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局部破坏引起的动力响应是影响建筑物发生连续倒塌的重要因素。基于改变传力路径法建立了连续倒塌动力分析模型,对结构遭受局部破坏后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失效时间及
【机 构】
: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局部破坏引起的动力响应是影响建筑物发生连续倒塌的重要因素。基于改变传力路径法建立了连续倒塌动力分析模型,对结构遭受局部破坏后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失效时间及材料特性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竖向固有振型是连续倒塌中动力响应的主要参与振型;失效时间越短,结构最大竖向位移及惯性力越大;且失效时间小于竖向固有振型对应的自振周期时,动力响应受失效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较高的材料屈服强度可有效降低结构的竖向振动位移,但也会引发底层柱承受较大的竖向惯性力;强化模量的改变对结构动力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
其他文献
为了准确地提取心音信号的病理特征信息,在研究小波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心音信号分频带能量特征提取的算法。基于心音信号频谱分析,采用能量集中度高、局部特性好的db6小
"5.12"汶川地震造成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坏甚至倒塌。灾后调查发现,框架结构震害特点之一是柱端而非梁端出现塑性铰的"强梁弱柱"破坏形式,这与结构抗震设计概念中的"强
利用连续组织切片方法建立了包括鼓膜、听小骨、韧带等在内的中耳三维几何模型;将中耳听骨链内边界的内耳淋巴液等效为质量-刚度-阻尼模型,根据已经发表的内耳淋巴液的物理特性,确
薄壁箱型截面广泛应用于刚架桥、大跨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桥,此类桥梁动力分析中存在明显的弯扭耦合振动特点。基于剪力柔性梁格理论提出了能够充分考虑薄壁箱梁的自由扭转刚度、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主要来自于轮轨噪声,抑制钢轨的振动速度,对降低轮轨噪声有显著作用,目前的轮轨降噪技术对于轮轨噪声,尤其是500 Hz以下的中低频率成分还缺乏理想的制约手
国际上大多被动、主动和半主动控制都是基于结构的动力特性设计的。然而,对于建造于软弱地基上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比较强烈,致使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发生
基于地震模型下建立的土-不规则建筑-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M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
基于模态叠加法和模态应变能法,推导出在任意简谐激励下粘弹阻尼结构的损耗因子的计算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共固化复合材料粘弹阻尼结构在简谐激励下的损耗因子。分析结
研究一种新型输液管路弯头,对其固-液耦合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导流器不同结构参数对其导流特性的影响,并校准了输液管路弯头的强度与刚度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