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班主任担当着小学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和班级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在确保教学质量和众多学生的品质方面的养成等方面拥有不能代替的作用。但是,现今新的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大多存在自发性差,缺乏工作能力等现象。为了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学校、教育部门等相应管理单位应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学班主任做好其相应工作,确保班主任提升工作积极性,并获取更多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应对策略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首要阶段。对孩子们的今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们将来的发展道路和成长轨迹有着直观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在校期间承担着管理以及监护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但直接反映在教育质量上,还反映在学生今后的道德品质的好坏以及人格素养上。伴随现今教育的持续改革和推进,小学班主任突显出更为显著的作用,但同时,在新时代下他们所显露出的各种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对相应问题做出深入的探讨,并研究出适当有效的措施。
1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观、发展观相对落后。
在现今时代下在学生的发展和人才培育上出现全新的要求。但是,小学班主任普遍的没有认识到这种更替,依旧坚持着以前教学的传统观点。没认识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一问题,依然感觉自己所说的话,所做出的种种决定都是主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是不容质疑的。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仍然很不平衡的。此外,在有关学生的发展观念,依旧深受应试教育的涉毒。老式的教育观念依旧占据首要地位,致使大多数老师只关心文化课的教育。忽视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的地位,这些辅助课的时间大多都被文化课所占据。学生没有获得全面的发展。
1.2 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从广大学生家长中得到的反馈上看,当前众多小学班主任以及课任教师中普遍存在主动性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诱因是复杂的,经过了解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对专业教师缺乏政策上的发展和支持,那么这不仅会影响到小学教師努力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对那些已经成为小学教师的人带来负面的影响,严重削弱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然而有些政策往往更注重对追究小学教师单方面的责任,这就会使得教师普遍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进而更加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情绪,影响他们工作的热情。同时,值得说明的是,小学教师的工作量非常辛苦,工作环境而且非常艰难。一般小学教师的工作量都比较大,而且小学班级的人数通常设定的比较高,一个班级五十多个人是很常见的。这就会导致,教师每天专门用于对班级管理的时间通常就会超过四五个小时,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随着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不断完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保护学生利益为核心的法律法规,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都会给小学教师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限度,使得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更加困难。这些因素使得小学教师原本就很辛勤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一些小学教师提出不满,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1.3 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
小学老师常常需要从事小学教育,而且要管理班级,专业能力要求是比较高。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不仅要能够了解如何进行组织管理班级的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管理在校学生。教师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能力,及时地将学校和家庭、社会联系在一起,多进行沟通,这也要求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和协调等技能。通过这些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优秀的小学老师要必须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以及这些要求严格的技能,然而事实却是许多小学老师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或者是在某些方面有不足之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2 解决班主任工作问题的合理建议
2.1 建立小学教师培训机制
鉴于教师的地位和角色越来越重要,对教师组织专门的培训也已经得到学校和社会广泛的关注。因此,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建设,通过培训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具体措施就是,相关部门可以建立适应小学教师情况的培训,实行定期、长期的教师培训机制,培训内容为满足生活和工作当中的实际需求和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对课堂管理进行创新建设,这种方法需要保证及时地适应小学的教育体制改革,对存在的变化及时应对。
2.2 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要想促进教师专业意识形态的发展,学校必须首先改变过去对教师专业化建设冷漠的状态,跟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机制。学校不仅要提高并重视教师在思想上的水平,在实际上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专业教师的发展平台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空间。首先,要尽量给学校老师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教师努力创新,不断尝试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深入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此外,学校的有关负责人还应该支持小学教师构建一个多样化的学习型组织,提倡团结协作的精神。如鼓励他们建立学习工作室等等。学校也应当尽量提供新颖的教育教学资源,鼓励推动老师进行发展。
2.3 教师要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小学教师的发展不但需要外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小学老师自身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外部因素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要想让小学教师更高效地进行工作,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机遇,他们自身就必须要有主动创造自我、发展自我的意识,并以这种意识作为方向不断努力。除了采取积极的措施,还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寻找差距和不足,查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积极利用一切合理的、有利的外部条件,为他们的成长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领域。
3 结语
小学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系统的最底部,是其他教育阶段的基础,他们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往往是在这个时候奠定了基础,并初步成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他处于对一个人进行监护和引导发展的关键时期,他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社会应该更应该重视小学老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学老师做好工作。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小学教师自身也要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积极利用与工作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必要的准备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段自仙.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
[2]仲丽娟.一位小学班主任的反思叙事[J].教育学术月刊,2009(09).
