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训练的尝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离不开我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知识,理要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逐步进行了数学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一、训练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准确无误的明白题目的要求,是开始数学解题的前提。我要求学生每个题目至少读2遍,抓住关键词语,坚决杜绝出现审题错误。如( )乘6<37,()里最大填几?一定要明确是最大,那只能在括号里填1个答案,那么0、1、2、3、4、5这些数不是最大的就不能填进去。而对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这类,则要求学生读2遍后,基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说出重点要求。
  二、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从一年级上期中的看图列式起,我就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如?
  首先我要求学生能完整的说一说图意:左边有8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其次要求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是要把左边和右边的合在一起,数量就变多了,应该用加法。在刚刚开始时,学生说出图意都很有困难,更何况是说解题的思路。我就每天练习两幅图,同学单独说,请小老师教,同桌互相说一说等,用多种形式帮助孩子们。
  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解题的正确性,也为后期学习奠定了很好的知识基础,也对孩子很好在进行了思维启蒙训练。
  三、训练学生画的能力
  学生一听说画画,就特别高兴。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就逐步训练学生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这样的题中:在排队做体操中,小强从前往后数排第4,从后往前数排第6,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这种题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我就教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从前往后数小强排第4,那就先画4个○,再找到小强并涂黑 ○○○○○○○○
  前 后
  从后往前数排第6,那又从后更始画,边画边数,一直数到小强是第6为止。学生再根据图去计算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就很容易了。既轻松的解决了较难的问题,又将抽象思维形式化,也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感受到画图的魅力,在遇到较难的问题时,会想到用画图的方法去解决。为后期的画图解决问题奠定了很好的情感与知识基础。
  四、训练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
  思维的训练是一步一步提升的,不同的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思维的训练要求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在三年级时,学到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我是这样做的:
  出示一个正方形,请你求出它的面积。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1米╳1米=1平方米
  那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学生都回答是10分米。我没有回答学生答得是否正確。只是笑着问他们 :能告诉我你是怎样知道的吗?孩子们都说:因为1米=10分米啊。
  那我们能把1米换成10分米吗?
  1米 ╳ 1米 = 1平方米
  ↓ ↓ ↑
  10分米╳10分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一下就发现原来自己想的是错误的。学习数学不能想当然的去说,我们要有理有据的去验证。接着我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去推一推: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学生不仅理解了为什么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而且也避免了让学生死记硬背容易忘记的毛病。同时通过推导,学生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
  由旧知引新知,解题多样化。在三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我充分鼓励学生去寻找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没有学过的问题。
  13╳7=?
  学生发现可以用乘法的意义来解决:13╳7表示7个13相加,可以用13+13+13+13+13+13+13=91 来解决。也可以想成13个7相加,再分成5个7相加和8个7相加,合起来一共还是13个7相加,它们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5个7相加和8个7相加写出来就是5 ╳7+8 ╳7=91,所以13 ╳7=91.既然13可以分成5和8,那么可以分成其它的吗?孩子们马上在纸上写写算算起来了。
  把沒学过的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让孩子们学会前后联系,去解决新问题。孩子们既学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让他们的数学思维活跃起来。
  通过前期很多的训练,孩子能轻松的将推导的过程说出来,看着孩子站在讲台上的步步分析推导,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学生思维的训练远不止这些,我也将在这条路不断的探索下去。
其他文献
輸送血液的泵 心臟 教学设计
期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传统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与提倡学生自主发展和成长的理念有着明显的冲突,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倡学生能够自主接受健康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并逐步将该观念内化为自我意识来促进自我成长。在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发展阶段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提升,很多情况下不再于满足于单纯由班主任引导的单向管理模式。对于初中班级管理而言,需要将学生从传统的被管理的角色
期刊
活动目标:  1.知道大声喧哗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2.知道噪声的危害,养成小声说话的习惯。  3.知道减少噪声的各种行为,,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聲  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  活动过程 :  一、感知乐音和噪声  1.放录音机听幼儿大声喧哗的声音。  师:刚才是谁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 在哪儿看过这么喧哗的场面?  2
期刊
竊讀记 导案设计
期刊
小学语文课文一般编排的都是故事性强的文章,是孩子们们很喜欢阅读的课文。我们老师要结合孩子们的年龄以及文本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一个新颖的课堂导入不仅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还能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虽然现在有许多老师为了把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上得和大家不一样,上得新奇、上得引人注目,设计出了花样繁新的课堂导入和教学设计。尤其是公开课时,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设计课堂导入,这样的导入有
期刊
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既是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  一、练习目的要明  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通过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即通过练习期望学生会什么、懂什么、理解什么。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试商是关键。试商方法正确与否,熟练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计算的正确
期刊
活动目的:  1.以少先队员的成长为起点,引导队员回顾中国发展历程;  2.观看相关视频,在寻找、体验、交流等活动中,理解黨的十八大精神,明白中国梦的内涵,.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  3.感受家乡变化,培养学生自豪感;  4.展望祖国美好未来,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树立远大的理想,从现在起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  1. 指导队员了解党的十八大相关信息、国家发展变化等资料。  2. 详细
期刊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识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画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偏旁部首,小学阶段学生总的识字要求是3000个,而小学低段(即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就占五分之三,面对如此繁重的识字任务,如何让那些七八岁的孩子在两年之内完成这个任务呢?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们的观点是让学生爱上识字,也就
期刊
那是发生在今年5月份的一件事,我像往常一样去教室上课,刚踏进教室门口,室内一片狼藉,有说话的,有趴在课桌上的,还有几个调皮捣蛋的还在后面大吵大闹。我还以为走错教室了,抬头看看没错啊,是二(2)呀!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站在教室门口看着他们,可他们依然如此,对我这个老师视而不见。  见此情形,我顿时怒火中烧,这还是我的学生吗?怎么可以这么明目张胆的犯错误?下学期就上三年级了呀!如此公然作对我是无论如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升入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低年级的说话写话练习转为习作训练了,原来的说话写话练习内容固定,几句话或者一段话就能把意思表述清楚,可一進入三年级,有写人、写事、写物、写景作文,有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几乎包罗了小学作文的全部文体,格式上和内容上要求严格,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这种跳跃式的写作训练,这令很多孩子望而生畏,也是老师们头痛的问题。  看着孩子们握着笔头,仰望天花板,冥思苦想,一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