村未来景象的美好憧憬给了文章一丝明亮的色彩,等待着希望的实现,与题目“豆瓣,你好”在情感上也形成一种呼应。
  小说携带了大量生动丰富的生活信息,现实性强烈突出,作者把村庄里任何细枝末节的东西都记录下来了,很多重复的、琐屑的事情,例如床底下的老鼠、反复出现的田里的芝麻、秧苗、棉花以及那些村子里的滑稽可爱的人等等,这样事无巨细的记录丝毫没有多余冗杂的感觉,反倒是把我们本应知道甚至原本熟悉但被我们遗忘的人和事都唤醒了。小说里面也没有塑造大人物,都是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芥豆之微的人物,作者诉诸一个已经受到城市辐射但尚存有乡土气息的农村,行文自然朴实,结构简单,从日常琐事中揭露出城乡间的深刻和复杂多元的矛盾,可谓匠心独具,启发着更多的人去关注城乡间的矛盾和现代农村的生存状况。
  陌上花开,是否真的缓缓归矣?我们也同豆瓣一样怀揣希望,期待含春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林白:《豆瓣,你好》,《天涯》2011年第1期。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   后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主要包括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Interbody Fusion,PLIF)与后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Interbody Fus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可能是近年来中国文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小说充分展现了因那不能承受存在与死亡之重,而选择了乌托邦的出路的陆、谭四代人以及群像,并对百年中国的兴亡
严歌苓是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也是北美华文文坛最具实力的新移民文学作家。不论是移民前的军旅小说,还是移民后被称为处于边缘的留学生小说,在作品中始终透漏着她
相间间隔棒将各导线机械地连接起来,使各导线的运动相互制约,以达到抑制舞动的目的.线路在加装了相间间隔棒后,将会增加导线的弧垂和张力,也使导线张力和弧垂计算公式有所不
去年,我应邀参加了一个主题为“艺术与教育”的论坛,主持人是央视的张越女士.记得在对谈开始前,张越用“一束花”将在场的听众带入论坛主题.她说因为扶贫工作,曾经多次到山区
期刊
摘 要:在文学批评的理论研究范畴中,对文学价值的标准问题进行相关探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环节,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所涉及的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自身的价值内涵,更与人们的文学观念联系紧密。本文主要立足于文学的个性化与社会性价值的统一视角,简要对文学价值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学评价;文学价值;标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
由俄罗斯作家叶夫格尼·M.拉乔夫创作的《手套》是我非常喜爱的一本绘本。我与这本绘本邂逅在30年前。1988年,在日本留学的我,在一次大人为孩子讲读绘本的故事会上,遇到了《手套》。当时在场的大大小小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这本书,在那样的气氛感染下,我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随着我对绘本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手套》的认识也从原来的只是觉得故事有趣,发展到对它的绘本艺术的专业认知。  用绘画给孩子讲故事的典范
期刊
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讨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已久,本文试图转换已有的研究视角,对二者的关系不做过多的哲学分析,而是以萧红作品中表现的对“自我”与“他者”的不
目的:本实验通过提取和体外培养SD大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建立氯化镉染毒的细胞模型,检测氯化镉染毒24h后以及雷洛昔芬干预氯化镉染毒24h后的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情况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经常提到思维导图这个实用的工具,比如用思维导图读绘本、做手抄报等,这是因为思维导图是一个好用且极富创造力的工具,它能把抽象的思考过程用具象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特别适合处于读图阶段的孩子;它也具有极高的可扩展性,可以自由地拓展内容、添加分支。除此之外,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动态的,在绘制过程中,思维导图又可以成为一种高交互的工具,可以实现多种用途:促进亲子互动,激发孩子主动思考,进行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