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的一批社会主义接班人。俗话说育人先育德,如何培养学生的德育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及各类体育竞赛中,根据体育教学的形式和突出特点,对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涉及面广、内容具体,作用明显。
  一、教师言传身教
  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心态去影响那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爭执,甚至拳脚相向,也有失利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倾向性的使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比赛中一定要和学生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比赛的挑战。
  三、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做好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课堂教学各个重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做到课堂教学常规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课堂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一来,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课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意志品质的形成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在课练习中增大难度、强度,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完成各种所能承受的运动中得到磨炼。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的思想品质上的各种弱点也会在练习强度和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表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教育。
  四、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客观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如(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作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之,一个好的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运动项目的情况、特点,在内容难度、动作要求(强度、密度)、学生心理要求等方面,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妥善安排,努力作到不易不难,恰到好处。
  五、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运动处方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处方,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各小组在完成运动处方的内容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一切活动均通过教师作用于学生。教师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把德育、体育教学结合起来,结合体育教材所蕴涵的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把德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当今高中美术的教学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高中美术教学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学校、学生及家长对美术教育认识的误区,从而导致高中美术教学设备和方法的滞后。因此我们要对高中美术教学方法及途径去探索,特别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要创新高中美术教学。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 素质教育 现状 探索创新 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教学由于认识存在着误区,得不到有利的发展。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
期刊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应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自己的数学”。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努力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用数学”的意识,让数学真正的能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从而让小学
期刊
新课程实行以来, 我们在肯定教学改革,重视师生对话,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发现在课堂教学氛围上热热闹闹,学生大胆自由展示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某些欠妥之处。因此,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成为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对农村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教学心得。  一、提升教师素质,夯实基础知识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表现出与传统教育观不同的崭新的教育理念,融汇了世界优秀课程改革的成果,体现出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新课程理念,是当前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
期刊
朗读是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朗读不是简单地“念”,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课文,要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篇篇的课文更富有魅力,更 具有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
期刊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 课堂教学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现代教学媒体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可见,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不但是儿童内在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儿童、赋予我们整个民族的要求,这不但能够促进儿童认识能力的发
期刊
[内容摘要]幼儿时期是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它将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幼儿园 常规习惯 养成  《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一个孩子的常规好不好,会影响孩子行为的形成。记得有英国大作家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期刊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一直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深知探索的艰辛。本文拟提出一些看法,供相互交流。  一、营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中规中矩的课堂很难让学生融入,也就没有让学生发挥潜能的土壤。所以教师不能也不必将自己的观点
期刊
[内容摘要]教学质量是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起步阶段,我们要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收获文化知识,获得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 提高 质量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也是需要教师终身研究的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将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工作的一大立足点。本文将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