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眼睛读出美丽新世界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段语言,每一篇课文里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与感情。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的过程。如何去发现美?对于当前阅读教学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孩子们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用眼睛去发现课文的美,当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中的意境,美丽的眼睛定会读出美丽新世界。下面笔者通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家》一文,来说说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启蒙方法。
  
  一、用眼睛发现课文中的形象美
  
  自然现象,动植物和人都有其美好的形象。阅读课就要结合课文内容,让孩子去感受这些生灵的形象美,进而感知一切事物的形象美,使孩子的爱美之心逐渐转化为懂美之心。
  《家》是一首美丽的小诗,非常易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读好,但要读懂,理解感悟却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前,笔者先让学生谈谈看到了“家”一字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谈论着自己的家,有个学生甚至说:“我看到了‘家’这个字,我就感到很温暖。”看,说得多好。当学生真正理解了“家”的含义,对下面课文的领会就更容易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仅仅凭这一双眼睛,看这一个字,孩子们就能透过它看到很多,学生也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了。
  在教学“蓝天是白云的家”一句时,笔者首先通过幻灯打出了一幅蓝天白云图。
  师:请小朋友看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蓝天和白云。
  师:请小朋友们盯着这幅图看几秒种……你有什么发现吗?
  这时,有几个孩子就争先恐后地举手了。
  生:老师,我看见了,我看见白云在蓝天上飘动了。
  生:不对不对,白云是在蓝天上散步呢!
  师:是啊,你们看,白云在蓝天上很悠闲的散步,说不定它还在哼着小曲呢!(孩子们都笑了)
  师:你知道为什么白云在蓝天上能这么悠闲吗?
  生:因为蓝天是白云的家啊!
  师:是啊,我们只有在自己的家里才感到最悠闲,因为家是最舒服的、最温暖的,对吧?(孩子们都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以后,再让学生去读出白云在家中悠闲的心情,他们就很容易领会,也就很容易读出味道来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美好的形象做适当的剖析,使学生读着文章,看着插图,能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这些美好的形象进入孩子们的内心,激起他们幼小心灵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样学生读起书来,就很容易读出情感。
  
  二、用眼睛体会课文中的情感美
  
  在语文课文中,既有生动的童话、感人的故事,又有优美的诗歌、谜语,这些作品歌颂人类社会中的优美事物和崇高品德,揭露批判人世间落后丑恶的东西,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在阅读课上,教师要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寓情于教,启发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到各种美好的情感,使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自然落入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家》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的美感,陶冶他们的心灵,使孩子逐渐认识到作品中蕴藏的情感。
  比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一句,把孩子们比喻成了祖国的花朵,笔者通过幻灯展示了一幅孩子和花朵一起欢笑跳舞的情景,通过这幅图孩子们看到了一幅美丽幸福的场面。笔者问孩子们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感觉好开心,有的说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起跳舞,也有的说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和花儿一起在跳舞了……
  孩子们经过一番畅所欲言后,笔者适时地提出让我们一起来跳舞,伴着音乐唱起这首《我们的祖国是花朵》吧,孩子们兴奋极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笔者通过这样的特殊方式,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的意味,文章最难理解的部分孩子们领会得就很深刻了。当笔者请他们起来朗读这句的时候,孩子们读得美极了,他们深深陶醉在美丽的祖国这个大家园中了。
  无论哪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只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真正用眼睛看到了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学生想不读好这篇课文也难了。
  
