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虽然各类干旱指数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但针对具体作物的干旱指标仍相当缺乏.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依据产量损失具有阶段性累积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基于产量损失的玉米水分适宜指数,并利用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四盟)1960-2017年106个台站的逐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24个县的玉米单产数据,阐述了玉米水分适宜指数中各生育阶段减产率的参数化方案.研究结果显示:(1)玉米水分适宜指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介于0.482~0.782之间,与水分亏缺量指标相比,构建的玉米水分适宜指数具有更强的产量损失指示能力;通过典型年两个指标的对比分析也表明,玉米水分适宜指数具有更强的玉米干旱指示能力.(2)1960-2017年期间,黑龙江省东部、吉林省北部和辽宁省东部地区玉米水分适宜指数呈增高趋势,这些地区玉米的水分适宜性增高,而吉林省西部、辽宁省北部及中西部和内蒙古东四盟地区玉米生长的水分适宜性下降.研究结果可为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管理提供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