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患者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TIA患者,对住院期间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08例TIA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 d,24例(7.79%)住院期间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其中复发性TIA 18例,脑梗死5例,复发性TIA伴脑梗死1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原发性高血压、轻偏瘫对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TIA患者住院期间再发脑梗死和(或)复发性TIA与轻偏瘫和高血压相关。
其他文献
1999年的新年刚过去一周,就读于汕头市东方幼儿园的女童李嘉琳在园内被人摔成重伤,几天后,这个还差一个月就满3岁的孩子离开了人世。无独有偶,在此之前20多天,在汕头市的正英幼儿园,4岁的男
本文提出了轻微静电损伤和严重静电损伤的概念,简述了静电放电模型,指出了提高器件抗静电放电能力的对策。
发热、咳嗽伴肺部阴影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情况,表面上病因指向肺部感染,但其实,可以引起上述表现的病因有很多,医生需要一步一步寻求确诊依据,并仔细鉴别诊断,明确病因,才能
<正> 用GaAs/Al_(0.32)Ga_(0.68)As,In_(0.15)Ga_(0.85)As/Al_(0.15)Ga_(0.85)As和Ga_(0.47)In_(0.53)As/Al_(0.48)In_(0.52)As三种不同材料系统制作了栅长几乎都为0.35μm的
【正】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
针对减法聚类算法对视频运动目标进行定位时无法获取目标尺度及方向参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获取待定位目标尺度及方向参数的视频运动目标定位算法。该算法在减法聚类算法预定位目标位置及获得目标个数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对目标前景样本进行归类,最后通过对目标前景样本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分析获得目标的尺度及方向参数,从而实现对视频运动目标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原减法聚类定位
应用变结构控制策略时,由于系统存在时间滞后、空间滞后、死区等不利条件,会导致系统运行到相平面中滑动面时出现不期望的抖振现象。本文分析了抖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产生原因
一这是一场无法回避的灾难。1998年6月21日午夜,在酷暑的烦闷中一连煎熬了几天的古城安阳终于等来了一丝清新的凉风。然而,当人们刚刚在清凉的惬意中进入酣甜的睡梦之时,谁也没有想到,在
本文从引擎控制、变速控制、车体系统、显示、音响设备、信息系统和传感器等方面,介绍了汽车电子学发展概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引起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90例CSVD所致V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服用多奈哌齐,治疗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