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同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和广泛传播,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数学课程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数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案例1、对于高中数学新教材三角函数y=Asin(wx+∮)+k的图象随A、W、R的变化而变化一节, 通过让学生接触、观察各种图象,使其意识到A、w、∮、k可能对图象有影响,进一步让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索得出规律。教师仅仅是提供资料和建议,这可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发展。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的恐惧。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
  2、拓宽学习资源,通过“情境再现”,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运用电脑模拟数学发现的历程,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试验,通过电脑证明数学定理,让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究、解决过程的情景再现,意识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重要的问题历来就是推动数学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进而“启发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创设想象情境,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一切可共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创设纠错情境,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此我针对学生常犯的隐晦错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纠错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良方,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以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
  
  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上高二数学“二面角定义及其应用”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二面角定义及其应用”的课件,并将要解决的问题:“二面角概念”、“怎样度量二面角的大小”、“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如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如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已知二面角的大小,山路与水平面的角,和山路与山脚所成的角中的两个,如何求第三个?”、“解决折叠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是什么?”等隐藏在精心设计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独立探索,并通过实验猜测推导论证,由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并加以整理,然后教师启发性的回答、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就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对主题——“二面角的概念及其平面角的求法”的意义建构,既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育质量。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化和多样化,把学科内容与优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并创造条件,逐步促进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这些非智力因素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以满足他们学习和身心发展的需求。
  2、在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过程中,选用适宜的电教媒体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心理学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概括,迁移是灵活的运用知识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和设计内在逻辑联系密切,便于加强比较,便于进行概括的多媒体课件,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由于有序地提供合适的电教媒体作为思维材料,学生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向,运用“迁移”认识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导出新的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同时学会了迁移的学习方法。
  3、在不同的课型中,依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宜的电教媒体,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在概念教学中,以相关知识为载体,运用电教媒体揭示概念本质,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便于深刻理解概念。
其他文献
做好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初三数学总复习应达到以下目的:(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2)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3)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此目的,是许多教师长期探究的问题。我对初三数学总复习,谨提出以下几点见
期刊
新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呼唤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会学。所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当代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科教兴国及可持续战略的前提。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面向二十一世纪发放通行证的神圣任务。围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理念、核心目标,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必然。    一、在教学中施行“民主政策”    民主教育是
期刊
“今天上班,该穿那一件呢?”这是大多数职业女性的烦恼。的确,在有限的衣服中,要每天上班穿著不流于呆板重复,确实是要费一点脑筋。  职业女性的着装应讲求“中庸”之道,既不太时髦,也不太保守,一切以端庄、大方为原则。太鲜艳的衣服,令人刺目;太暴露的衣服,令自己尴尬;太随便的衣服,有失端庄;太新潮的衣服,与气氛格格不入;太老旧的衣服,令人恻目。我认为职业女性的着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职业女
期刊
学习有优劣之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低劣的学习习惯将严重阻碍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人的一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有巨大作用,那么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哪些特征呢?    一、强调语文工具书的重要性    字词典等工具书在语文学习中更为重要,它有助于学生解决生字难词,提高检索、辨析能力。然而,在实际学习中,有些学生往往不注意使用,因而它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究其因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体现时代要求,对教育提出了由相对单一的“知识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适应于社会的需求。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纵观全球,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信息即时化、资源共享化等,出现各国之间的强烈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和经济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    一、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创新意识    旧的教学思想
期刊
当前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
期刊
语文是一门集文学性、音乐性、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最佳载体,但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教学中总有学生表现出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等状况,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去探求现行新课程标准条件下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相关要素,从而达到每堂课都能起到成功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良好的师德素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期刊
电教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遵循心理学原则,创设目标达成的条件    据有关心理学研究,儿童脱离丰富的客观刺激会削弱其思考力,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仅在理智内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易分散,有害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相反,那种适当刺激儿童感官并引起其探
期刊
兴趣既是人的心理内部欲求,也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高中学生的学科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要提升中学生阅读兴趣,就要改变教学环境中变相剥夺学生阅读自主权的这个外因,要求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去探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也要开展体现中学生特点的各种活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一、还中学学生的阅读自主选择权  语文教学环境的构成因素有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等。众所周知,学习环境营造得好坏直
期刊
数学网站的资源丰富,有些可以直接使用,有的不适合于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优化、改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数学网站资源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也是必由之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网站资源和课堂教学过程有关环节整合的几种方式与同仁们探讨、交流。  一、整合网络资源中的概念、定理教学内容  在平时概念、定理的教学中,若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