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化视角介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九世紀末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技术的局限和机械化生产出大量满足功能需要而漠视情感诉求的公共设施。当下我们关注的是建设一个为人的城市,公共设施作为环境与人互动的情感媒介,需要向着以“重视人的情感互动”的层面发展,并尝试利用技术革新突破生产上的局限性,运用更多更新的材料、形式去提升设施的舒适体验感。
  【关键词】:情感化;公共环境;环境设施
  1公共环境设施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当前的大多数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立足于与工业联系紧密的现代主义。应批量生产需求,现代主义以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极简为特征,逐渐风靡全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其工具理性下的弊病也逐渐显露:设计在转向批量化、标准化、极简化、系列化、典型化时过分关注理性与功能,而忽视了人的情感——在适应工业而不是人。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公共环境设施“自身属性”、“环境属性”、“社会属性”三大属性变得不再平衡:考虑更多的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非人。这样的设计之下,人性化和舒适性得不到保证千篇一律、形式单一、风格冷漠成为了那个时代及此后很长时间里公共环境设施的典型特征。
  人的情感发生并不是单纯的动物式的,这些城市家具作为空间环境中与人直接互动的因素,对于触发情感有映射作用,因此这些现有的——在过去时代背景下生产的城市家具在情感需求不断增多、不断被重视的今天已不再合适,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改进、变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情感化设计
  2.1什么是情感化设计
  情感与情绪会改变人脑解决问题、认识事物的方式,改变认知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 A 诺曼在他的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一书中,以“情感”为主线,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人的本性的三个特征层次——对应外形的“本能水平设计”;对应使用乐趣和效率(利用率)的“行为水平设计”;对应自我形象、个人满意和记忆的“反思水平设计”。人作为视觉动物,对外形的观察和理解是出自本能的,视觉上越是符合本能水平的思维,就越可能让人接受并且喜欢。情感化作为是人机交互学科中很重要的研究部分,总体来看,就是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针对使用者精神层面而进行设计。
  2.2情感化设计对于公共环境设施的必要性
  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开放互动模式,其设施在使用功能之外有必给使用者在进入某一公共空间时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
  就本能水平而言当下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下,外观的理性化、极简化、色彩中性化,往往给使用者一种冷漠的情感体验。
  就行为水平的设计对功能性设计产物而言,讲究效用,重要的是性能,关键看两点:是否能够有效地被使用,是否让使用者感到乐趣。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方面,优秀的行为水平设计是否满足功能上使用,易懂性或者舒适性等物理感觉。
  反思水平的设计与物品的意义有关,受到环境、文化、身份、认同等因素影响,涉及因素较多,变化也较快。在现代主义设计影响中产生的大多城市公共环境设施都不具备这种水平,其趋同性让这些设计产物都不具备个性,这些要素的缺失让使用者无法产生共鸣。
  通过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情感注入考虑,可以改变或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即人与人的距离,人与物的关系,促进两者或者三者间的交流对话,使之进一步和谐统一。
  3 情感化设计介入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策略
  3.1建立情感链接
  情感链接是为了通过设计之物,有目的、有意识地唤醒或激发使用者相应的情感需求,审美以及社会价值认同的述求,使之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或强化某种设计目的。具体来说,在设计公共环境设施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其形态、材料、尺度、功能、结构等对于受众的情感关系与人,与环境情景,与社会的关系。
  3.1.1满足群体的情感需求——基于人的使用意义
  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造型、材质、色彩以及功能,控制设计物对人的情感引导或刺激。就本能层次对应的造型选择来说,人们从外界接收信息中,有87%是通过眼睛捕获的,并且75%~95%的 人体活动是由视觉引起的。公共环境设施的外观,使用的造型、元素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在形式上可以采取更多情感触发,例如人的猎奇心、怀旧心等。对于有直接肢体接触的公共环境设施,适应人体工程学,考究尺度,最大化使用体验舒适感也是情感触发的关键。
  3.1.2根据公共空间的需求营造情感——基于空间环境的表达
  公共空间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属性确定了这个空间环境中设施的社会与环境属性,也决定了其设计需要运用的情感化设计方法和思路,具体体现为公共环境设施与空间环境的协调融合度以及对空间环境的氛围营造和提升。
  3.1.3关注审美述求-基于社会文化层面
  公共空间本身就是地方文化和风貌特色的重要载体,公共环境设施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行进设计,融入环境形成强烈的社会文化氛围,引发认同感或归属感,产生互动。
  3.2技术支持增加情感表达可能性
  在工业革命阶段,造成大量几何形态的、形式也较为规整、刻板的产品与技术的局限性密不可分,但技术的革新一直在进行,例如芬兰建筑师与家具设计师阿尔托于1923年开始进行木材弯曲实验使得更加轻巧、舒适、紧凑贴合人体的现代家具产品“41号”和“31号”椅子成为可能。
  而今,新的设计技术为情感化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为复杂造型结构的生产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通过构建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群以优化功能配置的模块化设计(Modular)等。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赋予公共空间中的设计物更加综合的功能属性和环境属性,方便功能调整、维修、回收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的某些特殊心理需求,如互动感、距离感、隐秘感等。
  4结语
  “人造物都对心灵或情绪发出信号。这些信号不论强与弱,想要或者不想要,明确的或是隐蔽的,都创造了情感。”
  说出这句话的德国布劳恩公司设计师拉姆斯本人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设计师,他认为设计应是简化的、理性的,任何赋予的、复杂的装饰都应该被剔除。这样的设计师似乎本应将情感这种无法量化和具体说明的属性放置一边,但恰恰相反,他认为极简化的设计并不仅仅处于功能需要,这样的产品轮廓应是“平和的、抚慰性的、可感觉的、经久不衰的”,这其实是对于使用品情感的表述。这样看,可以推论现代主义设计冷漠外表下也其实是一种情感化的体现——那么当下出现的问题就仅仅是一种潮流风靡后形式单一化导致的情感单一,而其简约的设计手法导致的设计品情感冷漠其实也不过是多种情感表达的其中一种。若情感因素一直影响着设计的始终,那么情感化设计无论是在哪个层次展开,都是为了在人与物品的互动过程中积极调动情感因素,提升人的满意度最终提高设计的品质。
