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w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国家就耕地保护工作曾多次出台文件,捍卫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将“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作为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真正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是当前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关键词】 完善 耕地保护 提高 生产能力
  
   1.四平耕地质量保护和提高的基本情况
  四平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高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做法,为稳定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1.1严格土地管理
   各级政府和部门能够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相关文件,严格执行《四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对建设用地征收农用地的管理,严控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建设征用耕地。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实现了全市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做到稳中有增。据统计,1999年到至今,全市建设占用耕地总面积2112公顷,通过开发、复垦整理全部进行了补充。耕地面积也由1999年的60万公顷增加到76.2万公顷。
  1.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通过从市到村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到设立保护标志、划定保护区、保护片、保护块等方式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据统计,全市共设立保护标志689个,保护耕地面积71.8万公顷,划定保护区110个、保护片2765个、保护块2345个,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8%。
  1.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四平市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抗旱、防洪、防涝、引水、灌溉、气象服务、防护林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提高作物抗灾减灾能力,防止因气候条件变化造成水土流失和耕地质量退化。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抗旱水源井已接近12万眼,灌溉面积达257万亩,坐水种(水浇地)面积176万亩,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4加强粮食增产 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近年来,四平市积极开展粮食增产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增施有机肥、机械深松深翻、根茬秸秆还田等技术在全市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成效。2009年全市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500万亩,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20万亩,有机肥施用量2000万立方米,完成机械深松深翻作业面积180万亩,秸秆机械还田23万亩。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效提高了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5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在土地开发整理方面的项目和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全市实施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计划。其中,在土地保护整理和标准良田建设两大工程上,计划用3~5年时间改造中低产田329万亩,新建标准粮田172万亩;土地三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治理率达到55%;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85%恢复到2.3%;每年开发复垦整理土地4万亩,5年实现复垦20万亩;土地整理面积28万亩,实现800万亩的沃土培肥改造,黑土地治理面积达到1377平方公里。
  1.6加强耕地环境污染整治
   多年来,四平市积极开展农资打假活动,严禁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化肥、农药,严禁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市场,从源头遏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化肥、农药流通到农民手里,减少土壤质量污染和对耕地环境的破坏。加强田间农用薄膜回收及清除工作,减少塑料污染。加速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污染。推广秸秆还田、根茬还田、过腹还田,严禁秸秆无效烧毁现象的发生。
  1.7加强耕地保护宣传
   2003年以来,四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将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户。广大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充分认识到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在整个耕作过程中,农民接受新技术培训的、主动咨询的、加大农业投入的越来越多。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由耕地数量保护向耕地质量提高逐步转变,使全市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高工作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2.四平地区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从全市耕地质量调查情况看,四平市耕地土壤比较肥沃,土层深厚,类型多样。但同1986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由1986年的2.7%,下降到1.85%,而且不同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一样,土壤养分失衡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全市有2/3耕地缺少土壤有机质,土壤肥力处于逐年下降状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原因:
  2.1水土流失现象
  由于四平市降水分布不均(春季降雨少、夏季降雨多)、春风大、春旱常年发生,加上森林面积小,植被少,水土流失现象影响耕地质量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全市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61.8万公顷,占耕地总资源的81.1%,水土保持面积仅为4.6万公顷,盐碱耕地面积8.5万公顷,占11.2%。
   2.2重用轻养现象影响耕地质量
  耕作制度的影响。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玉米、水稻、大豆)占总播种面积的89%。传统的轮作倒茬制度早已被玉米连作取代,而且连作10多年以上的现象极为普遍。作物带走土壤中大量养分,致使地力消耗大,肥力减退,某些元素匮乏,地力退化。四平市的农业生产绝大多数是以分散式经营为主,受其影响,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也会受到限制,农作物的耕作、收获过程多数是人工和小型机械完成,耕地的浅耕浅翻现象比较突出,土壤耕层逐年变浅,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吸水保肥能力下降,造成地力随之下降。由于施肥数量不均匀、施肥时期不合适、施肥方法不合理造成了耕地质量下降。近些年来农民补充地力、增产粮食主要靠化肥,甚至完全依赖化肥,有机肥施用少(或不施有机肥)的现象比较普遍,粮食产量增加大量消耗了地力。从长远角度看,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耕地地力的持续利用,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地质量退化。
