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新疆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探析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y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疆多元文化在其历史行程及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民族、多宗教的复杂特征。为了维持不同文化、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和谐共存局面,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新疆高校通过创造良好的理解、沟通环境,倡导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促进各文化群体间的相互学习、理解、尊重与包容,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为新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推进新疆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 新疆高校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是由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共同组成的,具有统一性、多样性交相辉映的特点。各少数民族文化是本民族集体智慧和创新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文化的和谐更是各民族和谐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一.多元文化和谐发展是新疆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
  1.新疆多元文化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疆是我国西北边陲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由于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往来及古丝绸之路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造就了新疆自古以来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局面。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新疆多元文化在其历史行程及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民族、多宗教的复杂特征。但是,近年来,受到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影响,新疆社会不稳定因素时时爆发,这给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给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共处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2.新疆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是新疆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高校承担着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新疆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生源民族构成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在价值观及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势必会引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碰撞与摩擦。因此,新疆各高校应创造良好的理解、沟通环境,倡导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从而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
  二.新疆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内涵
  1.新疆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内涵
  费孝通先生在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书中,将中华民族称作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将“中国古今各民族”都纳入“中华民族”。新疆自古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新疆世居的民族自然也是中国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元素。“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格局即使新疆内部保存了文化多样性的活力,同时又利于新疆文化的延续与新疆地区的稳定发展。从而可以避免由于文化冲突使地区文明遭遇衰落或者毁灭的悲剧。
  在新疆生活的各个民族在保持自己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吸取外来文化,进而整合吸收外来文化。也就是说,新疆各民族的发展进程实际上是各个民族相互交流、文化整合的过程。虽然各个民族、不同类型的文化对新疆的影响各有差异,民族间的矛盾冲突也不能完全避免,但新疆地区文化多元发展,总体看来和谐共存,共同繁荣发展。
  2.新疆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内涵
  首先,新疆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应以民族文化为资源,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目的,既要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坚持特色办学,培养特色人才。同时弘扬大学精神,尊重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尊严和学术自由,满足学生作为个体追求人生价值、实现与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等多样化需求,使校园成为师生一致认同和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其次,新疆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必须要重视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及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意识是接受文化差异的前提条件,也是处理课堂教学中多样性问题的第一步。教师必须具备多样性族群的地方文化知识,包括其历史、语言、宗教、社会组织及经济状况等,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文化意识,弄明白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因素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
  第三,文化多样性在不同课堂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疆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完善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多元文化的优势,进行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比较,学会用理性、欣赏、开放的心态了解和接受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学习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以更开放的心态了解学习全世界不同的文化。
  第四,新疆各高校应秉承“多元共存、融汇创新”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拥有多元文化的优势,积极构建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并从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方面开发、整合多元文化教育资源,改革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不同民族学生交往的平台,拓宽学生交往的渠道,为不同民族学生创设良好的交际和交往的环境,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三.新疆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
  1.提高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增进民族团结
  在新疆,各民族学生间的交往是民族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高校中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意愿、交往频率、交往程度及交往类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新疆高校从学校文化、教师关爱、课程设置、教学行为等多方面出发进行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此教育各民族大学生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汲取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寻找理解和交流的平台,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并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此外,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能帮助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从民族地区进入主流群体社会时所产生的文化适应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促进民族团结。
  2.促进新疆经济、文化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建设地区和谐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缺一不可。文化的发展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当前新疆地区通过高效、合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已逐渐摆脱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但是,由于新疆部分边境地区经济基础较差,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而长期生活在这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不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相对封闭,因此存在一些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背道而驰的思维方式,阻碍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这些地区应积极推进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总之,新疆文化、地理特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类型与方向,在新疆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必然要求各民族相互交流、共荣共存。   3.推动新疆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是各民族和谐发展的前提,多元文化的和谐有利于新疆各族人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新疆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对于构建和谐新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局面的形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其次,新疆文化的多样性特征要求新疆各高校承担起引导新疆各民族群众了解并认同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责任,帮助各民族群众积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思想理论,为新疆和谐社会的构建奉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也日益明显,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实现互惠互利,共同推进新疆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纽带,它的良好发展能促进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反之,则会延缓甚至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的少数民族的地区,各文化都有其存的价值和意义,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冲突、吸收和融合需要用包容理解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了维持不同文化群体、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存,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新疆高校通过构建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多元文化意识、开发多元文化课程、推进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等途径促进各文化群体间的相互学习、理解、尊重与包容,为新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推进新疆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蔡美兰.民族地区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9:60-63.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腾星.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腾星.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5]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 [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6.
