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情感体验方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关注文本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深挖文本内涵,指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教师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设计有效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理解更加准确、透彻,真正实现文本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设置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究、体验和实践,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助于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获得文本情感体验。教师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设计有效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理解更加准确、透彻,真正实现文本教学的有效性。
  一、阅读中的问题联系文本情感
  1、预测性问题激活学生阅读思维。预测性问题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读材料进行预测而设下的悬念,会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本课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就让学生阅读课文标题并观察文中插图,预测标题“Blind man and eyes in fire drama”中的‘eyes’指的是什么?學生们的阅读欲望得到了激发。
  2、导读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大意。设置导读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从局部信息转移到整体结构上,提高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的能力。教师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了:“Who was the main character?”“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Whathappened?”等几个问题,引领学生阅读全文,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学生们通过略读全文回答了这几个问题,理解了全文大意,也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进一步细读文章打好了基础。
  3、细节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对文章细节内容的阅读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抓住关键细节设问,设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确定文章的重、难点,巧设问题,化解难点,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验情感。在学生细读文章前,教师提出了“How did John escape from a big fire?”“Why did John escape from a big fire successfully?”“Who helped John in the fire?”这三个问题,学生通过细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找到了这个故事中的三个helpers分别是Charlie,manager and fireman.这时再回到最初的预测性问题“文章标题中的‘eyes’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们将结论和自己原先的预测进行对比,发现准确无误时,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同时,由于回答了文中出现了哪些‘helpers’这个问题,“热爱生命”和“在生活中要多帮助他人”这两条情感主线的达成就自然、流畅了。通过巧设问题,帮助学生扫清了阅读中的障碍,理清了文本的线索,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文本情感的体验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二、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文本情感
  情境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理性的感悟,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时应同时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的已有认知、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生活环境等综合因素,通过音像、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情境。本文是一则拟人化的故事,动物类的故事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喜好。教师采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蚱蜢和蚂蚁在森林中生活的视频片段,模拟了文中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2、角色体验。在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的阅读情感后,还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情感。角色扮演的方式能让学生始终置身于故事情境中,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维持较高的情感体验状态。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分别设定自己的角色为grasshopper或者ant。然后,学生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揣摩各自角色的真实感受,并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活动中,充分体验角色情感。
  3、交流感悟。在英语阅读教学后阶段,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加以升华,能有效促进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在本课学习的最后,教师提出:“Who had a better life?Why?”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就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行讨论和交流。经过讨论,学生们不仅对文中两个角色形象有了深刻理解,并且对这两种态度所带来的结果感悟深刻,从而得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现在努力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情感体验,即本单元的情感主题“Hard work for a better life”得到了实现。在本课的学习中,多媒体演示的模拟情境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刻体验了文中角色的情感,了解到作者写作的意图。通过交流感想,学生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形成了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因此,依托于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验。
  总之,教师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没计有效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理解更加准确、透彻,真正实现文本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湟中县是青海省农业区之一,县辖18个乡镇,418个行政村,总户数10.75万户,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7万人,占总人口的92%。全县现有耕地6.33万公顷,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七
内容摘要:新课标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哲理性含义的问题;教科书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认为教师必须首先树立以下的新理念:让学生大胆的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大胆的去设想问题;让学生大胆地去表达想法;让学生大胆地去
期刊
高速CMOS全数字锁相环曾庆贵本文介绍高速CMOS全数字锁相环74I4C297它是从TTL全数字锁相环SN74LS297移植过来的,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管脚排列。74HC297不但有高速CMOS数字电路的一切优点,还有下列特点:数字设计避免模拟补偿
利用从木质素氧化产物中提取的芳香醛,苯肼和β-酮酯为原料高效合成了一系列的通过芳亚甲基C-4位链接的双吡唑醇类化合物,所有合成化合物的产率都比较理想 (≥ 82%);并通过清
利用HPLC法对箬竹属10种竹叶中的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四种碳酐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种黄酮含量在不同竹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仅在天目箬竹竹叶
会议
内容摘要: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当代女诗人,曾获得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她的诗歌数量不多,但意象独特、语言精准、质量极高,《人蛾》是其中的一首,以一个类似于能飞的昆虫为题材,叙写他的各种形态。从异化角度出发,分析诗歌《人蛾》中所蕴藏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及背后原因,可以加深对毕晓普诗歌的理解。  关键词:毕晓普 《人蛾》 异化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1911-
自日本草莓品种“丰香”问世以来,尽管推广速度快,种植面积大,但因其存在不抗白粉病、着色不良、畸形果多等缺点,给生产者、经营者带来很多烦恼。针对这一问题,日本专家很早
本文以壳聚糖(1000、1500、3000)和脱氢枞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类新型壳聚糖衍生物---脱氢枞胺-壳聚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a、b、c),通过FT-IR、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