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卵石没有错

来源 :初中生学习·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u0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过《绝命改造》吗?
  每当忍无可忍,我便会很妖娆地问他:“看过《绝命改造》吗?”
  其实,对于这种夸张劲爆的虚幻电影,只有男生才爱看。他就是男生,但他却没有看过。这时,他总会用一种迷茫而又崇拜的眼神仰视着我——问题就来了,因为我不是男生,这种电影我根本不喜欢看,我只是听同班的男生亢奋地聊起过其中一段很科幻的情节:技艺天绝的医师将一种芯片植入人的大脑,立刻,此人便脱胎换骨羽化成仙,天文地理世间万物,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知道吗?我恨不得立刻拥有电影中超人的技术,将他这颗鹅卵石般僵硬的脑袋凿开,也放上如此一款芯片,该多好。
  天知道,他竟是如此的笨!而天杀的我,为什么会偏偏选中他?
  开学那天,班主任用不容推卸的温柔口吻说:“为了响应教委‘帮、扶、带’的教学理念,增强团结互进,我倡议每位班干部帮扶一位‘差生’……”班主任扶了扶眼镜点了我的名字:“董雨,你是班长,你先来。”
  既是班长,当然义不容辞。幸好是我先挑,我一遍又一遍巡视那几位成绩靠后的“差生”。林强?不行,他总爱将毛毛虫放进女生的口袋,而我那宝贝口袋却是零食的超市;大生?更不行,他的坏脾气,我哪里抗得住……我最终点了他的名字,他是今年从乡下插班进来的,家境窘迫,父母来城市打工,在学校路口不远处开了一家小吃店……嗯,乡下人勤奋知进,就他了!
  你不是“神马”,是“杯具”
  没想到我的希望第二天就破灭了,倒不是他不勤奋知进,而是他太迂腐了,甚至说是太迟钝太退化了。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阿迪达斯”,什么是“三明治”,什么是“MSN”,就像他根本不知道电影《绝命改造》一样。他说他只知道乡下的图书馆,还有面粉厂,还有村庄后面那片桃林今年开了多少粉色或者白色的花儿。
  对于他的记忆力,我倒是很钦佩,因为我亲眼见识过他在乱哄哄的小吃店里帮忙,人潮涌动中,他竟然丝毫不差地记得谁点了几个包子,谁吃了几个鸭蛋。
  但是,对于课本中的正弦余弦、同角关系、摩擦因数等等,他却总是合上书本就忘了大半,不知所云了。这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英语课,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场面,从老师上课开始的“Good students(同学们好)”到下课铃声的“Bye(再见)”,全程英文授课,他听得如坠雾里,用他的话说,“刚回过神来,骏马就已经跑过山梁了。”我看到他额头上的汗,如绵绵秋雨涔涔而下。
  我安慰他:“没事,只要努力,我相信你是一匹黑马。”
  听到我鼓励的话,他竟然气壮山河地冒出了一句:“黑马算什么,我要做神马。”
  天,我立刻被雷得汗流浃背,杯具!
  我在心中说:“再见!”
  就好像他根本不懂“神马”其实就是“什么”的谐音一样,在我这个1人之下,59人之上的班长的“青睐”下,他竟然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他把我教室的抽屉翻了个底朝天,并将笔记和复读机尽数裹挟而去。
  尽管为了学习之用,但是我从未见过不经允许就如此“放肆”的人。我顾不得讨回,心慌意乱地赶紧检查了自己的课桌,还好,我松了一口气,从妈妈首饰盒里偷来的半支唇膏还在,临班那个目光清秀的男生送我的贺卡还在……
  少女的矜持终于让我忍无可忍,我愤怒地将课本摔在他身上:“Bumpkin,pebbles,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乡巴佬,鹅卵石,你以为你是谁?)”