  [6]张岱年.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7]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8]周明甫,金星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该文系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社会科学项目“文化多样性视域下新疆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研究”(编号:TDSKYB1606)、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疆南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研究”(项目编号:XSH15001)及新疆自治区人文社科基地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院重大项目“中华文化传统与新疆非传统安全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0113A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姚小玲,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习得,外语教学与教材研究;肖涛,本文通讯作者,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及影视美学的教学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父亲是数学老师。那天,父亲在外面喝喜酒,回来时带回了些糖果给我。我拿出一颗正要剥开来吃,父亲叫住了我,只见他从糖果包里数出17颗糖,一颗一颗地摆在桌面上。他要我把这17颗糖果分成三份,第一份是桌上糖果的1/2,第二份是1/3,第三份是1/9。这下可把我难坏了,17不能被2、3和9整除,怎么也不可能按父亲的要求来分呀。我急得抓耳挠腮,还是无计可施。  父亲见状,在一旁叹了口气,说:“要是有18颗糖果
学以致用,用以得惠,动力无穷,何乐而不为呢?“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明確提出的,小学数学多样化的解题,一定要引起我们一线教师高度的重视。  然而,实在的情形,不容乐观。 本文为全文原貌
人为什么会害怕?    聪聪鼠的回答:害怕可不像大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是咱们想象的结果。害怕的感觉其实来自咱们的内耳——内耳又叫迷路,躲在耳朵的最里面,主管咱们的听觉和身体的平衡(ping heng)。具体来说,内耳系统(xi tong)调控(tiao kong)着咱们的视觉、听觉、味觉,平衡感、方向感以及焦虑的程度等。因为内耳里面的“线路”特别复杂,不管哪段线路出了小毛病,都会让咱们产生害怕的感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他充分强调了警句在文中的地位与作用。写高考作文也应学习这种为文经验,为文章设立若干深化文意、彰显层次的筋骨句,使文章筋骨强壮、眉目清晰。  设立筋骨句,即对文章的中心论点从同一角度的不同侧面进行论述。例如,2020年高考天津考生写的《民族复兴背后的青年面孔》一文,立足于“青年面孔”的内涵,设立“青年之面孔,热血,坚强,以勇毅筑坚城;青年面孔,活
你好!啾啾先生是很能理解你的心情的,不但啾啾先生,就连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很理解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小猴,把你的数字模型给我玩玩.  给你玩可以, 但你得将它们摆成两道算式.先摆一道 加法算式,再摆一道减法算式,而且模型必须全部用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为什么……”,这可是咱小朋友的提问习惯,也刚刚好代表了咱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可是,有哪个大人能回答得了咱们全部的问题呢?  嗨,那就去问聪聪博士吧!没错的,准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美国《时代》周刊近日评出了2007年世界最佳发明,包括各类科技新产品和新技术,有汽车、飞机、航天、机器人、生活、环境、建筑等。    一、波音787梦想飞机    这架有250个座位的商用飞机,有更大的窗户、更好的气压和湿度,以及更多的放脚空间。50%的复合结构使它成为目前最环保的飞机,而它消耗的燃料与它同等大小的飞机相比要少20%。    二、自驱式电动车    这款3座电动汽车,依靠风力和太阳
闲暇之时,翻翻试题集,找两条有新意的题目,动动脑,动动笔,问题解决后的快乐,找到好解法后的激动,尤其是久攻无果,灵机一动,豁然开朗,更是让人刻骨铭心,这就是学习的一种乐趣. 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和大家一同来探讨.  例1 (2013·哈尔滨)如图1,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O作OE⊥AC交AB于E,若BC=4,△AOE的面积为5,则sin∠BOE的值为______.  【难点剖析
小松鼠第一天上学就学会了“1”,心里可高兴了。松鼠妈妈要考一考他,给他看了一组东西:  松鼠妈妈要让小白兔找出可以用“1”表示的东西。小松鼠说:“1颗草莓、1朵花、1瓶矿泉水。”  松鼠妈妈又拿出一些水果,让小松鼠找“1”。  小松鼠说:“只有1个西瓜,别的没有‘1’了。”  松鼠妈妈笑了,指着那片红红的西瓜说:“这不是1片西瓜吗?”  小朋友们,你们找到“1”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