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档案工作探讨

来源 :上海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ale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是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和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其搬迁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是北梁搬迁、改造及补偿、建设的原始凭证,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档案资源。棚改档案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做好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档案工作,包头市档案局多次深入实地,主动跟进,全力参与、融入,全面、真实记录棚改进程,并对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有益的探索、尝试。现就 The relo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shantytowns in Beiliang is a major livelihood project of great concern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nd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e archives formed during the relo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re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s of relocation, reconstruction, compens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Beiliang, and are valuable non-renewable materials File resour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o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in Beiliang shanty town, the archives bureau of Baotou City has repeatedly and in-depthly taken the initiative to follow up and fully participate in and integrate into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truthfully record the progress of shed altera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file system covering the masses of people conducted in-depth thinking and useful exploration, try. Now
其他文献
本文以辽宁省博物馆藏永乐铜铳和马上佛朗机子铳的复制为例,结合作者的修复实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应用高强度模具树脂复制明代铜铳的技术工艺,结果显示其复制效果达到了陈列
6月28日上午,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局馆、广东省直属机关工委、广东省档案局馆等联合举办的“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档案展览在广东省档案
7月3日,普陀区委副书记程向民赴区档案局馆调研档案工作。程向民在档案库房仔细察看了苏州河近代工业商标等档案,详细询问了档案库房的保管条件。在听取了区档案局馆关于人员
青浦区档案局以“互联网+”为契机,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在档案资源数字化、借助新媒体开展档案利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一是档案数字平台建设优化完善。
染病中国对虾于1995年7月取自青岛崂山对虾养殖场。为探索对虾杆状病毒分离纯化技术,采用组织超薄切片技术对染病对虾进行电镜观察;被病毒感染的对虾经组织匀浆、差速离心和密
稻田养蟹是将传统的水稻种植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项新型生态立体农业。是深化农业改革、实现粮经并举,稳粮增效,致富农民奔小康的一项新技术。稻田养蟹是根据水稻的生态特
朱自清的《威尼斯》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一直被划入记叙文单元。理由大致如次:首先,该文选自《欧游杂记》,应称游记散文。其次,语言很有特色:描写形象生动,比喻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历来被人们所重视。这里要指出的是在利用图形解题的时候,要注意到图形的变化趋势——极限情形,如果利用得好,对教学有利,对解题有利,否
新年伊始,总结回顾和部署规划是当前重要工作。回首2012年,政府大选、权力交替成为了主旋律。据统计,全世界有近20个国家完成了国家主要领导的大选和换届,其中包括美、俄、法
计算连乘积(5~(1/2)+6~(1/2)+7~(1/2))(5~(1/2)+6~(1/2)+7~(1/2)).(5~(1/2)-6~(1/2)+7~(1/2))(-5~(1/2)+6~(1/2)+7~(1/2)). 此题是1986年美国第四届数学邀请赛题。反复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