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信息技术课堂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把学生对游戏、上网的兴趣,转移到信息技术课上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打造和谐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作者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介绍了心得体会。
  关键词:激发;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0-0036-02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据调查,学生之所以对信息技术课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不好玩”、“不生动”,所以教师应该从自身入手,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直观性、操作性、互动性,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教师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做好知识的积累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的学科,教师要勤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适当地把新知识、新技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求知欲,并引导学生,要学新知识,首先把基础知识学好,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求知欲转移到当前的信息技术课上来。
  2.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①导入新课:笔者认为,这一环节相当重要,新课导入做好了,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去创设情境,这正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的一大优势,也可利用社会热点来导入,或导入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知识。当然,导入的方法较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原则是一样的,既好的导入既要切题,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②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教师要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把总的教学任务细化成小任务,做好各教学小任务间的衔接,做到先易后难,勿贪多求难。
  ③巩固练习:一定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练,要注意难易结合,照顾到“两极”的学生。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或作品时,可以上传到服务器上保存。如果是作品,要进行优秀作品展示;如果是练习,教师要在最后把练习情况进行点拨,指出练习中的问题。
  3.采用启发式、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多数教师喜欢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单一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而且所学知识记忆亦不深刻。我们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比如,在讲Word2000中图片的环绕方式时,教师可先不讲怎样操作,而是给学生展示几种图片与文字的结合效果图,并发给他们素材,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怎样操作,即使出错也不怕,学生通过努力自己找到的办法,记忆会更深刻,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注意培养“两极”学生的积极性
  相对其它学科而言,信息技术课的“两极分化”是“先天性”的,由于学校、家庭、生活环境的差异,造成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起点不一,参差不齐,并且这几年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有的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已相当熟练,甚至个别学生已会编程,而有的学生还从未碰过鼠标,连开机都不会,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知识点、设计任务时,注意分层教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既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还有知识可学,又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可以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1.发挥“特长生”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础好的学生对于教材上的内容接受较快,甚至早已掌握,如按照正常的进度,他们会感到操作都会,学不着东西,在那无所事事,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设计任务时要在面向基础之上,注意加深、拓宽知识,出一些有难度的任务让他们完成,另外在上机练习时,让他们当“小老师”去辅导其它基础差的学生,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辅导压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这时候他们的积极性是最高的。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老师布置一些小的课题,让他们去研究,并定期地汇报,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2.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培养其兴趣
  对于一些毫无信息技术基础可言的学生,我们更不能放弃,要花大量的注意力在他们身上,去慢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会有更大的困难,几节课学不好,就会造成上课时听不懂,操作时不知怎么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甚至厌倦信息课。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注重基础,设计教学任务时分几个层次,给最基础的任务让他们完成,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并且在辅导时在他们身上要多花时间,也可让他们和基础好的学生坐在一起,可帮助老师辅导,对他们的要求是掌握基础操作,每节课都有所收获即可,慢慢的,他们就会感到信息技术是容易学的,上课的积极性也就高了。
  三、与实际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
  学习了某种知识而不能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加以应用,人们对这种知识便很难产生兴趣,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学会了知识后,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练习,充分发挥想象,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学生用他们学到的知识,为自己或别人解决了问题,他们将感到无比自豪,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Word时,可以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回家帮助父母去进行文档编辑工作;在讲完Excel后,可以让他们帮助老师完成成绩的分析工作;在学完如何申请电子邮箱,如何使用电子邮箱后,让他们在重大节日时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发电子邮件,致以节日问候;学完因特网信息搜索后,可以引导学生将搜索技巧应用到解决其他学科的知识应用和信息获取上,较好地强化了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方式”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不是一种纯技术的东西,而是一种能应用于其他各个领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实用技术,久而久之,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实际需要,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使学生利用掌握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四、掌握激励学生的小技巧
  如果老师能掌握一些激励学生的技巧,将会对你的课堂教学大有裨益。首先,老师尽量多当众表扬学生;其次,要不吝溢美之词,比如对一些操作很熟练的学生,可以说,“太棒了,就是让老师做,也不如你做的好!”再次,可适当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玩玩游戏,上会儿网,老师在课前给学生约定好,如果这堂课都掌握得很好,可在任务完成后上网。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劲头。
  五、建立创新的学习评价机制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软件和网络基础知识为主。目前的评价机制多重视课本知识的接受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压抑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有的学生课本知识接受能力一般,如果迁移能力强,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制作出很有创意的电子作品,应该是更优秀的学生。但往往他们的考试成绩一般,这样就严重地挫伤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不仅是掌握知识,还要有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的考核内容要给学生适当的自由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把学习当成负担,从而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和浓厚的兴趣,那么信息技术课会变成学生的乐园。
  (编辑:郭桂真)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57岁。间断无规律下腹痛伴尿不适半年,发现宫腔肿物3天。彩超检查示子宫内膜增厚并回声不均,左侧附件区囊肿。行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内有一2 cm×2 cm大小肿物,蒂位于
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作为超现实类型的叙事素材,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创作中始终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但这种情况在21世纪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全球范围内幻想类流行文艺创作的
[目的]构建VEGF基因表达载体,并转染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和检测VEGF基因的转染效果及其在MSCs中的表达,同时研究静脉移植转染VEGF基因的MSCs
在孕育你的过程中,我已经深深爱上你这个小不点了。尽管你折腾得我不得安宁,频频地呕吐让我不得不一顿饭吃数次。你要知道妈妈既然爱你,那么就一定要坚强。翻江倒海般作吐,但
期刊
中国自信离不开文化自信,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转化,是当代中国工艺设计的重点.以景泰蓝艺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工艺设计,包含文明交流交汇的生成性、中国文化基质与原型
我所选育成功的红麻新品种KB2最近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中红麻10号。 KB2, the new kenaf that I successfully selected, has recently been approv
德国公立学校的宗教教育是宗教与教育相融合的特殊案例,反映出宗教和教育之间某些相通的本质特性.在德国,宗教教育被认为对于建构基本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在宗教课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主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没有经过课外阅读的检验,还很难成为内在的素质,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没有课外阅读的延伸,课堂阅读
目的评价国产三氧化二砷药物涂层支架(商品名:AVI)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单一植入AVI支架的冠心病患者40例,完成1年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