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me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江苏省高校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辅导员队伍在职业化发展中的结构有待优化,素质有待强化,培训有待深化,考核有待细化,职业有待实化。文章强调辅导员特殊的岗位应该担当起特殊的使命。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 职业化发展 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张才君(1962- ),男,江苏宜兴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苏州215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课题“新时期江苏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7WTA00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9-0060-03
  
  在完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过程中,我们对江苏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研包括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走访、座谈、文献资料查阅等几种方式。问卷调查共发放26个院校,回收问卷476份,其中,有效问卷417份,有效率为87.6%,输入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所调查学校涵盖了“211工程”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独立民办本科院校、办公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文献资料包括江苏省教育厅2007年《江苏省贯彻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情况报告》,以及各个院校2008年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自查报告》、工作总结等。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绩是明显的,经验是可取的。但我们也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在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就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求教于大方。
  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像关心业务骨干的成长那样关心辅导员的成长,把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共识。但是,职业化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持续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我们在调查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工作现状中所出现的消极方面表现,都是职业化发展问题的具体表现。这里,我们对调研中发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作进一步的描述和分析。
  一、辅导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1.数量方面。教育厅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中、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调查显示,无论哪一类学校都很少能达到这样的要求。“211工程”高校辅导员与所带学生的师生比平均为1∶247,普通高校辅导员与所带学生的师生比平均为1∶238,普通职业类高校辅导员与所带学生的师生比平均为1∶340。而极个别民办本科院校的专业辅导员与所带学生的师生比例则达到了1∶1143、1∶1525,也就是说,近8000个学生只配备了7个专业辅导员。南通的一所高职院校也在其《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自查报告》(2008年)中提到,“专职辅导员人数相对不足”。可见,江苏省内的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完全按照省教育厅的规定配备专职辅导员。
  2.年龄方面。调查显示,江苏高校辅导员在各年龄阶段所占的比例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而呈递减趋势。20~30岁年龄段的辅导员占辅导员总数的78.4%,30~35岁的占15.1%,35~40岁的占3.8%,40~50岁的占1.0%,50~60岁的占1.4%,60岁以上的占0.2%。可见,目前江苏高校辅导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年轻化,这是由辅导员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却也成为辅导职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制约因素。年轻的辅导员虽然有活力和朝气,工作有干劲和闯劲,但由于缺少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还没有深层次地认识和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易造成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不利于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二、辅导员队伍素质有待强化
  1.政治素质。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之处。调查显示,江苏省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仅有88%是中共党员,8.9%为共青团员,甚至还有3.1%是普通群众。显然,目前一些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与国家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很难符合本身工作需要的要求。
  2.学历结构。江苏省教育厅明确规定,辅导员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值得肯定的是,在我们调查的高校中,有不少高校所有辅导员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全省范围内高校本科以上学历的辅导员占到了总数的95.2%,但也有专科以下学历。这与省教育厅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另外,所调查的样本中,没有一位辅导员是博士学历,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江苏省内的辅导员队伍中不但存在专科以下学历,而且学历的性质也是参差不齐,成人自考、自学考试、函授占到了所调查群体的6.5%。这与省教育厅对此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也有一些是由高校的性质所决定的。比如,一些高职院校在辅导员学历进修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因而院校辅导员的学历及性质自然会受到影响。
  3.学科背景。与学历一样,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也是职业准入的条件之一。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才能顺应辅导员职业化的趋势,更好地指导学生从事学习和生活。调查显示,江苏高校辅导员的学科背景比较复杂,为数最多的是理工类,占26.4%;甚至还有24.5%是调查表中没有罗列的其他类别的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扬州大学理工类专业的辅导员占37.5%,其他类别占13%。这种偏理工、轻文科的辅导员专业配置不平衡,最终将影响辅导员向着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辅导员队伍培训有待深化
  江省高校是全国最早推行对辅导员进行上岗培训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苏省已建立了三个辅导员培训基地,对辅导员进行有效的培训。调查表明,一方面,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需要大力加强,培训制度有待完善。江苏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内容联系实践不够。培训内容拘泥于上级文件和政策解读,脱离工作实践的发展需要,对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少,急需和实用的新知识少,多停留在一种理论上的培训,未能重视和加强辅导员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很难激发辅导员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形式依然沿袭传统思路,主要采用“专家授课”与辅导员“分组讨论”的方式,缺乏灵活性,且专家授课多为“满堂灌”,辅导员参与性不强。尽管“专家授课”“分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团队训练”“模拟实习”“案例分析”“观看教学片”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培训辅导员的方式非常符合年轻辅导员的接受心理,需要更多地采用。
