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柳水生,昆山市人,中学高级教师,昆山市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充满了辩证法。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 而人是最复杂也是最辩证的。“管理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生动地反映了学校管理中的辩证关系。学校管理者要自觉运用辩证思想,正确处理好辩证关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现就学校管理中以下几对辩证关系略陈管见,与同行探讨。
一、“权”与“威”
校长应当仆人式的领导者。校长与全校师生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在人格和社会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有的校长觉得权来得不容易,天天想的就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因此滥用职权,以权谋利,用权徇私,导致人心向背。“从而不服,听而不尊”,校长有权无力,领导力大大减弱。
校长要实现领导功能,发挥其领导影响力,就必须注重校长角色的示范性,即既要言教更要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广大师生员工。领导者实施领导工作不应靠权力,不能任人唯亲,任人唯顺,任人唯全,而应树立尊贤爱才的观点,善用人才。因此,校长要把精力放在扩大自己德、能、勤、绩的影响力上,去推动工作、以威行权。常言道:“要树威、先除私。”“心底无私天地宽,品德高尚好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威信,才能当好校长。从教职工对校长期望的形象上:一方面期望校长“像个领导”,在人品、才能、学识水平上要高于群众,做到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另一方面又期望校长“不像个领导”,想教职工所想,急教职工所急,做一个完全彻底的人民公仆。这样教职工才信得过你,才会言听计从,倾心拥护,齐心协力,务实奋进创一流。
二、激励与制约
校长要正确认识、灵活运用激励与制约的辩证关系,把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把消极因素最有效地化解为积极因素。
1.激励。激励指激发人的动机的过程,在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刺激下使机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兴奋状态。教师的积极性要靠激励,激活了的积极性不仅能不断地提高能力,而且使能力得以超水平的发挥。校长要采用多种激励手段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
⑴情感激励。人是具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心理学证明,积极的情感会产生理解、接纳、合作的行为效果。知识分子的情感细腻、复杂,学校领导应从情入手,以情感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建立和谐、友好、热情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领导要以真挚的情感、博大的胸怀增强与教职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领导应做一位赏识者,多表扬和鼓励教师,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工作热情,为教职工取得更多的成功业绩创造条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情感激励的本质就是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一个人只有得到应有尊重,才会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责任感。学校重大的决策不能个人说了算,要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如在评价、绩效、选优、评先、晋升等教职工切实关注的问题上都应事先制定标准,来几个反复,经群众同意、有关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要为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广开渠道,领导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要设立建议箱(或意见箱),使教师的想法能及时反映上来。只有这样,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效应,广大教职工才会掏心窝,真心拥护你、相信你,为有这样的领导而自豪。在这样的领导领导下,工作苦点、累点也心甘情愿,自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断进取,创造出意料不到的佳绩。
⑵需要激励。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力,是调动积极性 的源泉。教师既有物质需要,更有精神需求,既有人身安全保障需要,更有再学习、再提高,取得更多成就的需要。
校长要动脑筋,想办法,不断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要时时处处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让教师得到实惠,平衡心态,全身心钻研教学,专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
对教师深层次的需要,尤其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作为领导应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满足。微软奇才比尔·盖茨为留住创造型人才,花巨资建造优秀的学习机构——微软校园。管理者要为开拓者、冒尖者创造宽松融洽的工作环境,并提供超越自我和敢于争先的资金保障,让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深造、磨炼和展示才华的机会,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使一批又一批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我校对上级教育教学部门举办的学习培训、业务进修、观摩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都有目的的鼓励教师参加,让他们学到新知识,更新理念,不断反思,开拓创新,促使他们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新者。我校建立和健全岗位考核制度,重师德、重业绩,对师德、教育教学业绩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这就可以让好的影响和带动不太好的,水平高的影响和带动水平低的,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
2.制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制度具有严密性、可行性、强制性、封闭性,这决定了大家要共同遵守、共同维护。因此,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办学目标的要求,从培养人、教育人的高度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实处,使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促使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讲究风度仪表,注意言谈举止,提高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命令、自我监督的能力。
当然,领导者要首先制约自己,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行“不言之教”。正人先正己,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为教师作表率,从而取得治校正人的发言权。学校领导要狠抓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严格自律,因为教师最看重这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公平、公正,领导与教师是否一样。教师对领导既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自律、自省、修己,成为遵守制度的模范。
三、求同与存异
