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系八例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ery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藻酸双酯钠是我国近年来研制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梗塞症、高血粘度综合症和高脂血症的高效新药.具有很强的分散乳化性能,降血脂、降血粘度及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临床已被较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脂类疾病,取得较好疗效.1999年9月至2001年8月采用藻酸双酯钠局部注射治疗睑黄疣20例,疗效满意,现初步小结如下.
期刊
目的 检测各期蕈样肉芽肿(MF)的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在MF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CR-ELISA),对35例MF患者进行端粒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结论 > 检测各期蕈样肉芽肿(MF)的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在MF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CR-ELISA),对35例MF患者进行
阿莫罗芬属于吗啉类抗真菌药物,已证实体外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其外用制剂阿莫罗芬甲搽剂(商品名罗每乐)已广泛用于治疗甲真菌病。为了解阿莫罗芬对我国临床分离的甲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我们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NCCLSM-38P和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阿莫罗芬对临床常见的7属12种103株皮肤癣菌、念珠菌及其他丝状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抗病毒胶囊治疗初发性生殖器疱疹豚鼠模型,然后对豚鼠的大脑、脊髓、宫颈、阴道进行HSV-2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在各组动物中,4个不同部位均有病毒DNA的存在;不同部位的病毒拷贝量有差异,不同组之间相应部位比较也存在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脊髓、阴道处病毒拷贝量最高,大脑、宫颈处病毒拷贝量相当;生理盐水组与其它各组比较相应部位差异均
从20世纪70年代末,性病在我国重新出现,并迅速蔓延。对此亟需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我国控制性病艾滋病的基本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将性病的防治作为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15年来,在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广大防治人员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在性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对这些年来的性病防治对策与实施作一简要回顾。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一种好发于新生儿与婴幼儿的少见病[1]。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引起,一般患儿有脓疱疮接触史,发病部位常见于眼、耳、鼻周,为突发红斑,伴有渗出性浆痂。口周有放射状皲裂,呈烫伤样外观,严重者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可导致死亡。
患者男,68岁,因双臀部红斑角化伴疣状增生5年,于1996年9月26日入我院治疗.5年前于左臀部开始出现多个暗红色丘疹,逐渐扩展到整个臀部.并部分在疹融合成片,无痒痛.于当地医院行病理检查诊断为扁平苔藓.皮损逐渐出现疣状增生.曾给予维生素A、维生素E口服,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和维胺脂乳膏.疗效不佳,近1年来面颈部开始出现散在类似皮损.患者平素体健,家族中无类似遗传病史.
目的 了解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和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受试者每周3次外搽研究药物,疗程8周。疣体完全消退者继续随访1月以观察复发率。结果 共有258例肛周及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参加本次研究,其中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组129例,安慰剂对照组129例。治疗后2、4、6、8周的痊愈率在治疗组分别为12.30%、32.79%、50%及60.6
我们应用DNR-300数控热凝治疗系统(湖南奥世计算机公司提供)治疗皮肤疣,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