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气胸诊治中的意义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ubaozi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气胸诊治中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中收治的64例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利用超声引导技术进行气胸诊治,并与胸部X片、螺旋CT检查结果为对照,分析诊断结果。结果:超声诊断创伤气胸显示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95.83%,X线机分别为75%、80%,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气胸诊治中应用超声引导技术能够提升诊断准确性,保证患者能够更快接受正确治疗,有良好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引导技术;急诊;抢救室;创伤;气胸;诊治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102-01
  送入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创伤患者一般病情都非常严重,且基本都有气胸表现,但部分患者气胸因为无法得到及时诊断,不能及时接受治疗,预后受到严重影响[1]。以往临床诊断创伤引起的气胸一般应用的方法是床旁X线机检查,不过受到体位的限制以及其他各类因素的影响,X线机检出气胸的敏感度不高,多容易有漏诊以及误诊表現[2]。另外CT检查在创伤引起的气胸诊断中也有应用,这一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不过因为需要将患者转移到CT室中,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且在搬运转移患者的期间可能有各类风险出现,所以对于急诊严重病情患者适用度不够[3]。当前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超声逐渐广泛的应用到急诊诊断中来,超声诊断不需要移动患者,能够直接在床旁实施,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得出结果迅速,能够重复进行,花费低,应用优势非常突出。本研究具体分析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气胸诊治中的价值,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中收治的64例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37例男以及27例女,年龄平均(42.28±13.36)岁,年龄在21-69岁之间,全部患者创伤出现后均于4小时内到医院接受治疗,且均有胸腔出血表现。
  1.2方法
  急诊创伤患者被收治入院后,急诊医生先实施初步的诊断,让患者保持平躺,于床边通过超声引导技术检查胸部以及腹部,先检查双侧前胸部,再检查侧胸部,如果检查显示肺滑行及慧尾征都不存在,则表明存在气胸。结束超声检查后,进一步利用X线机对前胸部、后胸部实施检查,对于X线机检查结束后病情处于不稳定状况,同时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气胸的患者,必须迅速实施诊断性胸腔穿刺,并实施置管引流,一直到患者病情恢复稳定。如果患者接受X线机检查病情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将患者转入CT室实施螺旋CT胸部检查。患者接受超声、X线机以及CT检查的时间应该保持1小时之内的间隔,最终以CT检查结果为标准进行其他两种方法的结果判断。
  1.3观察指标
  以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和X线机的检出阳性、阴性结果,并进一步对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进行计算。敏感度=真阳性/ (真阳性+假阴性) ;特异度=真阴性/ (真阴性+假阳性) 。
  1.4统计方法
  用SPSS22.0分析研究获取的全部结果,[n(%)]表示诊断结果,行X 2检验,P<0.05为对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诊断64例创伤患者气胸发生情况,15例检出阳性,49例检出阴性,以CT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阳性有16例,阴性有48例;X线机检出阳性有4例,阴性有60例。超声应用的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95.83%;X线机诊断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80%,显示超声诊断结果明显高于X线机,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创伤患者都会并发气胸,如果气胸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会有明显不稳定性,特别在接受急诊抢救期间,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会直接影响抢救的顺利进行[4]。另外严重创伤需要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一般需要实施机械通气治疗,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正压通气,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气胸,则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5]。气胸在确诊后实施一般的胸腔置管就能够解除,所以早期做好准确的诊断是保证预后的重要方法。
  CT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金标准,不过其不能直接在创伤实施,而严重创伤患者无法随意转移到CT室接受检查,所以应用也受到了限制。X线机胸片检查可以用于气胸的诊断,不过因为严重创伤患者受到病情影响,更多无法随意改变体位,而在平躺时利用X线机进行前胸部、后胸部平片检查无法发现特异性的表现,对于部分气胸发生位置较为隐匿以及气胸量较少的患者,通过X线机诊断的漏诊风险很高。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下超声波能够经骨骼外的胸壁组织,于胸膜处一旦察觉有气体,则肺脏会出现反射,形成高回声状白线条,也就是胸膜线。从胸膜线垂直出现的激光束样的窄条高回声条为彗尾征,患者呼吸时,胸膜线上可以发现脏层胸膜相较壁层胸膜有移动,即肺滑行征。如果检查没有显示这两种特征,表明壁层、脏层胸膜有气体,所以可以确诊为气胸。本研究通过超声进行诊断,对比CT结果显示准确度81.25%,特异度为95.83%,明显高于X线机诊断结果75%、80%,P<0.05。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技术用于诊治急诊抢救室创伤气胸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使急诊正确诊断,保证治疗及时性,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叶树位,蒋国平.胸部车祸伤的致伤特点以及超声应用在救治中的临床意义[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10): 4560-4566.
