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患者尘螨特应性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尘螨变应原不同蛋白浓度的特应性斑贴试验结果,并对诊断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

8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以两个厂家提供的变应原原液进行尘螨变应原的特应性斑贴试验(APT),同时以尘螨变应原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及血清特异性IgE测定(SIgE)作为对照,比较APT、SPT、SIgE测定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并比较5组不同浓度变应原(3 000、5 000、7 000、10 000、12 000 pnu/g) APT结果,及两个厂家提供的变应原原液间的差异。

结果

以SIgE为金标准。1组:APT、SPT检测尘螨的灵敏度分别为79.41%、73.53%;特异度分别为76.12%、80.9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4.29%、67.57%。2组:APT、SPT检测尘螨的灵敏度分别为81.53%、76.02%;特异度分别为77.78%、79.8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09%、66.07%。以SPT为金标准。1组:APT、SIgE检测尘螨的灵敏度分别为78.38%、67.57%;特异度分别为77.42%、84.2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44%、73.53%。2组:APT、SIgE检测尘螨的灵敏度分别为79.25%、61.07%;特异度分别为80.63%、82.5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9.55%、77.21%。两组试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5种不同浓度的阳性率分别为1组:8.24%、22.35%、29.41%、44.71%、41.18%;2组:3.53%、23.53%、31.76%、34.12%、35.29%,两组试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试剂的各组间AP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即尘螨变应原浓度的增加会提高APT阳性率,但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阳性率升高不明显。

结论

APT诊断尘螨变应原的灵敏度较高,增加变应原蛋白浓度可提高APT阳性率,但达到适宜浓度后阳性率不再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膜重组蛋白Tpp47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的调控机制。方法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构建细胞单层模型,重组蛋白Tpp47(rTpp47)直接与HUVEC单层模型混合培养,或RhoA/ROC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Y-27632预处理后再用rTpp47刺激HUVEC单层模型,以煮沸灭活的rTpp47处理HUVEC单层模型为阴性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培养1、4 h时辣根
目的了解2,4-二氯-5-甲基嘧啶(DCP)致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探讨治疗方法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4-二氯-5-甲基嘧啶致接触性皮炎的64例患者进行分析。参与企业防护措施的持续改进。结果64例患者均在接触DCP后1~ 12 min,平均7 min发病。皮损发生于DCP接触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10例出现水疱,皮损面积58~5 600 cm2。48例自觉灼痛,16例自觉瘙痒。4例头痛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Ⅶ型胶原基因(COL7A1)在胫前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DEB-Pt)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中国汉族1例DDEB-Pt散发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和10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标本,用改良盐析法提取外周静脉血中的基因组DNA,通过PCR反应扩增和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COL7A1基因73号外显子的第6109位碱基鸟嘌呤(G)转化为腺嘌呤(A),使得三螺旋区第2037位密码子由
目的通过基因测序,在分子水平确诊厚皮性骨膜病1例。方法收集1例26岁男性厚皮性骨膜病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DNA,PCR扩增HPGD及SLCO2A1基因外显子片段,通过基因测序查找有无突变。根据测序结果进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同源性分析。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者HPGD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移码突变c.310_311delCT(p.L104AfsX3),为纯合子,其母为该突变的杂合子携带者,其父正常。蛋白空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