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中后期管理方法

来源 :现代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hm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中后期是玉米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降雨集中,需肥量大,易发生病虫害。做玉米中后期管理,能够增加玉米穗粒数,提高千粒重,从而达到玉米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方法
  [Abstract]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of corn, it can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anicles and increase the grain weight, so as to increase the corn yield and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corn; middle and later stage; management methods
  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是中后期,也是决定玉米穗数、穗子大小、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为确保玉米高产量,中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后期主要是对根部的养护,叶子要保持健康,最大限度将灌溉时间延长,灌浆强度也要加大,增加玉米的饱满度和数量。
  1 夏玉米生長面临的问题
  1.1 夏玉米的概念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拥有高大的植株和强壮的茎干,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是常用的饲料作物,与此同时,玉米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春玉米是春天4月份播种,秋天收获;夏玉米是夏季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秋天收获,收获时间稍晚于春玉米。
  1.2 夏玉米中后期生长面临的问题
  玉米中后期的主要发展阶段是穗期和花粒期。玉米穗期是指拔节期到抽雄期,持续一个月左右,抽雄期到成熟期是花粒期,这段时期持续两个月左右。玉米的中后期将决定玉米穗数和穗子大小,此时是玉米生长最为旺盛的阶段,应重视此时的田间管理。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要点是施肥、防止倒伏和病虫害防治等。中期的管理重点是适时适量施加化肥,补充玉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使玉米植株逐渐发育壮大,玉米穗大并且饱满。后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养根护叶,保持绿叶功能,防止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高度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粒数,提高粒重。
  2 夏玉米的中后期管理方法
  2.1 灌溉排水依时而定
  为防治旱涝灾害,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适时采取灌溉或排水措施。大喇叭口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孕穗至灌浆期的玉米对水的需求量很大,要注意浇水要结合天气变化,根据降雨量和蒸发量,如果遇涝需要及时排水,对涝洼地加大排水散墒力度,必要时调度大型机械清理排水主干道,加大泄洪量,疏通排水沟,组织农民进地开沟,尽快排除田间积水。降雨间歇期时,要组织人力在已无明水的地块挖沟沥水和中耕散墒,以达到降低田间湿度、增强土壤通透性和改善作物根际环境的目的。
  2.2 及时适量施肥
  大喇叭口期到抽穗期是玉米生长培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前段时间持续降雨,未能施肥的地块则要抓紧追肥,才能使养分充足且平衡土壤肥沃度,部分地块的玉米会因为前期受涝而根系吸收养分能力下降,就应适当增施尿素等速效氮肥,使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2.3 防止倒伏现象
  当玉米生长到一定时期,其高度也在增长,易发生倒伏现象。这就需要从开始注意,种植时需要加深耕作层,增施基肥外,可采取中耕培土等措施,使玉米根部深重。为了促进生根发育,通过拔除弱株可以改善群体结构,與此同时,田间密度切勿过大,如果密度过大,必要时就要剔除小苗,这样才能保证生长期叶片有足够的阳光,才能使植株更加粗壮,以增加抗倒伏能力。
  2.4 注重病虫害防控
  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都需要防控害虫,并且根据害虫的特性选用合适的药剂和剂型,尽量做到病虫害绿色防控,由于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仍主要是采取化学防治措施,这个措施也容易引发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后果,因此我们应尽可能考虑到这点,多开发新方法新技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重点防控黏虫、玉米螟、蚜虫等虫害,注意针对性,在释放杀虫剂等各种化学品时也应注意试剂量和播撒时间,大喇叭口期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
  2.5 注意适期晚收
  通过多年实践发现,玉米等秋粮作物常常因为收获时间过早而使其产量和品质过低。所以当陆续进入玉米生长的中后期时,建议普及应用玉米适期晚收技术。夏玉米收获时间如果在10月上旬,会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因为延期可以使其充分利用后期光热资源,延长籽粒灌浆时间。玉米真正成熟达到收获时期的检验标准是玉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有黑色层出现,籽粒下部已较为干硬。通过试验显示,玉米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间,每晚收1d,每亩能增加5~7kg的产量。当然也要根据不同种植情况考虑收获时间,一般地块的收获时间应在9月底或10月初,其他特殊地块的收获时间应在10月10日前后。
  3 结语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价值高,其他应用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玉米价格升高,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提高。
  参考文献:
  [1]范秀丽.玉米中后期管理[N].陕西科技报,2013-09-03006.
  [2]邯郸市农业局技术推广站魏同科.夏玉米中后期管理六关键[N].河北科技报,2009-07-28B04.
其他文献
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抗家蚕浓核症病毒(BmDNV)单克隆抗体(McAb)的Ⅰ杂交瘤细胞株(Bm(?)1~6)。其腹水型McAb经琼脂糖双向免疫扩散法检测,效价最高达256;用间接ELISA法测定,效价最高达2500
【摘 要】科技报告作为科研成果和过程的总结,为创新活动提供重要借鉴的战略性科资源。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科技报告资源的建設情况,统计分析了农业技术领域科技报告收录情况,并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技术领域科技报告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报告;分析  [Abstract]As the summar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process
<正>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rodeni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PINPV)属杆状病毒A亚群,其宿主昆虫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因此详细研究这种病毒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苗木是林业生产活动的前提和物质保证,各类苗木的起运、包装、贮藏以及造林前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采取针对该苗木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科学而有效的技术措施,来维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最大限度地保护苗木活力,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1 起苗  1.1起苗季节的选择  起苗一般在苗木休眠期进行,主要是春秋两季。个别针叶树如樟子松、油松也有雨季进行的。随起随造最能保护苗木活力,但在实践生产活动中,大规模的造林和起苗是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进一步深人,品种繁多。近年来出现了一类新型的饲料添加剂──活菌制剂(Biogen),是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保健方面具体应用的微生物
流动注射分析(FlowInjectionAnalysis)简称FIA,是7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流动分析方法,它具有分析速度快、简便、精度高、试剂耗损少等优点,是常规分析特别是批量样品分析
<正> 猕猴试验表明,甲型肝炎病毒H2M20K5是一株减毒株。本文研究了该株在KMB17人胚肺二倍体细胞中的增殖动态、繁殖部位、病毒颗粒在氯化铯(CsCl)溶液中的浮力密度,以及该病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长期创造的结晶,是烹饪工作者千锤的历练。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化,更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