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立法重在公平平等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_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被舆论强烈关注、令国人热切期待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计划中,被列为第一位。今年初,这部法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截至2009年2月15日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共收到各界反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7万余件。
  或许调节的利益关系愈广、关联者愈众,立法需要权衡考量的因素就愈多,也愈是需要审慎。事实上,从1994年列入国家立法规划,到现在社会保险法“怀胎”已经15年了。而最新的消息则表明,这部事关全体公民切身利益的基础性法律,2009年仍然“难产”。近日,原定本月付诸三审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已经决定推迟到明年进行。
  据媒体批露,三审延后的第一个原因,是考虑到目前经济形势不明朗,为了避免因社保问题,如强化参保、要求足额缴费等加重企业负担;第二个原因,则是分歧太大,最引发争议的焦点——公务员养老金制度。依社会保险法草案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金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有人为造成不同群体间的身份歧视,让公务员置身“法外”之嫌。这一规定,激起的反对声浪,立法者自然已经听到,但如何回应质疑,却未见回音。
  关于第一个理由,似乎有违在经济寒风最凛冽的年初全国上下达成的那个共识:越是经济困难时刻,越要改善民生;金融危机,也是完善社会政策、加快社会改革之机;越是公平公正,越能同心御寒。中国舆论也一度不厌其烦地重温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推进社会改革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历史经验,是否随着经济复苏苗头初露而抛诸脑后?何况,中国经济的痼疾在内需不旺,社保制度不健全则是多数国民无钱消费、不敢消费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民众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险法,是“救急”与谋长远兼备的良法,没有理由继续拖延。
  关于第二个理由,可能也‘是最真实的理由,立法者面对不公平的现行社保格局,如何通过立法求取社会最大公约数固然棘手,但也不能继续遇到难题绕道走了。现行社保的双轨制,正是告别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初,为推进改革而“绕道走”的产物。由于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中推行社保改革的阻力巨大,选择从企业开始推进。先改了企业,等到改事业单位时,就遇到比企业工人更有“话语权”的事业单位人员强烈反对,反对的矛头对准的是公务员的特殊待遇。
  从经济到社会,“双轨制”长期是中国转型期间不得不选择的改革路径。但是这样的权宜之举,切切不可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化。
  社会保险法作为基础性大法,当务之急是要通过立法建立起覆盖城乡、无缝对接、普惠全体国民的社保体系,平等保障每个国民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固化不平等并制造新的不平等。如果社保立法之后,仍然是企业、事业和机关各搞一套,仍然赋权政府对公务员群体另行规定,势必造成公务员、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普通城镇居民,和更广大的农村居民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三六九等,不仅不利于社会和谐,更不利于中国可持续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公平平等是社保立法最重要的法理基础。让从事不同职业的民众,都能共同地无后顾之忧。关乎公平正义,也关乎社会活力。年初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对热度不断攀升的公务员考试表示忧虑。一个国家,固然需要高素质的公务人员,但更需要的是众多优秀人才投身创造财富的第一线。问题的关键,正是包括养老保障在内的社保待遇的强烈反差。
  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立场差异。不是延缓立法的理由,而是进一步完善法案的正常博弈。因而,当务之急是彻底公开分歧之所在,公开难点之所在,让社会各界更加充分地参与讨论,以求制定出一部公平公正、平等普惠的良法。因此,推迟三审未必是办法,反而经过三审或四审、五审,让民意共识、利益博弈更加充分,才是明智之举。
  更进一步,借社会保险法立法契机,全面反省社会政策中的不公不又凝聚全体国民的共识,是建设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的应有之义。因此,希望社保立法“三审搁浅”不是为了绕开难题,而是直面社会不公,扩大讨论空间,汇聚民意民智,通过壮士断腕、迎难而上,彻底解决社保“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的问题,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法律之基。
其他文献