  三、用眼睛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一篇课文的灵魂,一篇再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如果缺乏了感染人的语言,那么这篇文章也不是好文章,语言对文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阅读课上,老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剖析课文的语言美。
  《家》是一首诗歌,行与行之间,句与句之间,都很有韵律:
  蓝天是白云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
  泥土是种子的家。
  …………
  以这样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很容易读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还有自己在家中生活那种幸福开心的心情。
  在课文的最后,笔者给了孩子们自己发挥想象的空间,问孩子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吗?(孩子们争相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知道草原是牛羊的家。
  生:大海是鲸鱼的家。
  生:我知道了,大海也是鲨鱼的家啊。
  生:老师我想到了,宇宙是地球的家。
  …………
  孩子们讨论得兴高采烈,接着笔者又通过幻灯出示了一组美丽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是()的家,学生的思路都被打开了,说的都很起劲。这些都证明了孩子们真正学会了欣赏课文的语言,学会了迁移运用,阅读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一节阅读课就这样结束了,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我们不难看出,“读”在语文教学中功能强大,它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入境悟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努力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去体会、去想象,美丽的眼睛一定会读出美丽的新世界!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222000)
其他文献
一、搭配不当    1.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1)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重庆卷4C)   分析:“观赏高原风光”与“景点”搭配不当,可以把“景点”改为“旅游项目”。   2.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2)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全国II卷3A)  (3
期刊
江淹《早赋》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人生活在社会中,为了生存,为了发展,诸如求取功名,追逐利润,游历探访等,常有不得不行的理由;或官场失利贬往蛮荒,惧罪畏诛窜向江湖,亦常有不得不走的苦衷。既然选择远行,与亲爱者的离别就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因此,也就有了抒不完的离愁、擦不尽的别泪,也就有了愈翻愈新的绝妙好词和青出于蓝的旷世佳作。而柳永的《雨霖铃》,无疑便是文学史上离愁联唱中最凄婉的一首,别恨
期刊
吴祖湘先生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中指出:“任何神话都产生于现实,由于现实问题的触发而幻想出来的。……吴承恩在他的志怪小说《禹鼎志》序中说:‘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正是因为《西游记》这样立足于现实,才引起当时的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无独有偶,2004年2月21日《人民日报·随想》一文也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其对现实腐朽和邪恶的揭露和
期刊
教室楼道    紧紧抓住今天,不要奢望明天。  安逸的暖流,能腐蚀意志的长堤;勤奋的飞瀑,能冲开智慧的闸门。  喧闹是思考的刽子手,安静是灵感的催化剂。  轻轻地我来了,敲开文明之门;静静地我走了,带着文明新风。    阅览室图书馆    知识的沃土,文明的殿堂,生命从这里延伸。  求知而来,载知而去。  阅八方趣事,览天下美文。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实验室音乐室微机室  想,要海
期刊
毛泽东提倡文章写好后要“认真地加以删改”。他这种认真删改的范畴一直改到一般人不太当回事儿,也不太注意的“小不点儿”——标点符号。这正如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他写文章“连标点符号也不放松”。   1938年5月12日,毛泽东为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而给当时的中央军委编译处处长郭化若的信中说:“第一节最后修改毕,可即付印,校对须注意,你至少校一次。二、三、四节抄好后送我再看。”在信的落款后面,毛泽
期刊
多年来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一个重心=三个支撑点+一个辅助点”的教学模式,求新,求实,求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质。    一个“重心”:摸清学生“底细”,明确培养目标    语文教学要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语文老师,对整体学生或每一个学生在各个学段、各个学期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基于此
期刊
“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千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虞姬歌舞悲垓下,汉将旌旗逼楚城,兴尽计穷征战罢,松荫花影满棋枰”。读者一看便知,这是一首咏象棋的诗。楚河汉界,两军对阵,势均力敌,运兵决战,尽在诗中,妙趣横生。  象棋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之一。下象棋是民间广为流行的文娱活动,也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和科学内容的“智力”体育。它能颐养性情,陶冶情操,磨炼意志,锻炼思维,祛病延年,促进健
期刊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然而,由于受活动时空这个“瓶颈”的制约,大部分学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往往是不能经常性地开展的,即使开展也常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怎样打破这个僵局呢?在实施新课标语文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发现将学校
期刊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互相比较才获得正确认识的。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体现了这种意义。语文新课标把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特别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祖咏的应试之作。当时主考官出的诗题就是“终南望余雪”。前来应试的知名诗人祖咏拿到题目之后,仔细揣摩了诗题的画面和意境:一场雪后,天霁云开,长安城里和城外的平野,雪已融化,只有长安对面的终南山尚有积雪。祖咏推敲再三,便秉笔疾书了这四句诗。写罢四句,觉得已经意尽,再写便是多余。但当时朝廷的试帖诗有规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