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数学复习应注意的一些环节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gr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三数学复习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处理好的下面几个问题:(一)要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因为“三基”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故在高三的教学复习中应将定理,公式中隐含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充分地挖掘出来,同时注意对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二)落实教材。即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切实以教材中的问题为素材,通过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型,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三)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要认识到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思维的过程,要重视调动学生的思维,及时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深入研究《考试说明》,分析历年的考试,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
  1. 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其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教学中教师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以便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然而恰恰相反,因为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学中没有充分表现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使思维水平处于较低的层次。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造成失误。我们一直强调抓基础,但总是抓得不实,总是对其不放心。其实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趋势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高三的复习,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强化三基,不要在知识的非本质的细枝末节上纠缠,避免过分关注偏题、怪题。事实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已达整份试卷的80%左右,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运算能力,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题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题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失误。事实上,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因此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对题目做出正确地判断。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数大,因此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又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落实的同时也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追求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因为基本的教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会有知识网络的融会贯通,思想方法的丰富多彩,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2. 抓纲务本,落实教材
  考前复习,由于任务重,时间紧,但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多年来,一些学校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在大量的复习资料中钻来钻去,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达到“覆盖”高考考点的目的,因此高三学生都要做大量的习题,教师和学生都埋没在题海中,以期高考有个好成绩,课本似乎成了多余的东西,并将其弃之高搁。结果是极大地加重了师生的负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组做了大量艰苦的导向性工作,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通过合理组合作为高考题的。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高考试题可视为猎奇,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目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已再清楚不过了!最近几年,高考打破了以往的格局,真正展现了课本的魅力,也为今后复习指明了方向,只有讲好、用好课本,发挥教材优势,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切忌不刻意追求复习资料中的偏题、怪题和一些解题技巧过强的难题。高考的首轮复习必须真正回到课本中去,回到基础中去,引导学生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帮助学生构建起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网络,并且在复习中必须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好高骛远,在毫不吝惜地删除某些复习资料中的偏题、怪题的同时,以课本中的问题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形,形成典型例题,借助于启发式教学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纵向挖掘,横向延伸,达到优化认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前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相说过:“必须重视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数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行性?从解本题到转向独立提出类似问题和解答这些问题,这个过程显然再扩大解题的'武器库'。学生利用类比和概括的能力在形成,辨证思维的独立型以及创造性的素质能力也在发展。”今年的高考再次提醒我们:重视回归课本,在平淡中练能力,这是我们今后复习的方向。
  3. 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还十分讲究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类问题,一般较灵活,技巧性较强,解法也多样。这就要求考生找出最佳解法,以达到准确解题和争取时间的目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数学内容之中,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高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而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首先要有意识地把教学过程视为数学思维活动过程,解题教学要培养交互性,充分调动和展示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要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因势利导,克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解题之后更要注意反思和总结,是怎样发挥数学能力来指导解题的,使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其次,复习备考应重视“过程”,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要打破数学内部的学科界限,加强综合解题能力的培养,将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像语文的作文写作那样,细水长流,融入平时的教学和复习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中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在高考中才能灵活的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4. 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 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领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说明》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说明》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说明》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的过程中,切不可搞什么“猜题”、“押题”。比如有人说:高考试题有周期性,去年考了什么。今年一定不考;去年没考的内容,今年肯定要考。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事实已给猜题、押题者的做法作了最好的回答,实践表明猜题押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其他文献
在几年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根据以往的学前教育教学情况与经验,我认为我们的学前教育教学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教学方面,教学过于程式化,课程安排分散,教学方法陈旧,与现代学前幼儿教育工作严重脱节;学生方面,学生基础文化普遍差,实践能力不足,没有积极主动性,没有对学习的热心和忍耐力。经过去幼儿园实地调研,更加证明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严重,也更加证明了学前教育的创新与改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期刊
中学语文课本中,约有百分之七十的篇目是古今中外的佳作精选。这些作品不仅文质俱佳,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美学内容。通过最优化、最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的语文教学活动,一方面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美学教育,奠定学生扎实的美学基础知识,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同时,从根本上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期刊
1. 学生学英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语音语调知识掌握不好,拼读能力差、口头表达能力差;  1.2 学生词汇量小,单词拼写能力差;  1.3 学生语法概念淡薄,英语表达能力差;  1.4 学生的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贫乏,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差;  1.5 学生对英语学科存在着畏难情绪,缺乏信心,丧失了兴趣。  2. 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2.1 部分学生认为学不学英语无所谓,反正毕业后也几乎
期刊
【摘 要】中职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中许多历史哲学故事具有明镜一般的作用,可以照出现代人的自以为是,对学生具有警醒作用。  【关键词】“非主流观点”;“靠官论”;“读书好不如嫁得好”  中等职业学校高中二年级下期德育课教材,现在使用的是自编教材《哲学与人生》,在这本教材中,大量地引用了古今中外的著名案例,以及许多家喻户晓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这些哲学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德育课是职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顺应了新课程的改革要求,真正践行“知识来源于生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课程资源进行的创新和整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知识、社会经验的结合点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课堂,使信息技术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发展的空间,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自己多年从教语文及实际经验,认为教学模式上要以启发式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奠定适应社会的基石。本文主要从导入课文或知识学习之间的过度要有趣味性,即能使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教师讲解的过程不能直接揭穿问题的结果,重精讲与点拨;问题的设置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一个问题或一堂语文课的小结要有逻辑性,不能只总结结果,要重
期刊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
期刊
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创新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
期刊
阅读是以书面材料为对象,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学习过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大课题,已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正确而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1. 加强自读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老师讲解,还是自读自悟,早已是一针见血的问题。因为人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才能逐一形成。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文:分讲解课文,课内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