  2.3土地沙化现象
   受地域环境限制和气候条件影响,四平市耕地大面积长期裸露,春季常年干旱,旱田缺墒、水田缺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加上风力级别大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沙尘暴现象,使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尤其以西部双辽市最为严重。土地沙化现象已对耕地质量构成新的威胁。
  2.4环境污染
  塑料地膜、化肥、农药残留等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影响耕地质量;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城乡垃圾和污泥被直接以农肥形式施入土壤,对土壤造成污染;利用不符合标准的污水进行灌溉,致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秸秆直接还田较少,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2.5占补不平衡
   占补平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耕地面积在总量上的动态平衡。而在实际操作中,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矛盾还大量存在。
  3.建议和对策
  3.1建立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管理机制
  目前在耕地质量保护和提高工作,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吉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在耕地质量保护和提高上缺乏具体的管理机制,建议结合全省实际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
  3.2建立耕地质量保护投入长效机制
  耕地是极为宝贵、难以替代的资源,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土壤肥力改良的投入,是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四平是农业大市,粮食生产直接影响全省粮食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建立农田基础设施和农田土壤肥力改良投入的长效机制,可通过稳定的资金注入来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
  3.3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网络
  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是比较长期的过程,土壤肥力的变化不易观察到,一旦发现变化,就说明土壤肥力已下降到非常严重程度。因此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非常必要,定期检测或抽测土壤肥力,随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状况,为指导耕地地力建设及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4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近年来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节水农业技术、“沃土工程”等技术措施,对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起到了有效保护和提升作用。因此,应积极组织开发推广耕地质量和保护的新技术,保障耕地质量不断提高。
  3.5制定保护耕地质量奖励机制
  耕地资源难能可贵,在国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出台各项惠农政策的机遇期,建议争取和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保护耕地质量的奖励机制,鼓励农民增施符合标准的农家肥和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在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上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奖励,以此来推进耕地质量的提高和实现土壤地力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案情:谭某经所属村委会同意耕种村集体土地0.5亩,但双方没有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亦未办理承包土地使用权证书。2006年1月,某电站与该村委会签订《土地租用合同》,租用包括谭某耕种的0.5亩土地在内的村集体土地修建电站厂房及附属设施。2006年8月,当地国土管理部门以该电站未经建设用地审批,违法占用土地为由作出行政处罚,对其罚款38806.2元,并责令其按照法定程序补办用地手续。由于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在面向农民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中,不少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教育、农民培训的效果。所以,如何开展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农民教育培训目标不够明确 随着农民培训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先后推出了各种培训工程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肾
6月21日,省新农村办在吉林农业大学举行了吉林省万名村干部培训第八期班开班仪式。
本文将深入分析基层卫生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为我国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2010年年末,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检查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情况的通知》,对23户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2009年度薪酬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的23户中央金融企业包括银行
巍巍武陵山,雄伟壮观,浩然正气;悠悠沅江水,蜿蜒曲折,情深意长。沅陵县,地处偏远的大湘西山区。在这里.印记着红军战士探求真理前仆后继的足迹.洒满了革命先烈剿匪平叛英勇献身的血迹
1.有机水稻栽培的基本条件  1.1土壤管理 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生物菌肥和深浅耕翻耕作措施,培肥土壤、活化耕层,为有机水稻种植创造有利的土壤环境。  1.2养分管理 根据水稻的养分需要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来满足水稻的养分需求,并结合育肥技术和叶面追肥,进一步补充水稻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1.3植物保护 使用有机生物浸种剂进行种子保护,预防和控制苗期病害的发生。通过有机生物农药和抗病叶面菌肥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是一个地处宁南山区的贫困区,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和自治区每年投入原州区的各种项目资金近三亿元。从历次的检查和资金使用效益看,原州区
5月19日,省农委在长春召开了“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座谈会。全省“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主任侯晓华主持了会议。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郭峰宣读了《关于聘任第6期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的决定》。  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吴晓光副主任指出:自2006年热线开通以来,热线在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市场信息、政策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