  3.教学资源整合不够。目前,各高校对辅导员的培训多由各高校自己开展,虽然都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但其培训的教学工作主要仍由基地所在学校的部分专家担任,而对同一地区或其他同类高校的教师资源整合不够、利用不多。辅导员校际间的工作交流少,使得他们的工作思路闭塞,视野不够开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
  4.培训制度不够完善。一是缺乏系统的质量评估制度和激励机制,如教学质量评估、学员培训效果评估等,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二是管理制度不严,培训制度多停留在制度的制定上,对相关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难以严格执行;由于工学矛盾突出,一些辅导员即使参加培训,也时常请假处理别的工作,不能静心学习。
  四、辅导员队伍考评有待细化
   高校辅导员职业考评就是对辅导员在一定时期内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作出评价的过程,是对辅导员在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的系统的描述。目前,江苏高校虽然普遍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进行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的考核,但考评指标太多太细,考核缺乏必要的张力与弹性,辅导员工作疲于奔命,陷入具体事务之中。辅导员职责的不确定性导致工作难以量化,考核缺乏必要的依据和标准,无法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绩效形成奖惩体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自查报告》中提到:“辅导员考核的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辅导员考核的量化数据少客观性较弱、主观性较强。”甚至还有个别院校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规章制度的支持,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往往不能量化,导致辅导员的工作量与所获评价不能达成一致。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失去了考核的约束与监督,一些辅导员对于工作质量的要求逐步降低,流于形式,做“面子工程。”我们的调查也涉及了这一问题,结果显示,认为“不科学、没有体现工作特征”和“没有考核差不多,不能体现优胜劣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辅导员占到了总数的58.6%,而对辅导员考核办法持肯定态度的只有36.5%。考评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也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五、辅导员队伍职业有待实化
  1.职业选择。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的大国。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就业压力很大。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省内的大学生和全国其他省的大学生一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许多辅导员从事这一职业便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我们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职业选择的无奈。调查显示,有12%的辅导员选择这一职业是因为“现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找工作不容易,有个辅导员工作已经蛮好了”,15.3%的辅导员就是为了能够留在高校,还有7%的被调查者很直白地选择了“辅导员工作只不过是一个跳板”。不论是何种原因,有34.3%的辅导员不是因为“喜欢高校辅导员工作”才选择这一职业的。另外,有28.1%的辅导员“选择这一职业的动力来源”只是“服从组织安排”,也就是说并非是本人自愿、主动的选择结果。在个别访谈中,当被问到“您为什么选择高等学校辅导员(岗位)职业”时,有一位受访者直言道:“我选择高校辅导员这个岗位,主要基于下列考虑:一是因为当前的就业环境是严峻的,找工作很困难,特别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环境下,更加加剧了就业的严峻形势。现在研究生找工作也难了,甚至是‘海龟’(海归)找工作也不那么顺利了。二是因为在高校当辅导员,其发展空间大。上可以当干部,当专业教师;下也可以做管理。当然我也不想一辈子当辅导员,辅导员就与T台上的模特一样,总是吃青春饭的,没有一辈子都走T台的。”
   2.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又称工作枯竭症。工作倦怠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一是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渺茫,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二是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有耐心。三是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或转行。调查表明,高校辅导员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现象,表现为生理上,经常产生疲劳感,精力难以集中;心理上,感到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对待工作冷漠、厌倦,对工作缺乏进取心,情绪波动大,性急易怒,时常有离开工作岗位的想法;行为上,工作中尽量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消极对待上级布置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安排,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
  调查显示,有31.2%的辅导员认为职业压力非常大,53.7%的辅导员认为压力比较大,程度比较严重的占到了总数的84.9%。当问及现在的工作状态时,17.0%的辅导员认为“工作有压力,但不影响其他事务的处理”,20.6%的辅导员认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莫名其妙地烦恼”,22.3%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太累,想转行”。
  3.前途信心。在传统观念中,在高校,只有搞专业才是“事业”,只有“教书”的才是“育人”的。而做“辅导员”或做管理的,则是“不务正业”。加上一些辅导员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跳板,作为一种过渡性的职业,而没有把它当做事业来经营,影响了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对自己以后的前途说不清”,该比例占到了35.3%,高于任何一个选项。甚至有12.0%的辅导员对自己以后的前途信心不足,有2.4%的辅导员对自己以后的前途没有信心。相反,充满信心的仅占15.3%,比较有信心的占33.6%,两者加起来也仅有49.4%。辅导员自己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前途缺乏必要的信心,又如何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观教育、职业选择分析、职业心理分析以及职业生涯设计。
  六、辅导员队伍使命要强化
  岗位职责,是个体使命的核心内容或重要载体。毋庸置疑,高校辅导员是一个任务很重、要求很高、十分辛苦的岗位。如果说,辅导员岗位的时代性,意味着辅导员工作的外在规定性,那么,辅导员岗位的使命,则意味着辅导员工作的内在规定性。