求同指的是校长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处理全局性的问题上,要有坚定、清醒的头脑,要明确为谁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尽管教职工的思想多种多样,个性各不相同,但还是要坚持原则,态度坚决,不畏权势压力,不当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按原则办事,校长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要重拳出击,以达到制止事态恶化,稳定学校大局的目的。校长要敢管,不怕得罪人。“马行软地易失蹄,人听甜言栽跟头。”耳根软,听李四的有道理,听张三的也有道理,议而不决,决而不断,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穷于应付的境地,整个学校也将人心涣散,一盘散沙。
实践证明,只有按原则办事,才能正气压住邪气,一时寻事者会醒悟,一时兴风者自会受到应有的批评教育,克邪扶正。
存异指的是校长在小事上,要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对人宽容,对己严格。
宽容,就要容人之长。校长要识才、用才,提拔能力强的,尤其是比自己强的人进领导班子,担任与其能力相适宜的工作,充分发挥能人的特长。校长还应倾听和采纳热心教改的人提出的创新建议,并予以表彰奖励。
宽容,就要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允许教师说错话、做错事,要给教师改正的机会和时间。职能部门工作中一时的失误,校长要勇于承担领导责任,持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宽容,就要容人之异。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目标,重大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任何人都没有异议。议论是正常的,校长既要听与自己相同的意见,也要听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做到从谏如流,择其善而从之。不一致的意见中常有真知灼见。对片面的或者耍小聪明的意见也不要求全责备,本着看全面、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这一立脚点去看待教师,坚持举大功而不记小过,举大善而不计小瑕的原则,尽可能地虚心、真诚地去发现每个教师身上的长处,进行心灵的沟通,相互了解,取得共识。校长要做教职工的贴心人,注意了解教师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和实际需要,讲求管理艺术,处理事情上能形成一个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既有整体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发展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
四、劳与逸
校长要认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童有着各不相同的发展水平和各不相同的个性,没有一成不变的适合所有学生的育人模式。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脑力劳动,是塑造人的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十分艰苦的劳动,他们含辛茹苦,整日操劳。以这种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就必然要付出更多心血。因此,校长要用辩证的观点,教育教师要劳逸结合,不搞形式主义,讲求工作节奏,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地工作、学习、休息。
1.给教师力所能及的任务。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留有余地。要善待老实人,不能把难办的、别人不愿做的,全摊给老实人去做。
2.讲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率,倡导高效课堂,坚决反对教师搞疲劳战、题海战、消耗战,反对以牺牲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代价获取分数的模式,更反对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快乐为代价获取分数的做法,教师与学生都要学会休息,爱护身体。
3.倡导积极性休息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织教师做广播操,参加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愉悦身心,增强体质。
4、对老教师、体弱多病的教师可以适当减轻工作量,尤其对女教师怀孕、哺乳期应尽可能给予照顾。
辩证思想对加强管理、提高管理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校长在管理实践中,在任何时候处理各种矛盾的关系中,都要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变化及进程,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充满了辩证法。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 而人是最复杂也是最辩证的。“管理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生动地反映了学校管理中的辩证关系。学校管理者要自觉运用辩证思想,正确处理好辩证关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现就学校管理中以下几对辩证关系略陈管见,与同行探讨。
一、“权”与“威”
校长应当仆人式的领导者。校长与全校师生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在人格和社会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有的校长觉得权来得不容易,天天想的就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因此滥用职权,以权谋利,用权徇私,导致人心向背。“从而不服,听而不尊”,校长有权无力,领导力大大减弱。
校长要实现领导功能,发挥其领导影响力,就必须注重校长角色的示范性,即既要言教更要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广大师生员工。领导者实施领导工作不应靠权力,不能任人唯亲,任人唯顺,任人唯全,而应树立尊贤爱才的观点,善用人才。因此,校长要把精力放在扩大自己德、能、勤、绩的影响力上,去推动工作、以威行权。常言道:“要树威、先除私。”“心底无私天地宽,品德高尚好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威信,才能当好校长。从教职工对校长期望的形象上:一方面期望校长“像个领导”,在人品、才能、学识水平上要高于群众,做到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另一方面又期望校长“不像个领导”,想教职工所想,急教职工所急,做一个完全彻底的人民公仆。这样教职工才信得过你,才会言听计从,倾心拥护,齐心协力,务实奋进创一流。
二、激励与制约
校长要正确认识、灵活运用激励与制约的辩证关系,把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把消极因素最有效地化解为积极因素。
1.激励。激励指激发人的动机的过程,在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刺激下使机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兴奋状态。教师的积极性要靠激励,激活了的积极性不仅能不断地提高能力,而且使能力得以超水平的发挥。校长要采用多种激励手段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
⑴情感激励。人是具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心理学证明,积极的情感会产生理解、接纳、合作的行为效果。知识分子的情感细腻、复杂,学校领导应从情入手,以情感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建立和谐、友好、热情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领导要以真挚的情感、博大的胸怀增强与教职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领导应做一位赏识者,多表扬和鼓励教师,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工作热情,为教职工取得更多的成功业绩创造条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情感激励的本质就是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一个人只有得到应有尊重,才会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责任感。学校重大的决策不能个人说了算,要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如在评价、绩效、选优、评先、晋升等教职工切实关注的问题上都应事先制定标准,来几个反复,经群众同意、有关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要为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广开渠道,领导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要设立建议箱(或意见箱),使教师的想法能及时反映上来。只有这样,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效应,广大教职工才会掏心窝,真心拥护你、相信你,为有这样的领导而自豪。在这样的领导领导下,工作苦点、累点也心甘情愿,自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断进取,创造出意料不到的佳绩。
