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吵中长大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过:十三岁,是个危险的年龄。我听后,不以为然。
  “马上要考试了,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我给你买的练习册,都做完了吗?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一学学到十一点,再看看你自己,一玩玩到十点半!你还想不想考个……”
  “你说够了没有!我又不是没有学!我学累了玩一会儿,不行吗?”
  “砰!”
  坐在房间里,我欲哭无泪。老师留的作业我都认真完成了,她留的那点儿破事,我也都搞定了,玩一会儿又能怎样?十三岁生日的时候,她就说过。我自竟己的时间由我自己安排,现在怎么还在管啊!我马上就十四岁了,她怎么还像对待小屁孩一样唠叨我、训斥我?唉……
  “又在玩电脑!马上要考试了,你还想不想考好!整天就知道聊QQ,你就不能多做点题啊!运动会的时候,已经让你玩了三天了,还不知足!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砰!”
  实在懒得跟她吵,走在大街上,我想。已经入秋了。树黄了,草也黄了,一片落叶打着旋儿飞落下来。“天使坠落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吧。”看着落叶,我喃喃自语。
  拖着疲惫的身躯,我回到了家中。她坐在桌边,桌子上放着已经冰凉的饭菜,一口未动。“干什么去了?”她质问我,可语气里分明有一丝焦急。
  “要你管啊!”我冲进房间。
  “砰!”
  我躺在床上,无聊地翻着小说。“天冷了,该加件衣服了。”我说着。走向衣柜。打开衣柜,一个盒子跌落在我的脚边。我捡起来,发现上面有两个清秀的字:珍品。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沓奖状,是我在小学时得的。这些我早已遗忘的历史,居然被母亲珍藏起来!一种莫名的冲动,让我把床上的小说撕得粉碎,心中无比懊悔……
  那天,我十四岁。
  
  点评
  
  “砰——砰——砰——”这三下响亮的摔门声打响了反父母的第一枪,第一次向世界宣告你起义了,你要独立了。也许这就是十三岁典型的标志吧?你长大了,长到气力可以和父母抗衡了;你长大了,长到思想可以和父母较量了。所以有人说“十三岁,是个危险的年龄”。好在十三岁總算是熬过去了,好在孩子能读懂那一沓奖状所蕴含的意义了。
  (指导教师 张风辉)
其他文献
所谓冷、热,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  风在感觉温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是加快空气蒸发,从而影响人体排汗的散热效率。这两点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
期刊
古典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记录着前人的精神遗产。要想走进古代文化,研究古代文化,第一步就是要能够阅读文言文。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同学们必须要学习基本的文言常识,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理解浅易的文言文。  而作为义务阶段的最后一场语文考试——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肯定少不了。综观今年各地中考试卷上的文言文阅读题,可以看出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继续围绕着课标要求作文章,
期刊
     
期刊
  
期刊
所谓新闻热词,就是指重大热点新闻中的关键词,这类词由于简洁、概括、鲜活,往往成为新闻事件的代名词,传播广,影响大,常常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譬如“绕月工程”、“藏独”、“汶川地震”、“奥运火炬”等。近几年。新闻热词(或热点新闻)进入中考语文试卷已渐成一种趋势,既增加了试卷的时代性,更让相关知识、能力的考查获得了全新的文本载体。  分析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新闻热词(或热点新闻)进入试题,涉及
期刊
  
期刊
星期六又到了,又要休息两天,一面高兴一面叹息: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可教师这教学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了。  布置好相应的语文作业,我犹豫再三。丢了一句:有能力的同学,把刚预习的《曹刿论战》原文背背。我内心却嘀咕:学生一直反映作业过多,该做的作业往往都收不齐,何况是这额外的“添头”。罢了,丢那句话,全当给自己嘴上过年给自己心理上安慰吧。  星期一语文早自习,学生匆匆来到教室,放下书包,交作业,打
期刊
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我不晓得有没有天使在云中奏乐不晓得有没有花仙在四周跳舞。她的长眼睫,就像匝天箍地的黑蝴蝶,一下子就扇开了我的心扉,闯进了我记忆的闸门,从此,再没有飞离我的脑海。  她是我大学时的校友。但整个大学阶段,我都不认识她。我只是偶尔会在路上遇见她。她总是微笑着,玉一样玲珑雅致,又玉一样温婉圣洁……  大学毕业,网到故乡教书,不见了她那双灵气四射的眼睛,我经常会在梦中找寻她。在我的潜意识
期刊
半命题作文具有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近几年来,一直是中考作文命题者的“宠儿”。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因此,写好此类作文的第一步在于补充完整一个恰当的题目,由于考生对题目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所以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相当大。笔者认为,这种对补题的自主发挥、自由驰骋决不等于“随意而为”。下面列举一些考生在拟题上“随意”的例
期刊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唐朝诗人王维与储光羲是好朋友,二人经常诗酒唱和。这首《待储光羲不至》紧扣标题中的“待”字,描写诗人等待客人来访时的种种情景和感受。  首联“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运用动作描写,写诗人急于见到友人的心情。诗人在清晨早早就打开层层的屋门,等待储光羲的来到:诗人坐立不安在盼着友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