  公共环境设施作为一种物质基础,应当更加注重与人意见密切的情感互动关系,并透过这种基本链接观察和触及公共空间所要展现的情感氛围,以最直观的方式影响到人对公共空间的感受,反映了一个公共空间社会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冯信群:《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
  [2]胡天君,景璟:《公共艺术设施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4]李维立:《身边的艺术—英国公共设施的形与色》,百花文艺出版社.
  [5](加)Trevor van Gorp(美)Edie Adams:《情感与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
  [6]柳沙:《设计心理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形式。小学数学课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提高小学数学课教学有效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协同发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  一、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教学活动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策略之一是教学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尤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根据这些理论,把POA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从而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英语教学;有效性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states the teaching theory,teaching hypothesis and teaching procedures of
期刊
【摘要】: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分析现有大气环境现状及治理成效,分析引入PPP模式治污的必要性,并对PPP模式治理大气污染进行SWOT分析,并对SWOT分析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关键词】:PPP模式;SWOT模式;创新研究  1 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当前,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大气污染传统治理模式下,最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在政绩目标激励下设置了重重行政壁垒。此外,三地产业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绘画因为它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一直是世界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存在。原始社会的陶器、夏商周的青铜器、战国的帛画、魏晋的人物画、隋唐的石窟壁画、宋元的山水画、明清的文人画等是各时代的巅峰,凝聚着每个时代的文采菁华。它们由于历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形象的记录着我们祖先高超的智慧与才能的创造。本文粗略的介绍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绘画的发展脉络,展现中国绘画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  【关键
期刊
【摘要】:“大”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出现时间较早,经历了从出现、发展到衰落的过程。古往今来,“大”与“美”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相提并论时“大”往往带有“美”的含义和特征,本文主要梳理了“大”在诸子前和老庄思想中作为美学范畴的发展历程,体会“大”美内涵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关键词】:“大”;大”美;道家  在今天,“大”一般是用来形容物体的体积与容量,与“小”相对,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的复杂条件下,企业的环境与经营模式都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要想让企业持续性发展,就要改进企业的管理体系,而企业政工管理作为管理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方式,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让企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就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创新政工管理方式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
期刊
【摘要】:大卫·哈维将空间视为一种社会过程的构造物,并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地理学空间的独特视角建立了他的地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文从方法论逻辑、现实逻辑、逻辑未来三部分分析了哈维的空间正义思想如何可能,突出哈维将空间正义与社会过程以及辩证法相结合,指出资本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所在,旨在寻找一种消除非正义与建立正义之间的链接尝试性方案。  【关键词】 大卫?哈维;空间正义;逻辑  大卫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均得到较好发展,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更具特色的珠宝首饰,因此在进行珠宝制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将珠宝首饰设计与加工工艺相结合,以保证珠宝首饰符合当代社会人群的审美标准。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珠宝首饰设计与加工工艺相结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旨在有效提高珠宝产品质量。  【关键词】:珠宝首饰;设计;加工工艺;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已慢慢从热衷于投机转向注重投资价值,因此,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全面分析与判断,有助于投资者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投资对象,增加投资者判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盲目性,降低投资风险。本文基于目前国内生育政策调整这一历史性的变迁而引发整个婴幼儿奶粉行业价值重估,进而对贝婴美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及时的
期刊
【摘要】:红色资源属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资源。在当下语境中,红色资源无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导向等方面,均有其现实价值。红色资源的价值实现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端正思想,增强意识,解决认识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解决机制问题;三是创新实践活动方式,解决价值实现载体问题。  【关键词】:红色资源;现实价值;实现途径  世界上绝大多数资源都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