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提倡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广大的教育界同仁也更加关注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 创新方法 授课艺术 贴近生活
  
  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爱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但是从现实来看,学生学习掌握语文的兴趣并不浓厚。这主要是因为语文学科总是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归结起来主要在于语文教学的单调刻板、不注重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浅谈几点拙见:
  
  一、微笑课堂,营造和谐
  
  每一节课,我们都要问自己,“今天我微笑了吗”?教师只有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笑脸相迎的表情”走入课堂,才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和学习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取知识。于是,我提倡把“微笑”带入课堂。这里不是要求教师整节课都是嬉皮笑脸,无威信可言,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和力。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的信息。
  没有专制、压抑、隔膜和恐惧,有的是民主、尊重、信任和理解,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如沐春风,兴趣盎然,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创新思维,灵活多变
  
  学生最烦老师教得千篇一律,如语文课每次都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异,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知识的新天地。
  教学方式需要创新和灵活多变。讲述、朗诵、讨论、演讲等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达到美妙的境界。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课都有“新”的讲法。讲话剧时不妨表演一下;讲诗歌时开个朗诵会;课文范读时不妨放一段录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散文《赤壁赋》一课时,本应该让学生把课文背诵下来,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组织了一次朗诵比赛,这样使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下,学生们做了充足的准备,朗诵比赛时,已经有一大半的学生把课文背熟了。
  
  三、潜心阅读,人本互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认知过程,更是交流、提高的过程,只要潜心其中,终有收获。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对阅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层参与以及多维解读,让他们看到阅读世界迷宫般诱人的美好。任何文本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在进行方法的指导以后,就要放开手脚,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体。优质的阅读是给知识注入生命,给生命融入知识,即让生命和文本互动互融。只有阅读主体融入生活,与文本作者自由对话,这样的阅读活动才有构建意义。学生有了阅读的快感和成就感后,探究学习的兴趣才越浓厚。
  
  四、讲究艺术,激发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较高水准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这样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语文教育者重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的艺术性。一次,我讲“垂涎三尺”这个成语,忽然发现一位同学在吐唾沫,他是在想试试,能否把唾沫接成三尺。我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相机诱导,对同学说:“某同学听得最好,他在试验我讲的成语,同学们垂涎三尺真的是三尺吗?”然后把那个同学叫起来回答,那同学说,“不是,那是一种夸张。”我表扬他理解得对,这个同学因此就更专心地听讲了。
  
  五、走出课本,贴近生活
  
  不少学生厌学是因为感到学了没用,学的知识有时与现实相差太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讲课一定要走出课本,贴近生活。走出课本,学生易于理解;贴近生活,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掌握。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学习知识有智力背景的问题:凡是新知识与自己智力背景近的就容易掌握,凡是离自己智力背景远的就不易掌握。因此,我们要尽量把新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挂钩,便于学生们理解掌握,也使他们感觉到学有所用。在讲《十八岁出门远行》一课时,当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第一次出门时的情景,并在课堂上讲述出来。同学们都踊跃发言,而且还能够联系实际讲出自己在与人交际过程中的一些策略与技巧。
  抽象的道理因为走出课本,贴近了生活,所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还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讲:“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领域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就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4.钟为永.语文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其他文献
二苯酮的制备是有机化学综合性专业实验的重要内容,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和交流,发现了该实验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
国家教育部门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日趋增高,尽管大部分学校已经加强了写字教学,但很多学生尚未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尚未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由于家长、教师乃至社会的重视
作业是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身体验知识技能的过程,每一次作业都应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怎样让学生对作业更感兴趣呢?    一、激发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教学《桂花雨》一文时,我设计了三个作业:要求观察桂花并亲自摇一摇;把摇桂花的见闻感受写下来;与课文对照,有哪些新发现?学生按要求完成得较好。因为学生对摇桂花很感兴趣。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我就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创新了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在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方面,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强调国家、民族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统一,提出中国梦是每个人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也逐渐增多,导致城市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政府想要做好城市公共管理,则需积极将城市管理推向城市治理,并将以人为本作为城市治理的出发点,
由于工业油酸的组成多样性,如何辨别选择优质的油酸成为能否生产出优质斯盘80的关键,本文从油酸的示性指标出发,着重讨论了乳化炸药用斯盘80生产厂家如何选择质量较好的油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38例在丽水市中医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肠道
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不仅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也是符合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规律的.作为语文教师, 需要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优化教学引导、 升级互
笔者有幸参加了在连云港举办的第三届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育研讨会.聆听了几位专家型的特级教师的语文课和专业讲座。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教授所谈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