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对病因及其致病不确定性的认知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疾病是儿童早期即能接触到的一种生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向父母和医生汇报自己的症状,还要学会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儿童对疾病的认知,也直接影响到患儿向医生汇报症状的能力及其对治疗的配合.探讨学前儿童对病因及其致病不确定性的认知,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儿童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丰富儿童的疾病和健康知识,帮助儿童保持身心健康.儿童的疾病和健康认知已开始受到关注[1-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景颇族、汉族小学生同伴冲突应对方式和父母教养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小学生同伴冲突应对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301名3~6年级景颇族和汉族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景颇族小学生的攻击[(2.45±0.78)分]、幻想[(2.71±0.70)分]分值均显著高于汉族,而退避分值[(2.49±0.61)分]明显低于汉族[(2.64±0.62)分];景颇族父母比汉族父母更多采用干涉、拒
目的 探讨高师贫困生自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快乐感量表对218名贫困生和21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 (1)高师贫困生的自尊、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27.56±4.13)分,(29.53±4.17)分,t =4.940,P <0.01;(15.53±5.10)分,(17.92±5.24)分,t =4.811,P <0.01;(23.96
目的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构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结构模型,为大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提供策略.方法 在文献回顾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建模(AMOS4.0)技术,对560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大学生锻炼行为是由行为意向、主观标准、认知行为控制以及综合态度四个维度构成,模型四个维度的CFI、IFI、NFI等指标均在0.90以上;RMSEA分别为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