1978年1月,60岁的彭光涵站在北新桥王大人胡同1号海棠院里,胸中有股“重新解放”的激动劲儿。  彭光涵耳边响起1977年深秋,原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的一席话:“文革”结束了,小平同志指示我们要尽快恢复侨务机构,先把“庙”建立起来。你留下来帮我建这个“庙”吧!  彭光涵被点将,成了新成立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简称国侨办)的秘书长。他的第一项工作,是从北京市政府手中要回被称为“侨委大
4月5日,汤辰浪早早从床上爬起来,打开电脑,登录复旦大学网站。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将在这一天公布结果。汤辰浪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三(2)班的学生,四天前他参加了考试。如果通过,他将提前获得复旦大学的人读资格。幸运的是,他榜上有名。  2006年的春天,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两所高校组织的“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分别初选1200名考生参加面试,最后各录取300人。  与此前
一位以色列人对中国人感叹:“你们的墙(长城)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中国人开玩笑道:“你们的墙(隔离墙)也很有名”  在以色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总理奥尔默特与中国有着一段特殊情结一作为原居哈尔滨犹太人的后裔,中国被他视为第二故乡,他的祖父至今仍长眠在哈尔滨的皇山犹太人公墓。  这些天正在北京访问的奥尔默特,在奶牛场亲手挤奶,踏访奥运场馆工地,还要求把奶牛场的白大褂作为纪念品。而在成为总理之前的2
锦江之星现时持有的大量物业,在更长久的将来会成为重要的竞争优势  “都找蓝海去了,红海看来得升值。”一位经济型酒店的股东在MSN上这样告诉记者。他话里的“蓝海”和“红海”,是两种既紧密联系又相辅相成的企业发展战略。  “蓝海战略”是以创新为中心的战略,强调的是寻找或开创全新的市场空间,而“红海战略”主要是在已知市场空间里与对手“血战”。  2006年12月15日,锦江酒店以“2006”的代码在港交
这里是“天下粮仓”。  在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中,黑土区的战略位置不言而喻。这里的粮食总产量几乎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仅黑龙江农垦总局每年提供的商品粮,就足以支持京津沪三市和陆海空三军全年的用粮需求。  而且,这一地区的粮食总产量与种植面积还在不断增长。据相关人员介绍,在水土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在未来20~25年内,黑土区旱田单产提高2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主管部门已经着手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文化产业“走出去”    有心人发现,2004年第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名称还只是“博览会”,今年的第二届文博会就多了“交易”两个字。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市长许宗衡说,这是为了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多出口。  统计数字显示,书籍和影视的版权贸易逆差都在10倍以上。以2004年为例,中国向美国输出了14种版权,而从美国引进的版权高达
误读有两重:混淆国土资源部的地价与工业地价是第一重,由国土资源部的辟谣得出商品房用地价格将下降是第二重——如果说前一种误读是出子无知或为了吸引眼球,那么,后一种误读不是出子对于现实的天真就是有意粉饰    从2004年开始的土地政策今年开始进入更加严厉的调控阶段,完善和落实耕地保护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辅之以行政官员问责制、土地督察、耕地占补、提高工业用地成本等多种可操作性手段。国土资源部6月
印度和中国的不少人不加质疑地把“欧洲文化世界第一”作为一种“时尚”学了过来,尽管他们自己的文化更为古老和复杂    我发现,中国人和印度人有一个滑稽的共同点,就是都喜欢花天价买西方名牌。  在这个一切经济行为都应当以性价比为第一考量的时代,许多亚洲人仍然愚蠢地热爱欧洲的奢侈品牌,即便这些品牌现在大多数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制造,而且售价常常是实际价值的数倍。  6个月前,在班加罗尔,一位政界人士骄傲地向
比起三年前,戴相龙显得从容了许多,他的微笑始终挂在脸上。  有人说,戴相龙就是天津的名片。三年前,当戴从央行行长转任天津市长时,天津工业基础虽然雄厚,但技术改造资金却捉襟见肘,很难和发达省市竞争,城市改造力度虽然很大,但是历史积淀深重。有人开玩笑说,到了天津,好像是到了北京的郊区。  最让外界奇怪的是,北京边上的这个直辖市似乎始终默默无闻,甚至有人认为它被遮蔽在北京的影子里。更有包括天津人在内的人
谋杀案的侦破工作同时也是一趟文化溯源之旅  作为历史终结论的后果之一,世界的阅读口味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为之一变。继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之后,《我的名字叫红》成为又一部畅销全球的小说,说明今天的读者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发生在身边的革命和爱情、战争与和平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得寓目;追寻已经伴随我们千百年,深深植入基因中的文化身份才更惊心动魄。  《我的名字叫红》讲述的故事发生在500年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