作者单位
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小学 吉林省德惠市 130300
小学班主任担当着小学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和班级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在确保教学质量和众多学生的品质方面的养成等方面拥有不能代替的作用。但是,现今新的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大多存在自发性差,缺乏工作能力等现象。为了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学校、教育部门等相应管理单位应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学班主任做好其相应工作,确保班主任提升工作积极性,并获取更多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应对策略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首要阶段。对孩子们的今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们将来的发展道路和成长轨迹有着直观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在校期间承担着管理以及监护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但直接反映在教育质量上,还反映在学生今后的道德品质的好坏以及人格素养上。伴随现今教育的持续改革和推进,小学班主任突显出更为显著的作用,但同时,在新时代下他们所显露出的各种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对相应问题做出深入的探讨,并研究出适当有效的措施。
1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观、发展观相对落后。
在现今时代下在学生的发展和人才培育上出现全新的要求。但是,小学班主任普遍的没有认识到这种更替,依旧坚持着以前教学的传统观点。没认识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一问题,依然感觉自己所说的话,所做出的种种决定都是主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是不容质疑的。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仍然很不平衡的。此外,在有关学生的发展观念,依旧深受应试教育的涉毒。老式的教育观念依旧占据首要地位,致使大多数老师只关心文化课的教育。忽视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的地位,这些辅助课的时间大多都被文化课所占据。学生没有获得全面的发展。
1.2 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从广大学生家长中得到的反馈上看,当前众多小学班主任以及课任教师中普遍存在主动性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诱因是复杂的,经过了解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对专业教师缺乏政策上的发展和支持,那么这不仅会影响到小学教師努力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对那些已经成为小学教师的人带来负面的影响,严重削弱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然而有些政策往往更注重对追究小学教师单方面的责任,这就会使得教师普遍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进而更加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情绪,影响他们工作的热情。同时,值得说明的是,小学教师的工作量非常辛苦,工作环境而且非常艰难。一般小学教师的工作量都比较大,而且小学班级的人数通常设定的比较高,一个班级五十多个人是很常见的。这就会导致,教师每天专门用于对班级管理的时间通常就会超过四五个小时,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随着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不断完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保护学生利益为核心的法律法规,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都会给小学教师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限度,使得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更加困难。这些因素使得小学教师原本就很辛勤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一些小学教师提出不满,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1.3 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
小学老师常常需要从事小学教育,而且要管理班级,专业能力要求是比较高。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不仅要能够了解如何进行组织管理班级的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管理在校学生。教师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能力,及时地将学校和家庭、社会联系在一起,多进行沟通,这也要求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和协调等技能。通过这些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优秀的小学老师要必须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以及这些要求严格的技能,然而事实却是许多小学老师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或者是在某些方面有不足之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2 解决班主任工作问题的合理建议
2.1 建立小学教师培训机制
鉴于教师的地位和角色越来越重要,对教师组织专门的培训也已经得到学校和社会广泛的关注。因此,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建设,通过培训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具体措施就是,相关部门可以建立适应小学教师情况的培训,实行定期、长期的教师培训机制,培训内容为满足生活和工作当中的实际需求和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对课堂管理进行创新建设,这种方法需要保证及时地适应小学的教育体制改革,对存在的变化及时应对。
2.2 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要想促进教师专业意识形态的发展,学校必须首先改变过去对教师专业化建设冷漠的状态,跟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机制。学校不仅要提高并重视教师在思想上的水平,在实际上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专业教师的发展平台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空间。首先,要尽量给学校老师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教师努力创新,不断尝试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深入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此外,学校的有关负责人还应该支持小学教师构建一个多样化的学习型组织,提倡团结协作的精神。如鼓励他们建立学习工作室等等。学校也应当尽量提供新颖的教育教学资源,鼓励推动老师进行发展。
2.3 教师要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小学教师的发展不但需要外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小学老师自身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外部因素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要想让小学教师更高效地进行工作,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机遇,他们自身就必须要有主动创造自我、发展自我的意识,并以这种意识作为方向不断努力。除了采取积极的措施,还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寻找差距和不足,查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积极利用一切合理的、有利的外部条件,为他们的成长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领域。
3 结语
小学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系统的最底部,是其他教育阶段的基础,他们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往往是在这个时候奠定了基础,并初步成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他处于对一个人进行监护和引导发展的关键时期,他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社会应该更应该重视小学老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学老师做好工作。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小学教师自身也要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积极利用与工作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必要的准备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段自仙.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
[2]仲丽娟.一位小学班主任的反思叙事[J].教育学术月刊,2009(09).
作者单位
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小学 吉林省德惠市 1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