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开放型习题浅析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ong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开放型习题
  开放型习题是相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真假分数的意义后,问学生: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因a、b都不是确定的数,所以无法确定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在学生经过紧张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当b  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了不同的解法:
  1、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全长和乙队20 天修的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1500-35×20)÷20
  2、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 每天修的。算式是:(35×20+100)÷20
  3、可以先求出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 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500÷20-35
  4、可以先求出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多少米, 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00÷20+35
  5、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两队每天修的,再求甲队每 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0÷2
  6、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甲队20天修的,再求甲队每 天修的。
  算式是:(1500+100)÷2÷20
  7、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也就是甲队(20×2)天修的,由此 可以求出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0×2)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哪种思路最简捷。
  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 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 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 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一根绳子长25米,第一次用去8米,第二次用去12米, 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由于受封闭式解题习惯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凡是题中出现的条件都要用上的思维定势,不对题目 进行认真分析,错误地列式为:25-8-12或25-(8+12)。
  做题时引导学生画图分析,使学生明白:要求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两次一共用去多 少米,这里25米是与解决问题无关的条件,正确的列式是:8+12。
  通过引导分析这类题,可以防止学生滥用题中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 、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
  四、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所需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时既要考虑问题及 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和思维的缜密性 。
  如:做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面袋,至少需要白布多少平方米?
  解答此题时,学生往往忽视了面袋有“两层”这个隐藏的条件,错误地列式为:8×5,正确列式应为:8× 5×2。
  解此类题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隐藏条件,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 思维的缜密性。
  五、运用缺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缺少型开放题,按常规解法所给条件似乎不足,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便可得到解决。
  如:在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所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按常规的思考方法:要求圆的面积,需先求出圆的半径,根据题意,圆的半径就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但 根据题中所给条件,用小学的数学知识无法求出。换个角度来考虑:可以设所剪圆的半径为r, 那么正方形的 边长为2r, 正方形的面积为(2r)[2]=4r[2]=12,r[2]=3,所以圆的面积是3.14×3=9.42(平方厘米)。
  还可以这样想:把原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所剪圆的半径,设圆的半径 为r, 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r[2],原正方形的面积为4r[2],r[2]=12÷4,所剪圆的面积是3.14×(12 ÷4)=9.42(平方厘米)。
  通过此类题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解答开放型习题,由于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题时往往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深索,且有些问 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因而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 与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理念提倡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育部颁布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能真正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忽视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他们在教学上仍存在“旧瓶装新酒”的现象,把课堂教学较多的时间放在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操练上,留给学生的语言交际实践时间较少,导致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听、记、背
本文从《公共图书馆法》实施背景下唐山市图书馆婴幼儿家庭阅读推广服务入手,论述了唐山市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服务的背景、主要服务内容,总结其经验及以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
由“典盛传播”与“环球活动网”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电视创新论坛暨创新榜颁奖盛典”于2007年5月26-27日将在北京隆重开幕。“创新、创意、和谐、发展”成为本届论坛的主
现在学校很重视教研组建设,把教研组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再加上教研组自身建设的加强,组内教师逐渐意识到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昆明机械厂是生产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专业厂家,有职工1079人,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62名。经过48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铁路大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实践方法,该实践具有一定的突破性,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一篇文章或者是多个文章,并对这些文章进行分析,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达
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如何提高系统对环境变化及企业变革的适应能力.从需求方面来看,要求系统能够识别外部环境的变化,并通过改变系统结构、业务处理方式
[摘 要]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英语 兴趣 创新氛围  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该科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摘 要]目前我省已率先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行列,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学方式能否成功转变是课改的关键因素之一,本人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现整理总结出来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式理念  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
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在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机制建设以及金融创新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资产管理行业也在我国金融行业大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