  1.崇高的岗位意识。任何一个岗位,都可以被看做一个饭碗,一般性的职业,也可以看做为一项事业。中央文件关于辅导员岗位,是从两个方面来表述的:一方面,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表述;另一方面,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表述。从教育者角度的表述,可以概括成三句话,即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岗位,是大学教书育人的关键环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标志。从受教育者角度的表述,则可以概括成两句话,即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五句话中的第一句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岗位,说的是,高校辅导员岗位的设立是一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面的重要举措。第二句话,大学教书育人的关键环节,说的是,高校辅导员岗位的设立是一种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教育模式。第三句话,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标志,说的是,高校辅导员岗位的设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第四句话与第五句话,可以合成一句,即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很清楚,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是根本做不好辅导员工作的。事实表明,辅导员只有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看到伟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充满信心,在艰苦的工作之中获得快乐,在人生的道路上抵达成功的彼岸。这一点,对于新上岗的辅导员来说特别重要,强调正确的岗位意识,走稳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是关键。
  2.全面的岗位职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支主体队伍分别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其中,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要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侧重学生的思想辅导和日常管理、服务。关于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2006年颁布施行的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二章“要求与职责”中作了具体的说明。《规定》中提出了5条基本要求:一条讲教育,一条讲管理,一条讲提高工作水平,一条讲改进工作方法,一条讲注重工作成效。《规定》中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职责,是对以上要求的具体化,可以概括为“三个导”。一是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课堂教育;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要求,指导和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教育;紧紧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班委会和学生社团的建设。二是进行学习生活指导,做好日常管理服务。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具体负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好帮困助学、学习指导、就业指导等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择业交友有关的工作;参与处理涉及学校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事件。三是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辅导措施,促进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全面成才。
  3.丰满的岗位角色。岗位职责是工作的内容,岗位角色是自身的形象,两者是内在统一、互为表里的。高校学生辅导员要善于从自身形象出发,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开拓创新工作领域,增强工作效果,实现自身价值,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关于这一点,至少可以看出辅导员扮演的五种基本角色。一是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追求人生价值、探索人生真谛的过程中,面对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责任与贡献、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一系列人生问题,必然会产生困惑、矛盾、焦虑、不适,辅导员要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导航人,与他们一起共同探讨科学人生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在人生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理想与现实、责任与贡献、目标与行动的有机统一。二是学习生活的指导者。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及时化解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及时为他们提供职业启蒙和就业指导,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三是心理健康的辅导者。辅导员要运用心理科学知识、技能指导学生调适心态,维护增进心理健康,提高他们对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四是学生权益的保护者。辅导员不仅要引导学生知法、守法,而且要护法,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与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错误思想和违法行为作斗争。五是教学科研的承担者。辅导员既是特殊的教育工作者,也是基层的管理工作者,这“双重身份”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异常辛苦,但我们不能停留于“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的被动应付状态,要积极主动工作,注重调查研究,学会“弹钢琴”,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善于从纯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成为业务领域内的专家,为学生做出表率。
其他文献
计算机已被广泛运用到中小型锅炉控制系统中,而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锅炉运行的热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介绍了用计算机实现对工业链条炉的给水三冲量和燃烧的自动控
通过分析嵩屿电厂1、2号机组INFI-90和WDPF-Ⅱ两套分散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从系统网络结构、模件的备用方式、供电方式、软件系统的易用性及模件质量可靠性等方面对两套
成套的汽轮机监视保护仪表(TSI)从发展之初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历史,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近十年来其变化相当快,以后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提出了有关汽轮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炸开了中国紧锁的大门,震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也由此拉开序幕.'洋货'带来的冲击以及先进品牌形象设计的渗透,客观上促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向纵深推进的时候,义务教育信息技术已成为课程发展的一块“短板”。尽管一些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已关注到这一领域的不足(如:湖南省2010年对义务教育信息技
近年来,平面设计教学要求持续提高,对古典诗词的创意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代社会的平面设计中,如何更为有效地运用古典诗词,提高平面设计的内涵与韵味,已经成为业内广泛关
受经济低迷的影响,英镑的汇率走低,却因此吸引了更多的留学生前往英国深造。根据英国文化协会的预测,将有越来越多的印度、中国和尼日利亚学生选择英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印度学生人
笔者曾对612位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们(其中:男校长542人、46岁以上305人、本科以上学历564人,副高以上职称420人、任校长7年以上315人、约95%为正校长)进行问卷调查,从某些问题和某个侧面,可以看出中职校长这个群体的心态、处境和业绩。    自我认同与贬斥并存    中职校长在对待“校长”的身份上,自我认同感与外界影响下的自我贬斥感并存,弱势地位
北仑电厂某机循泵在大修中发现轮毂腐蚀的缺陷.经分析并验证该缺陷不是一般水泵常见的汽蚀造成,而是腐蚀造成.该文介绍了轮毂腐蚀的原因分析及修补缺陷的方法.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体系的锅炉寿命在线监测和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锅炉的各受压部件的寿命在线监测和分析,并能够长期保存计算数据,从而为电厂安全运行和合理检修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