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chu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的“粉笔黑板一张嘴”的模式因为教学形式太过单一而遭到质疑,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顺应新课改的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呢?本文就此做探讨,希望对各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对自己有准确定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倡导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有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那么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呢?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处于决策者的地位,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拥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往往课堂上都是老师说讲什么就讲什么,老师说要怎么讲就怎么讲,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很有可能只是将知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下课之后就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忘记;其次,老师不能在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发言,有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很讨厌学生打断自己提出疑问,这种教学形式有可能造成学生不敢再提出问题,并与老师产生隔阂,甚至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和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更有效。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兴趣了,才会愿意学习数学、探究数学,教学效率才能有所提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吸引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呢?有一条建设值得参考的就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运用,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举例而言:将要伴随学生一生的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四则运算,如果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算法及内容,那么对于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吸引学生对于四则运算的兴趣,教师可以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咱们班一共有40个同学,其中有15个是女同学,那么咱们班有多少个男同学呢?老师想要给大家买练习本,每个同学需要2个数学本,3个语文本,那么咱们应该买多少个练习本呢?”教师用四则运算在现实中运用的例子吸引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陷入思考,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欲望才会强烈,教学效率才能有所提高。
  三、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教学中,它以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一旦老师把黑板写满擦掉,学生要再想进行复习只能靠记忆,而且一节课下来老师会感到胳膊酸麻,同时吸入大量粉尘,对教师的身体也是有害处的。假如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或者制作好ppt,在上课的时候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针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重点教学,在临下课五分钟的时候可以再进行回放复习,这样教学效率会高出很多,而且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重点复习,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举例而言:小学数学会涉及一些简单的图形,例如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很难描述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什么是面积,如果借助多媒体播放的形式,拿一条线折成一个图形再展开,那么这条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条线所折成的图形所占的区域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这种教学的形式更生动直观,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容易些。
  四、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小学学生最渴望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表扬与肯定,假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进行提醒并鼓励,那么数学教学质量一定能够再提升一个层次。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有老师这样说学生:“你看看,这么简单的计算题你都算错了,你的脑子里全是糨糊吗,你吃的饭都用来干吗了?”这种批评学生的形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很容易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呢?首先,在学生有所进步或者能够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老师应该这样鼓励学生:“××同学回答的非常好,看来他应该是认真学习了,那么大家是不是应该向他学习呢?”这种表扬能够使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学习更有动力,在学生犯下错误的时候不能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应该这样对学生评价:“老师知道你有一点粗心,下次咱们就不要再犯这个错误了,你看看这个问题咱们这样想是不是更好一些呢?”老师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进行探讨,这样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教学效率才能更高。
  参考文献:
  [1]李琴.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青海教育,2007.
  [2]张艳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学周刊,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积极建立错题收集本,利用错题收集进行整理反思,是促进数学学习、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数学错题收集的现实情况入手,分析开展错题收集的必要性,围绕“密度”与“力度”等视角深入探讨错题分层收集的有效策略,并明确分层收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更好地建立与利用错题集,促进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错题集 分层收集 教学策略  注重指导学生对
会议
会议
摘 要: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农村教育,农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低,相较城市,学习条件落后,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极其重要。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数学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百学须先立志。”学习是教师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锻炼了开拓思维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数
摘 要: 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加强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考探究能力,更能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断完善。同时,对小学生进行生活化数学教学,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数学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的掌握,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建立。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方法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旨在为后续小学数学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逐渐褪去教学形式上美丽的外包装,开始变得质朴、真实,关注点更多放在“真学”上,追求高效课堂,让课堂更精彩纷呈。  关键词: 真学教学课堂 教学方法 注意点  “真学”对应的是“假学”、“伪学”,“真学”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个40分钟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实行“一言堂、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没有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
摘 要: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 意义  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太过枯燥,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定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效率。那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本文从四个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突出的教学成果。为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为分析对象,探讨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差异化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意义  所谓差异化教学,实质上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贯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背景、能力等,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方式、方法、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