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0ok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是教育者根据需要选取、创设的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师生活动其中的场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想,激发美感、情感,进入品味语言表现的音色美、情感美等审美活动中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全面发展,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一、故事引入情境
  一堂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是小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不仅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集中,而且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具体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目标去设计,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探求,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主动积极的情绪中有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在导入环节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有两位同学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和对方分享,简直是亲密无间。可是有一天......”当学生聚精会神听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随即将学生带入新课,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融入到新课的讲授中。可见,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刺激,成功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表演体会情境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大多都富有童趣,其中有很多都很适合创设表演情境,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创设适合的表演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并且通过亲身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会很自然地进入到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成了真正的主角。学生由传统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体验,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例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让学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进行角色扮演,并且将此人物的说话语气想象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凶恶的德国军官、紧张而无奈的妈妈、聪明机智却失败告终的哥哥、乖巧可爱的杰奎琳。小学生本来就很喜欢表演,于是为了将角色扮演好,就一定会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阅读,进而对人物心理和说话的语气及其神态等进行揣摩,这在无形中也会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三、“悦读”描绘情境
  一篇文章总有几句意思更深刻的句子,是理解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加深印象。可是一味让学生重复读,甚至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虽说班上几十号学生,可是音量小,没有激情没有表情没有感情,完全成了认字的“机器人”,最终导致阅读效果不理想,重难点掌握不好。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悦读”。“悦读”,激活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采用引读、表演读、拍手读、跺脚读、快读、慢读、辩读、转换角色读、配乐美读等多种趣读方法。
  四、生活展现情境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情境创设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利用情境的再现把学生带入生活,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情境,学生会很自然地转变角色,随着情境的逐渐展开,学生的情感由浅入深,表达由易到难,思维也会非常活跃,这样不仅形象生动,还增强了感受性,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和生活。例如,在教学《走进春天的小树林》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家附近的小树林去看看,和树交朋友,认识树的名字,并且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棵树画下来。一上课就让学生把自己画的树贴在黑板上,就组成了孩子们自己的树林。这样一个模拟的情境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他们会觉得很亲近,因为这片树林不只是文中的树林,还是他们自己的树林,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走近这片树林。于是,课堂情境就伴随着学生的活力逐步展开和升华。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学生学得其乐融融,还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
  五、创设问题情境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充分重视问题情境教学的科学引用,应给予充分、灵活引用,进行问题情境的恰当创设。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学习《穷人》一课,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桑娜把鄰居西蒙的孩子抱回去以后,她为什么会感到忐忑不安呢?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忐忑不安?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从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入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另外,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开放性。开放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或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成功的问题情境创设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眼睛里会闪烁智慧的光芒,学生会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不惜面红耳赤,这样的课堂是活力四射的。
  总而言之,教师给孩子的应该是奠基一生的素养,芬芳一生的记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实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力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情境之花芬芳绽放,把最美妙的种子播在童年的岁月里,育人如水,静待花开。
其他文献
摘要:展开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本文研究寓教于乐教学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从趣味教学的建设、图解信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合作学习活动四方面入手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趣味教学;图解信息;自主思考  引言: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同时也能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创造性思维,这不仅是科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希望能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优化创新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所谓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一种开拓新认知的思维活动,强调开拓性、突破性与主动性,以感知、记忆、联想等能力为基础,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蓬勃的发展着,并且新课标也相应而生。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为之后每项学科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在进步中也逐渐提升了对人才的需求水平,因此作为重要的教育场所,教师要担起重任,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方式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才的竞争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根基。只有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的社会才能得到进一步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是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通过对于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推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为之后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提出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高新技术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新课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各种信息技术产品中,几何画板作为其中的代表,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对几何画板作用的研究,将其与数学教学内容完美地结合到一起,通过对几何画板的应用,促进学生各方面数学能力的提升,并帮助学生形成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从而初中数学教学的改良。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思维中,认为估算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是在耍小聪明,拿不上大台面的方式。老师们认为正常计算的结果要比估算的结果更为准确,可是有些时候答案差别较大时,通过估算的方式可以简单、快捷的就得出结果,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本文具体论述小学数学估算的重要意义和成熟的估算理论依据,进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算数效率与准确率,重新树立起估算的威信。  关键词:估算的好处 重要意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课程都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英语学科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要求,也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阐释,继而对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应进行教学策略做了具体分析,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谨以此文,希望能给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带来参考和帮助。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引言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辅助教学的教具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知识都是又多媒体进行传授,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有效的传授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习知识的手段,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生方法和策略,完成学习目标,达到学习目标的最大理想。Ipad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教具,是师生教学、学习的重要条件,本文针对ipad的使用对美术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ipad
期刊
【摘要】从乘法的整个知识体系来分析,整个小学阶段的乘法学习呈现了螺旋上升,承前启后的发展轨迹,而四下的小数乘法内容包含了前三年所学所有整数乘法的知识体系,更具有其价值的体现。笔者立足于知识的本源,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本,从竖式的格式问题、学生的思维定势,积的小数点的定位以及简算中数的拆分等多方面内容对教材进行再处理和变式,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关键词】知识本源转化变式拆分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主要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培养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质量  0.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学当中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提升。而从实际数学教学的现状能发现,学生在实际数学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