  英文的特长使得我肆无忌惮地将恶毒的嘲讽变成一根根长刺,将他刺得遍体鳞伤。他的英文不好,窘迫地站在那里,在全班哄笑声中,我看见他那洗得泛白的体恤衫,哗啦啦如一片风中的枯叶。
  毕竟我是老师的“宠儿”,班主任也不好怎么批评我,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不要影响了你的功课才是最重要的,你是班长,这次恶劣的影响我想你自己知道该怎么消除……”
  我真后悔当初选他:林强有些顽劣,但一点就通;大生脾气坏,但篮球打得好。是啊,我毕竟是班长,想来想去,反正那个复读机旧了想换新的,干脆就送给他吧。
  他受宠若惊地接过,口中忙不迭地说道:“我一定把功课搞上去,谢谢……”看着他感激的表情,我笑靥如花地搪塞着,却在心中说道:“再见!”我终于不再辅导他功课,曾经那些恨铁不成钢的种种念头,亦渐渐远去。他仿佛也觉察到了,瑟缩在教室阴暗的角落,悄无声息。
  只是偶然在操场上见他匆匆走过,有女生在后面大声说“Bumpkin”,他仿佛被什么绊住了,踉跄了一下。
  鹅卵石没有错
  冬去春来,校本部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英语演讲比赛。班主任兴奋地对我说:“董雨,英语是你强项,冠军你一定要给我保住了!”
  可我的春季哮喘发作了,我根本无法打起精神,在班主任期待而又严厉的目光下,我默默点了点头。但没有料到的是,就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受凉发烧了。第二天,当主持人念着我名字等我出场的时候,浑身绵软无力的我再也站不起来。换谁上场呢?就在主持人准备宣布缺席的时候,只见他在一片惊呼声中大步走了出来,班主任有些抓狂,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接下来,我们都惊呆了,就像他演讲的题目《I’m not pebbles(我不是鹅卵石)》一样令人意外。听得出,比起其他精英,他的发音以及流利程度差得很远,但是,文章的内容却像是一种呐喊,一种自强不息的诠释。
  他的英文怎么突然会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是复读机的功劳?还是他超强记忆的天赋?
  他说:“鹅卵石也有心,当阳光照在身上的时候,他感知温暖,心怀感激。可鹅卵石没有错,鹅卵石也想成为大厦的基石,也一样有渴望友谊的手臂……”原来,我的鄙夷和嘲弄,他都懂,只是他默默藏在心里,既不反击也不愤怒,好让我在暖暖的岁月里迤逦而过。
  听着听着我就落泪了,既感动又羞愧。
  感动的,是他没有忘记那些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帮助,他将它们铭刻在心。
  惭愧的,却是我那刻薄的嘲讽、鄙视的目光、无端的冷漠,是怎样横亘在善良和隐忍当中,度过那段早已裸露的时光。
其他文献
从哈尔滨一直向北,向北,穿越茫茫的雪原,终于接近了中俄边境。  列车的车窗上,已经结满了厚厚的冰,但强烈的雪光反射,景物仍然能够透过玻璃和玻璃上的冰层,清晰地传递过来。  能看到民居了,很矮,大都是平房,而且已被厚厚的雪覆盖住了,这让人想起生活在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  在一个不知名小镇下了车,列车仍然向北而去。一支由杭州驴友组成的旅游团队,孤独地留在了这里。  漫山遍野都是雪,天气奇冷,呵气成冰
在我的中学时代发生了一起轰动全校的事。从那天开始,女生们走起路来更加羞涩,男生们有事没事就捋下头发,拉整齐衣服,时不时照照镜子,凝视自己的鼻子眉毛嘴巴,潇洒转个身。还有的男生比较夸张,随身带一瓶摩丝,定出一个拉风的发型。对了,那个时候还不流行啫喱水。要是连摩丝都没有,干脆用水抓两把。  这一切都是因为大雄。大雄是我们班的男生,数学很好,长相憨厚,而且脸上还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痣。这个痣如果低到嘴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