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单元整体教学,推进区域教研方式变革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C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推动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提升区域教师“新教学”素养rn1.提升理论认识,构建研究新组织rn新教学实验开展以来,区域小学语文教研全面围绕新教学项目开展推进.首先,我们在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厘清新教学的核心理念,帮助教师改变单篇教学思维,树立大单元教学观念.确立四大领衔学校,每月以集团为单位,以种子教师为核心,进行新教学的研讨活动,借力顶层专家团队,学习、交流,辐射全区27所学校,构建全员参与的研究团队,同时部署了明确的任务,呈现出层次清楚、协调一致的任务定位.其次,小语研究团队以项目为载体来实现区域教学改革质量的提升.发挥集团优势,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及研究项目,聚力辐射成员校,领衔校之间互相借力、分享,成员校之间亦有碰撞、交集,在区域内形成均衡、持续、高效发展的三级研究共同体.
其他文献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也是初中语文的最后一课.这一课选编了五首反映战争生活的诗词曲,包括古乐府(《十五从军征》)、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律诗(《过零丁洋》)、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曲(《山坡羊·潼关怀古》),意在引导学生从多元的文学形式中感受作者或哀伤或豪迈的咏唱,理解作者对战争的思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串联起以往所学诗歌类型,丰富相关的古诗歌知识.
期刊
整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19首词可以发现:教读8首,自读11首;豪放词多于婉约词.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紧扣主题“选择与坚守”选编了四首壮词:苍凉悲壮的《渔家傲·秋思》,狂放雄壮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遒劲豪壮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慷慨壮烈的《满江红(小住京华)》.这四首词虽同为抒发家国情怀的豪放词,但因词人境遇、人格和时代差异等,交织着不同程度的“忧愁”.这些词叙写的是以范仲淹、辛弃疾、苏轼、秋瑾为代表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坚守和人生选择,彰显着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精神.
期刊
二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让我们的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受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凯洛夫教育模式“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带来的问题.它让我们看不见孩子,脱离了生活,忘记了教育的本质.生活是教育的本源,语文学习更应该是与生活融为一体.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学习是课堂的核心.我们只有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走向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在真实的情境中打通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作品与孩子的情感链接,才能超越看得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看到真实活泼的孩子,帮助他们发现识字写字、阅读交流、审美鉴赏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让孩子们在真实的
期刊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创新性理念,是突破学科育人困境的重要载体.在任务群思想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要站在语文育人的高度,凝练单元主题,整合目标内容,解决“只见工具,不见人文”的问题;要设计具有真实意义的情境任务,建立儿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解决“学用疏离”的问题;要设计以学习为主线的实践活动,支持儿童创造性学习,解决“灌输式、模式化”等教学问题;要探索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典型任务为内容的测评方式,解决“学科知识覆盖型”的评价问题.
专题方向rn《简·爱》导读设计,将引导学生跟随自尊自强的简·爱,走进她坎坷不平的世界,聆听她为寻求独立人格、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感受这位现代女性先驱的抗争精神;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阅读外国小说,思考怎样抓住细节理解人物形象,思考爱的真谛是什么,思考怎样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现象和个人体验,逻辑清晰、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对《简·爱》的理解.阅读《简·爱》,学生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语文大单元顺应了语文课程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的需要.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本文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通过提炼大主题、创设大情境、设计大任务、实施大评价、运用新技术,着力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生活化、实践性、层次性与交互性.
“双减”背景下,提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质量成为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诉求.任务型单元作业设计立足大单元的整体视角,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方式,关注单元语文要素的融合,有助于打破作业设计碎片化的现象,使单元作业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期刊
一、启思:如何选择指向儿童成长需求的阅读资源rn1.趣味阅读:激发儿童阅读内驱力的资源选择rn儿童阅读内驱力的建构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议题.我们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从而为学生定制合适的阅读内容,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籍,通过线上“打卡”“分享”,线下“创作”“表达”等方式,指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优秀作品,让儿童在趣味阅读的基础上建构自我的阅读内驱力.
期刊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独特的食材、食具、礼仪和习俗之中融汇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价值取向、审美风尚、地域特色、民族特性等,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在新时代“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学校通过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以每个人都需要的饮食为纽带,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感受各地美食的差异,在激活身体的同时激活大脑.其次,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自己故乡的美食,探究美食背后蕴含的文化,并和其他地区的饮食文化进行比较,学会尊重、包容每一个地方的文化,在差异中寻找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期刊
一、具象还原观察,实现语文课堂的实景化rn“春天里的发现”主题单元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它们都是关于春天的诗歌、童话和故事.本单元教材内容不仅引导孩子们去感受春天,而且还激励孩子们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秘密.通过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来感受春天的魅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