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评价与文学价值标准问题的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WICHS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文学批评的理论研究范畴中,对文学价值的标准问题进行相关探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环节,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所涉及的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自身的价值内涵,更与人们的文学观念联系紧密。本文主要立足于文学的个性化与社会性价值的统一视角,简要对文学价值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学评价;文学价值;标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1
  文学评价在文学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文学评价中主要以评价 的对象,主体以及评价标准三个不同的维度构成。但是在现代文学发展的阶段,文学批评的方向更加重视对文学作品个性化与社会性的考察,充分发挥文学评价的功能与特性,从而达到对相关内容的全面认识。
  一、文学评价特性
  文学评价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功能,多角色的定位特点。但具体的评判体系中,倘若文学评价失去了文学作品应有的文学性,文学评价的价值就会失去强有力的基础。所以,文学评价需要立足于传统的评价观念,注重对文学内容的优化建设,从而帮助文学评价获得更高的地位。随着现代文学的快速发展,文学评价也有了不同层面的角度分析,许多新型的理念也逐渐应用到文学评价的操作中。
  目前人们在文学评价的过程中通常考虑的评价标准表现在作品的道德,审美和功利性等方面,但是所有的事物在现实生活的环境中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简单的评价标准难以诠释文学作品内在的复杂性。与此同时,在文学评价的过程中,随着现代文学的快速发展,许多专业人士都喜欢采用文学化的方式来反映现实事物,这就使得现代文学的特点得到彰显。但是,我们自己进行文学评价时,必须将评价标准与文学价值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将文学评价的个性化与社会性进行有效融合。
  二、文学评价与文学价值标准
  文学评价的价值尺度有准确的定位与把握是保证评价质量的前提条件。文学评价的随意性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该现象对文学评价的权威性产生致命冲击。真正的评价并非建立于简单的喜欢与不喜欢,而是需要深度挖掘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所以,真正的文学评价需要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有一定衡量标准的价值尺度。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标准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性与规律的认识把握,二是继承和发扬以往文学经典的价值标准与审美尺度。首先,文学价值的体现一定立足于文学作品本身,在对作品内容的深层把握基础上与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就其本质,文学批评是挖掘作品美和缺点的艺术,这就需要评论者依据文学本身固有的特性,立足于文学的发展规律,寻找到参与文学评价的标准。然后,在长期的文学批评中,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受到认可与承认的评价标准,后人依旧可以参考优秀的价值标准,应用到对当今文学作品的评价中来。需要注意的是,前人采用的评价标准自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更多体现出的是评价的历史性与时代特征,在对现代文学进行评价时,前人的评价标准更多的是参考借鉴作用,而不能不加选择的将其照搬。所以,对文学的评价需要立足于古今贯通的审美规范,将前人优秀的经验融合现代的时代特征,既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又是具有可行性的途径。
  三、把握文学评价的有效性
  文学评价的有效性指的是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导向意义。文学评价在常规的理解中不是简单的个人喜好的主观表达,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文学现象或文学作品给出或好或坏的评价,在是切实表现出文学作品的精神意义与审美导向。所以,有效力的文学评价是基于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能够引导舆论导向的价值衡量标准。
  从文学作品的价值内涵来说,作品的内容应该表现出对现实的反思精神,揭示和表现出生活的道德标准,需要对生活的现实进行干预性的分析,表现出价值导向的正向意义。所以,倘若文学批评难以在价值导向上具有正面价值,那么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对有效性的追求。而有效性的精神内核就在于对具有真理性的价值引导。哲学家门对真理问题的探讨也是不遗余力,但是究其本质真理性价值的表现特征就是对价值导向性的分析应用,所以文学评价的有效性就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价值导向层面。瑞恰兹表示,对文学作品的批评研究不能局限在单个作品的鼓励分析中,需要将文学作品置于整个创作的时代大环境中进行宏观角度的把控,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中了解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学评价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文学批评有效性的价值标准就是对现实生活价值性的导向意义。批评者在进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文学本文固有的价值特性与发展规律,结合时代的创作背景,进行宏观的比较分析。在建立文学价值的评价标准时,需要把握文学作品个性化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对文学的价值体系与创作规律提出新的看法与见解。总而言之,在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文学价值与文学批评有机结合,以促进文学评价的现实意义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建文.试论现象学批评的有效性——从伊格尔顿的批判出发[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郑惠生.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兼与王确《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
  性和存在方式》商榷[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
  [3][美]王顺珠. 文学经典与民族身份[A].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 上)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J].中国比较文学,2004,(3) .
  [5]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在要素[J].天津社会科学.
其他文献
期刊
《预言》预言源于冥想,冥想源于精神的未知之源。如果今日惊天动地的海啸源于昨日从稻田掠过的暖风,今世苍翠的密林源于远古火山的烈焰,那么,今天的种种景观、种种意象,种种
文章主要对沉樱的婚恋小说进行解读,通过分析沉樱婚恋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和男性形象,挖掘沉樱婚恋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以及其对女性自身成长的肯定。 The article mainly interpr
本文着重对我国旱农区保持耕作发展趋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在其基础上提出21世纪我国旱农区保持耕作发展对策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摘 要:周作人在1930年代突破现代白话散文的体式限制,创作出大量新颖独特却又颇受争议的“文抄”体式散文作品。随着思想的开放和西方研究理论的引进,关于周作人“文抄”体式散文的研究论述,在诸学者共同努力下,逐步走出荒芜,从零散、琐碎进入较全面、深入的系统状态,取得了蔚然有形的成绩。  关键词:文抄;周作人;散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研究背景与目的:   后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主要包括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Interbody Fusion,PLIF)与后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Interbody Fus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可能是近年来中国文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小说充分展现了因那不能承受存在与死亡之重,而选择了乌托邦的出路的陆、谭四代人以及群像,并对百年中国的兴亡
严歌苓是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也是北美华文文坛最具实力的新移民文学作家。不论是移民前的军旅小说,还是移民后被称为处于边缘的留学生小说,在作品中始终透漏着她
相间间隔棒将各导线机械地连接起来,使各导线的运动相互制约,以达到抑制舞动的目的.线路在加装了相间间隔棒后,将会增加导线的弧垂和张力,也使导线张力和弧垂计算公式有所不
去年,我应邀参加了一个主题为“艺术与教育”的论坛,主持人是央视的张越女士.记得在对谈开始前,张越用“一束花”将在场的听众带入论坛主题.她说因为扶贫工作,曾经多次到山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