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尝试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情境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它可以将学习和音乐、游戏、讨论等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情境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合作,在学习中体验探究。
  一、思品课中情境教学创设对象
  1、教师创设情境。教师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会思考,陶冶情操。教师创设情境强调创设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自主学习。教师可设计诸如图片、动画、游戏、讨论、小品表演、体验与交流、正反方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教师创设情境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思想水平,即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语言、熟悉的生活事物,不能太冷僻、生硬,难以理解。
  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拉近时空的距离,再现学生没有或无法经历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缩短了教材内容与学生认识、生活之间的距离,使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结合点。同时,教师也要努力用精炼、平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境,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的心扉,用诚挚的话语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将深刻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境中。
  2、学生创设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地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用系统论的观点去研究教学情境的创设,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创设情境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师生情感的交融、相通过程。
  学生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材需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点滴出发,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倡导言行一致,学生践行道德与法律。如:学生举例、自主编排小品,上网收集资料、课前调查等。
  采用学生创设情境教学,体现了二期课改精神: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则起主导作用。教师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通过活动,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可匹比的。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明确这种主体地位的学习责任感。
  二、思品课中情境教学创设时间
  1、教师课前预设情境教学。教师课前预设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前情境设计,设计中要预留生成的时间和空间、预设生成的氛围和机会。设计时教师要研究课本,研究学生,研究当地的教育资源。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穿预设的情境可以是影音资源、小品、讲故事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预设情境不等同显示情境,要留有想象的空间,否则就会削弱预设的情境在教学中所起的效果。
  2、课堂随机生成情境教学。课堂随机生成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善于捕捉课堂上随机出现的各种信息,对于某个学生的眉头一皱,语言流露,轻声私语都会发现到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将这些可能生成新问题、新结论的信息提供给大家,让大家去讨论、去思考、去发现。课堂随机生成具有不可预知性的特点。
  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思品课中情境教学创设方式
  1、创设真实情境。真实情境是指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创设真实情境就是教师利用文本、动画、视频图像、声音、图片、语言等,把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迁移到课堂中来,可以是时间上的迁移,空间上的迁移,还可以是时空交错迁移,它强调的是情境的生活化、真实性,是思品课中情境创设的主要方式。
  2、创设虚拟情境。虚拟情境是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拉近时空的距离,再现学生没有或无法经历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缩短了教材内容与学生认识、生活之间的距离,使情境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结合点。道德实践教育应该有预见性,因此,虚拟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日后生活中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思想和情感的迁移和反思。这对学生来说没有经历过的,如:模拟法庭;也可以是对未来是一种设想,如:在讲到可持续发展时,让学生讨论“如果世界上没有水,我们该怎么办?”
  由于学校环境的限制,学生的大部分学习还是要在教室中,教师在很多时候无法设置真实的课堂情境而是虚拟情境。教师可利用影视、摄像和媒体网络所眼前生活中不便展示的学习情境,在屏幕上逼真形象地呈现出来,为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今天上班,该穿那一件呢?”这是大多数职业女性的烦恼。的确,在有限的衣服中,要每天上班穿著不流于呆板重复,确实是要费一点脑筋。  职业女性的着装应讲求“中庸”之道,既不太时髦,也不太保守,一切以端庄、大方为原则。太鲜艳的衣服,令人刺目;太暴露的衣服,令自己尴尬;太随便的衣服,有失端庄;太新潮的衣服,与气氛格格不入;太老旧的衣服,令人恻目。我认为职业女性的着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职业女
期刊
学习有优劣之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低劣的学习习惯将严重阻碍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人的一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有巨大作用,那么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哪些特征呢?    一、强调语文工具书的重要性    字词典等工具书在语文学习中更为重要,它有助于学生解决生字难词,提高检索、辨析能力。然而,在实际学习中,有些学生往往不注意使用,因而它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究其因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体现时代要求,对教育提出了由相对单一的“知识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适应于社会的需求。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纵观全球,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信息即时化、资源共享化等,出现各国之间的强烈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和经济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    一、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创新意识    旧的教学思想
期刊
当前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
期刊
语文是一门集文学性、音乐性、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最佳载体,但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教学中总有学生表现出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等状况,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去探求现行新课程标准条件下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相关要素,从而达到每堂课都能起到成功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良好的师德素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期刊
电教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遵循心理学原则,创设目标达成的条件    据有关心理学研究,儿童脱离丰富的客观刺激会削弱其思考力,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仅在理智内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易分散,有害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相反,那种适当刺激儿童感官并引起其探
期刊
兴趣既是人的心理内部欲求,也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高中学生的学科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要提升中学生阅读兴趣,就要改变教学环境中变相剥夺学生阅读自主权的这个外因,要求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去探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也要开展体现中学生特点的各种活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一、还中学学生的阅读自主选择权  语文教学环境的构成因素有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等。众所周知,学习环境营造得好坏直
期刊
数学网站的资源丰富,有些可以直接使用,有的不适合于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优化、改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数学网站资源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也是必由之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网站资源和课堂教学过程有关环节整合的几种方式与同仁们探讨、交流。  一、整合网络资源中的概念、定理教学内容  在平时概念、定理的教学中,若全
期刊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同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和广泛传播,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数学课程内
期刊
感悟,是指在与文本进行充满思维和语境直觉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人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而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从而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仿佛在一夜之间,稍稍学习一点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师,都把“感悟”这个词挂在了嘴边。感悟虽已是一个时尚而经典的词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