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驴非马”辩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sxf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朝时,西域龟玆国国王绛宾在汉宣帝时多次访问汉朝。他对汉朝的文化特别喜欢,回国后大力推广汉朝的文化,这与西域的传统习俗大相径庭,人们认为他的这一套似是而非的东西,是驴马杂交的骡子。打那以后,人们便把不三不四不伦不类“四不像”的东西用成语非驴非马来概括。
   但细想想,有些东西非驴非马也没啥不好。就说骡子吧,作为马和驴的种间杂种,体质结实,肢蹄健壮,富持久力,易于驾驶,使役年限长达二三十年,价值比马和驴都高,好货啊。
   世间“非驴非马”的东西多着呢!“苹果梨”,形似苹果,外皮美观,果大(单个可达700克)肉多,果核小,可食部分占85%,质地细嫩,脆而多汁,营养丰富,口味香甜,在正规的冷藏室里可存储到第二年新果上市。这非驴非马的梨中之“骡”,也是好货啊。
   前几天,我陪一位亲戚逛书画市场,看到一位颇有点“童子功”(交谈后得知)的中年男子写的毛笔字,有楷书的秀丽,有行书的洒脱,也有草书的飘逸,十分养眼。我请教主人这(字体)叫什么“体”,他说叫行楷。“行楷”,书体中非驴非马的“骡子”啊,美矣哉。
   “非驴非马”的现象,还出现在文学创作中。
   一提陈寅恪,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因其身出名门,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教授中的教授”。
   有意思也备受争议的是,晚年,陈寅恪以目盲体衰之躯,耗时十年,写下了一部80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的歌妓、才女,位列“秦淮八艳”之首。在一些学人看来,陈寅恪凭着有写中国通史的实力,不去写更有影响力的重要、重大题材,却去写“一介烟花”及其“名声不佳”的丈夫(《柳如是别传》又名《钱柳因缘诗释证稿》),简直是本末倒置。但就像所有有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一样,陈寅恪自有陈寅恪的性情和品格。在他看来,“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盖借以察出当时夏夷之防与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盖有深意存焉,绝非清闲风流之行事也”(此为陈寅恪对挚友吴宓说的话)。没按常规去做“大课题”,任谁遗憾,他陈寅恪不遗憾。
   还有,这书中文章的体裁:按学界傳统的分类标准去衡量,《柳如是别传》是传记文学还是理论专著?似乎都有点像,也都不是。按现代文章学里的理念去划分,《柳如是别传》是人物通讯还是报告文学?似乎都有点像,也都不是。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它究竟是什么,归何类?说来说去,《柳如是别传》的问世,属于文学创作中的“非驴非马”之“骡”:这部皇皇巨著的撰写,不仅为被巨著作者誉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的柳如是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点了赞,还开创了教科书般的“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的研究法。在诸多名家、非名家,学界和时下网络言人对这部史学名著的推介、评价中,我认可文化思想史学者、作家、文学批评家和红学专家李劼对该书的评价。他说:“悲剧《红楼梦》于非人世界中拓出一片人性天地;《柳如是别传》从历史深渊中推出一团人格光明……它高出于其他相类题材之作,而足以与《红楼梦》媲美。”
   有新闻报道说,2019年新学期,复旦大学开设了一门新通识课程,名字就叫“似是而非”,集结了文、理、工、医多个学科的教授走上讲台,向学生阐述什么是“伪科学”。仅四堂课,“似是而非”就在复旦火了。每到周二18:30,“似是而非”的开课教室H3409“一座难求”,每周都有站着听课的学生。
   看来,“非驴非马”的东西,尚有市场开发潜力。
其他文献
对事业有成的人,我一向是非常钦佩的。在我看来,一个人想在某方面取得成功,两个前提必不可少,一是吃得苦,二是眼光独到。吃不得苦,就算有无限机会,你也很难碰到;眼光太浅,碰到了机会,你也可能失之交臂。但光有这两点还不够,我们的事业要做得长久,还应该正视两盏红灯:脸面、生命。  学校附近有个卖水果的,嘴巴很甜,我每次经过,她总要嘘寒问暖。我是个心软的人,看到人家这样“友好”,总要回答几句,有时还会在她的
期刊
骑自行车外出,忽然听到背后传来吵闹声。回头一看,是两个男人在争执。  一人道:“你还像个人吗?”  另一人反驳:“我怎么就不像个人了?”  “你看看你做的那些缺德事吧!”  “我做什么缺德事了?”  因有急事,“好戏”没有看下去。  回家后“倒叙”一下刚才的一幕。感到颇令人深思。  只要是长着一双手、两条腿、五官齐全,会说话,会使用工具……都被称作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天生有所缺陷的,也是我们人类的一