  [2]孙新党,孙花荣.超声检测在腹部创伤性肝脏破裂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01):67-69.
  [3]王志华,顾东明,盛乐智.急诊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及休克预测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12):89-92.
  [4]黄志培.创伤性闭合性脾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2):58-60.
  [5]梁宇,吕燕,闫景彬.增强CT及超声造影应用于创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05):960- 96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术中应用术优康灌洗减少急诊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13年8月-2016年6月腹部急诊腹腔手术患者100例,根据术中使用术优康和使用透明质酸钠分为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患者的化验指标、免疫学指标、临床治疗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病人术后48h和病人术后120h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清CRP水平对比,治疗组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7天后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内收诊的114例宫外孕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另外一组设为研究组,各组占57例,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观察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另观察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加减益母生化汤联合失笑散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价值。方法:本课题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8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随机纳入参照组(44例)和联合组(44例)。参照组采用缩宫素救治,联合组加减益母生化汤联合失笑散救治,对比患者总有效率、中医症候评分。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6.36%,联合组为97.73%,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联合组中医症候评分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的采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中心进行血液检验的30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标标本采集部位,标本量,标本采集时间以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在300例标本中一共出现了28例(9.3%)误差,其中由采集部位和体位因素造成的有2例(7.14%)由血液样本的采集量造成的有10例(35.71%);由送检时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瘀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及不孕疗效。方法: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均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化瘀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代谢指标、妊娠率及排卵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FSH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LH、PRL、T、E2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LH、P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功能红曲醋的降脂功能以及制造方法。方法:大米→清洗→粉碎→浸水→蒸饭→加入红曲以及功能红曲米发酵→液化→糖化→醋酸菌发酵→过滤→灭菌。对三组小白鼠给予红曲醋以及功能红曲醋,实验60d,测定各组的TC、TG,以及HDL-C指标。结果:与第一组相比较,普通红曲醋组的三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功能红曲醋组的测定各组的TC、TG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71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这71例患者分成联合组(36例)和单一组(35例)两组,前者的治疗药物为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后者治疗的药物为曲美他嗪,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14例,
期刊
【关键词】新生儿;下肢静脉血栓;救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064-01  报告2例新生儿股静脉留置针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例是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一例是导管),抗凝治疗1周的救治体会如下。  1 病例资料  1.1病例介绍  病例1 患儿,女,17天,因“呻吟、气促伴口周青紫3小时”为主诉入院。患儿系G3P2,胎龄
期刊
【摘 要】目的:研制一种脑卒中新型足下垂矫正装置,早期防治脑卒中患者足下垂。方法:采用仿生材质制作防治一种脑卒中足下垂的矫正装置,最大限度模拟维持足部的功能位,使得患者站位和行走练习时更加方便、独立。结果:应用于88例脑卒中患者,舒适度的评价达100%;5例患者因术后转科未进行跟踪评价,其余77例矫正矫正使用依从性达100%。结论: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但可以帮助患者足部保持功能位、有效地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治疗采取普外科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于本院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2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本文研究,观察组显效39例(75%),有效13例(25%),总有效率52例(10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