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科学课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的学科,它是学生开始系统接触科学知识的一个窗口,对于学生将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科学;学习习惯
  新的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有效的课堂教学。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建构与落实,就得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做起。我认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地学习习惯,在科学课中,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我做了以下尝试。
  1. 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
  目前本年级(五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尤其是有效教学开始后,这种不良习惯又加剧了。如一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产生了错误的积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不少在低年级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可到了五年级,成绩逐步下降,一般来说这与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习惯一般都比较好,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表现也比较差,尤其是在认真思考、细致观察、坚持结构化预习等方面,所以说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2. 几点做法。
  2.1 意识培养。首先培养了学生的习惯意识。明确什么是良好的习惯,怎样做,做什么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我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让学生明白,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之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为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习惯包含着许多内容,通常情况下,一节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研讨——复习巩固——练习、作业等环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这就要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到实验室时带队的习惯、课中认真倾听的习惯、记笔记的习惯、及时提问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还有学完一节课进行总结归类探求方法、升华经验的习惯等。
  2.2 习惯培养
  2.2.1 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导读评价单准备材料的习惯。
  科学课导学案中的问题导读——评价单有结构化预习的的各种元素,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准备(材料准备)、学习过程、知识链接及自己的疑惑提出等,而材料的准备是保障科学实验的关键。可现实情况是:教师提前1——2天发放布置问题导读——评价单进行结构化预习需要准备的材料,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把准备材料的事记在心上,家长也不支持——。针对这些,我采取了如下措施:根据教材列出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由科代表适时提醒并检查当天实验准备的材料。有些材料的准备也需要分好工,师生共同承担。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课前材料准备齐全,我采取等级评价制,先自查,评出等次;实验小组成员根据自评情况,开展互查,评出等次;全班相互交流,由各小组长(或小组推荐的代表)在全班交流小组评定的情况,在各小组无异议的情况下,按各小组得到的优、良、般、差的数量,依次排出优、良、般、差的小组,并将排出的结果用统计表在班上张贴公布,进行有效评价,表扬优秀合作小组、优秀个人。这样坚持训练,学生就会养成按需如数准备好研究材料的习惯,为实验、学习探究提供材料保证。
  2.2.2 培养学生良好细致实验观察品质的习惯。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细致实验观察品质。教育学生明白“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的道理,给学生讲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观察结果的故事,如:牛顿就是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转的。所以,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能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性。我着手从观察的客观性、持久性、敏锐性、全面性、选择性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1)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是科学精神的骨髓。应当使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2)观察的持久性: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如达尔文经历了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观察与实验,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3)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利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由此,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4)观察的全面性: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其效果显然更全面。
  (5)观察的选择性: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经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注意些不该注意的东西,如:用酒精灯加热物品时,,本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象,但有些学生却只看到了酒精灯的火焰在跳动。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能观察的准确、全面、细致。
  2.3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小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强,总认为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谁在说,怎么说的,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这就影响了交流的质量。因此,我开始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一是要求学生听同学展示交流回答问题时,不一定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二是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意见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同时我还积极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并交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学生学会了先听后说,真正养成了倾听的习惯。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科学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是课堂有效教学目标建构与落实的基础与前题,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让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学科学。
其他文献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
期刊
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创新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
期刊
阅读是以书面材料为对象,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学习过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大课题,已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正确而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1. 加强自读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老师讲解,还是自读自悟,早已是一针见血的问题。因为人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才能逐一形成。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文:分讲解课文,课内阅
期刊
【摘 要】高三数学复习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处理好的下面几个问题:(一)要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因为“三基”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故在高三的教学复习中应将定理,公式中隐含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充分地挖掘出来,同时注意对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二)落实教材。即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切实以教材中的问题为素材,通过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型,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
期刊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它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就合作模式的内涵、实施策略、合作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对中学如何开展英语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应用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
期刊
【摘 要】要求老师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式,不断地加强教学水平提高自已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胜任现代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拼音教学;生会读书;学会写段  语文低年级的教学是打好语文基础的三年,如果一个小学生低年级没有学好,基础没学好,那么到了高年级学习就很吃力就会出现拼音不准、语句不通、作文不会写、错别字连篇、甚至闹笑话。因此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很重要,这也要求老师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式,不断地加强
期刊
我校对寄宿学生管理已有七年时间,现有寄宿生134人,男生75人,女生59人,其中一至六年级有124人,学前班10人,年龄最大的只有12岁,最小的只有5岁,这些寄宿生都来自移民子女,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日常学生温饱都难以保证,要想一下子规范管理是比较困难,也需要花一定时间。主要表现在:一是许多移民子女缺衣少穿,大部分只有一套衣服,在学校也没有换洗的习惯,身上脏兮兮的,冬天还穿凉鞋,学生无心学习。二是床
期刊
众所周知,英语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对于缺少英语学习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确实是勉为其难,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其对英语学习兴趣索然,消极应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莘莘学子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1. 迁移兴趣,激发求知欲  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毅力,这是很多学生所欠缺
期刊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
期刊
【摘 要】大多数高中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感觉数学太灵活,不易寻找到规律,很难建立数学思维、很难悟道。自然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其实不然,认真学习领会数学中的知识点(定义、定理、公式、性质),它们会指明前进方向,指挥我们到达结论。  【关键词】定义;定理;公式;性质  1. 定义的指挥性  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一般第一个就要认识它,定义它,就像人的名字一样,规定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是谁。例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