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有效作文的实施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作文教学充满了困惑,必然导致教师对学生写作的有效指导。而学生普遍觉得作文难,难于找到写作素材;作文难,难以用语言来叙述。
  关键词:方法指导;读写链接;主题日记;亲历体验;学科整合
  G623.2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重视作文教学,克服学生恐惧心理,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勤于动笔,乐于写作。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用各种方法、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写作,探究有效作文的教学模式。在此,我想谈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方法指导,夯实写作基础
  以三年级的作文指导为例。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文一般分为五个流程:审题—选材—构思—写作—修改。审清题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要逐字逐词地审读、思考、分析,明确写作范围。如《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审题时就要抓住“深刻”一词去理解,内容可以是伤心的、高兴的、痛苦的、激动人心的……,只要是记忆深刻,不能忘记的事情都可以。然后从记忆库中筛选出一件最典型,最符合要求的内容去写,将事情的经过梳理清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做到言之有序。在语言表达上,尽量把日常积累的好词佳句进行迁移运用,句与句之间连接,段与段的衔接要自然流畅,尽可能做到“文通句顺,分段合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力求有主题”。
  二、主题日记,充实写作内容
  主题日记,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确定一个主题来完成一篇日记,主题的形成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主题日记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积累并提炼有意义的事当作写作素材。比如围绕校园的大事小事确定日记的主题。近段时间,我校进入绿化校园的施工阶段,严禁学生进入黄泥地,要爱护花草树木。趁这次机会,我想倒不如让学生当回“绿色宣传使者”,以“我是环保小主人”的身份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加入“学校是我家,爱护花草靠大家”的行列。或者设计一些温馨的广告语,以此作为主题写成日记。实践证明,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篇篇真实、鲜活的日记啦!这样的训练,巧妙地将日记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内容也不会空洞无物。又如在文明班级竞赛中,由于值日生的疏忽忘记了倒垃圾,班级因此而扣分。看着同学们难过的样子,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由扣分引起的思考,作为今天日记的主题。我想今天班级扣分,对于孩子来说都有深刻的真情体验,他们肯定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从日记中我收获了预设的精彩,责任心、集体荣誉感、一身正气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日记与做人融为一体,我不仅惊叹小小年纪真了不起,还发现原来作文教学就这么简单!
  三、亲历体验,激发写作灵感
  只有亲历体验,才能引起学生对某一事物的新鲜感和亲切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作文训练必须建立在学生亲身感受、切身体验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其诱发体验的方式有:
  1.在社会中体验。大自然神奇美妙,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教师要多让学生走进社会,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比如为迎接语言文字评估,我组织学生上街收集公共场中乱用、滥用的语言文字。孩子们发现很多商店的广告牌上有错别字。他们在日记中写道:错别字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作为一名小学生呼吁广大市民正确使用规范字。
  2.在家庭中体验。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很大程度来自于家庭,采用“做一做”,“写一写”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把生活与写作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布置学生回家烧一道自己最爱吃的菜,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我把全班的作文贴在“展示栏”上,真好比是一场“美食盛宴”,“菜谱”有《煎荷包蛋》、《炒土豆丝》,《水煮鱼》……。可见,“小厨师”们身手不凡。
  3.在活动中体验。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場所,教师要经常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春游、放风筝、野炊、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结合传统节日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留心观察生活,获取了知识经验,积累了第一手写作材料,使作文的源泉变为一谭活水。多彩活动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学科整合,寻找写作亮点
  语文学习之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更是如此。现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言者无物、内容空洞、苍白无力。那么,怎样寻找写作素材,使学生写作有米之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领悟了巧用美术课,能提高写作实效的理念。
  记得一次语文课,我走进教室,只见孩子们的课桌上堆满了彩纸、剪刀、双面胶,还有一件件手工半成品。一见老师学生手忙脚乱地收拾桌子上的工具,显然孩子们已经意识到了这节是语文课,却没有做好课前准备,似乎在等待一场逃脱不掉的批评,一个个无辜地瞪大眼睛看我有什么反应。是啊!孩子们全身心地沉浸在手工制作中,以至于忘记了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下课。如果我现在就强制学生上语文,孩子们绝不能“收心”。于是我改变了教学计划,话锋一转:“你们的作品真了不起,老师决定让你们先做完手工再上语文。不过提个要求,你得把手工制作的前后顺序说出来。”教室顿时欢呼雀跃,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我会给他们这么大的“恩赐”。作品完工后,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互相炫耀展示自己的杰作。最后,我组织学生评选出最佳作品,并让学生上台发表获奖感言。
  基于美术课的基础,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口头交流:制作步骤、创作体验、收获感言。学生对某一事物的热情是短暂的,教师能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启发引导学生把美术课中的所见、所做、所感成为自己笔下的写作素材,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科整合,巧妙地把握时机,为学生搭建一个写作平台,使得学生有物可言、有感而发,生动形象、妙笔生花。
  作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认真摸索内在的规律,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写作的每一项技能训练。启发学生学会选择写作素材,重视表达技巧的指导,消除写作的恐惧心理,让真人、真事、真话、真情在学生笔尖流淌!
  参考文献:
  [1]成根娣,《从阅读入手,培养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
  [2]朱玉萍,《整合,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机》。
  [3]须强,《优化读写链接 提高写作实效》。
  [4]蒋莉莉,《在“亲历体验”中激发写作》。
其他文献
学位
摘要:由于历史背景及交通信息的落后,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障碍尤为突出。而写作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对他们学好汉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简单的解决措施,以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写作;问题;措施  G633.3  少数民族学生写作现状如何,
学位
摘要:阅读教学中,读和写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让小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练笔,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小练笔;作文;阅读教学;思维  G623.2  课堂上设计片段训练,从“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是切实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笔者教六年级这一年里,从开始由少到多在阅读教学
摘要:随着新改革的课程快速推进,小学语文写作意义对课堂教学十分重要。 “语文写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学科,写作中的要求也增多,尽管有部分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把握。但是多数学生没有真正了解语文写作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关键字:小学语文;对策;写作能力  G623.2  在新课改革的时期,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写作教学方式有所改变,语文写作也逐渐融入到教学课堂当中。语文是属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进行教育改革而提出的一项重大策略,当前已被广大教师和家长所认可,在当前形势下,教师们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本身的重要性,更要考虑教学内容对学生们以后发展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思考阅读能力对阅读兴趣的影响是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篇文章通过对阅读教学意义的介绍,深入探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阅读兴趣培养的措施。期望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