期刊
有大师之实、坚辞大师之名的学界与文坛大家,驾鹤而游时几乎都有“遗言”传颂。这“遗言”,不是安排家事、后嗣的临终嘱咐,不是夕阳残照那闪亮的一抹——绝笔之作,甚至还属健在时的一二感慨或悟道,但一经发出,或如石破天惊的“启蒙”,或似如雷贯耳的警示。如钱学森先生安详辞世,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钱学森之间”遂成“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期刊
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追求“流量为王”已是不争的事实。《北京日报》近期就先后报道过两个有关流量的案例。2月24日,某流量明星微博账号造假,通过刷虚假数据来提升流量被曝光;事隔百天,6月11日,某明星发布的微博竟被转发过亿次,被曝光是幕后推手所为。要知道,新浪总共才3亿多用户,上亿次转发量,那需要三分之一的用户参与,其背后推手的能力令人咋舌。  如此看来,流量真是个好东西,否则明星们怎么会千方百计造假
期刊
凡人当自重。自重即珍爱自己的品格、名声。它是有骨气的表现。知识界人士更应自重。这是由一小事想起的。有一位朋友,擅长会计业务,某单位闻其名,拟高薪聘请他出任顾问,任务是为这家企业钻国家税收政策的空子,避所得税。这位朋友断然拒绝:“给钱再多,违背国家利益的事我也不干。”此话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笔者对这位朋友是很钦佩的。高薪对清贫学者而言是颇诱人的,然要是接受了这个聘任。无异于丧失了原则。失去了骨气
期刊
日前笔者在某杂志上阅见一位略闻其名却素未相交的哥们将其“傍名人”之作为大大地自我推销了一番——与某某某某名人合影啦,请某某某某名人为其集子作序啦,在其所谓作品研讨会上有多少多少名人到场为之吹嘘捧场啦。其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傍技,颇令笔者闻之不屑。  “傍”者,依附也;“傍名人”者,亦无非借力名人,从名人身上揩点油,沾点光,希冀着让自己也尝一把做“名人”的滋味。  世风浸染。文人雅士傍招自亦良多,诸
期刊
一位朋友新近升职。自是一件喜事,按说我应该打个电话或发个短(微)信表示一下祝贺,踌躇再三,决定还是算了吧。或曰:你这样做是否太不近人情了?锦上添花的事谁都乐意干,轻松简单,顺水推舟。但是这顺水人清也能讓人伤不起。  那年,也是一朋友升职,我为他感到高兴,发去短信祝贺,结果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人家压根没有理我,弄得我郁闷了好几天。好像我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又一次更狠,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还不是升职,而
期刊
作家孙少山在《二元一斤国富论》一文中说,他在地摊上花二元钱买了一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其《国富论》主旨宏大,研究如何富国裕民。巧了,笔者逛书摊,也看到一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旁边还有一本《韬略大全》(中国卓越出版公司出版),都是二元一本。没出息的我,只买了《韬略大全》。   民俗有“抓周”,新生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如果小孩抓了
期刊
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叶敬忠院长的致辞火了。“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这一看似不走寻常路的演讲主旨,为何能引发广大网友的共鸣?因为叶院长讲到,大学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而更是为了获得思想来追求自由,在希望传递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视角便是普通人,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这样做,会让你变得更强。因为动辄“我厉害了”,恰恰是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餐厅
期刊
乍看这题目,有人或许会质疑:乞丐就是乞丐,哪有什么“权贵”“草根”之分。的确,但凡乞丐,都是乞讨者。其行乞的目的,都是为了从他人那里得到钱或物,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愿望。这一点。别无二致。然而,细加观察,现实生活中,乞丐非但有“权贵”与“草根”之别,而且二者行乞的方法、性质等,千差万别、截然不同。  “草根乞丐”,破衣烂衫,灰头土脸;“权贵乞丐”,衣着光鲜,冠冕堂皇。“草根乞丐”行乞,大多只为填饱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