⑵需要激励。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力,是调动积极性 的源泉。教师既有物质需要,更有精神需求,既有人身安全保障需要,更有再学习、再提高,取得更多成就的需要。
校长要动脑筋,想办法,不断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要时时处处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让教师得到实惠,平衡心态,全身心钻研教学,专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
对教师深层次的需要,尤其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作为领导应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满足。微软奇才比尔·盖茨为留住创造型人才,花巨资建造优秀的学习机构——微软校园。管理者要为开拓者、冒尖者创造宽松融洽的工作环境,并提供超越自我和敢于争先的资金保障,让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深造、磨炼和展示才华的机会,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使一批又一批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我校对上级教育教学部门举办的学习培训、业务进修、观摩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都有目的的鼓励教师参加,让他们学到新知识,更新理念,不断反思,开拓创新,促使他们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新者。我校建立和健全岗位考核制度,重师德、重业绩,对师德、教育教学业绩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这就可以让好的影响和带动不太好的,水平高的影响和带动水平低的,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
2.制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制度具有严密性、可行性、强制性、封闭性,这决定了大家要共同遵守、共同维护。因此,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办学目标的要求,从培养人、教育人的高度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实处,使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促使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讲究风度仪表,注意言谈举止,提高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命令、自我监督的能力。
当然,领导者要首先制约自己,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行“不言之教”。正人先正己,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为教师作表率,从而取得治校正人的发言权。学校领导要狠抓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严格自律,因为教师最看重这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公平、公正,领导与教师是否一样。教师对领导既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自律、自省、修己,成为遵守制度的模范。
三、求同与存异
求同指的是校长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处理全局性的问题上,要有坚定、清醒的头脑,要明确为谁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尽管教职工的思想多种多样,个性各不相同,但还是要坚持原则,态度坚决,不畏权势压力,不当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按原则办事,校长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要重拳出击,以达到制止事态恶化,稳定学校大局的目的。校长要敢管,不怕得罪人。“马行软地易失蹄,人听甜言栽跟头。”耳根软,听李四的有道理,听张三的也有道理,议而不决,决而不断,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穷于应付的境地,整个学校也将人心涣散,一盘散沙。
实践证明,只有按原则办事,才能正气压住邪气,一时寻事者会醒悟,一时兴风者自会受到应有的批评教育,克邪扶正。
存异指的是校长在小事上,要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对人宽容,对己严格。
宽容,就要容人之长。校长要识才、用才,提拔能力强的,尤其是比自己强的人进领导班子,担任与其能力相适宜的工作,充分发挥能人的特长。校长还应倾听和采纳热心教改的人提出的创新建议,并予以表彰奖励。
宽容,就要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允许教师说错话、做错事,要给教师改正的机会和时间。职能部门工作中一时的失误,校长要勇于承担领导责任,持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宽容,就要容人之异。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目标,重大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任何人都没有异议。议论是正常的,校长既要听与自己相同的意见,也要听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做到从谏如流,择其善而从之。不一致的意见中常有真知灼见。对片面的或者耍小聪明的意见也不要求全责备,本着看全面、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这一立脚点去看待教师,坚持举大功而不记小过,举大善而不计小瑕的原则,尽可能地虚心、真诚地去发现每个教师身上的长处,进行心灵的沟通,相互了解,取得共识。校长要做教职工的贴心人,注意了解教师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和实际需要,讲求管理艺术,处理事情上能形成一个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既有整体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发展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
四、劳与逸
校长要认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童有着各不相同的发展水平和各不相同的个性,没有一成不变的适合所有学生的育人模式。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脑力劳动,是塑造人的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十分艰苦的劳动,他们含辛茹苦,整日操劳。以这种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就必然要付出更多心血。因此,校长要用辩证的观点,教育教师要劳逸结合,不搞形式主义,讲求工作节奏,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地工作、学习、休息。
1.给教师力所能及的任务。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留有余地。要善待老实人,不能把难办的、别人不愿做的,全摊给老实人去做。
2.讲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率,倡导高效课堂,坚决反对教师搞疲劳战、题海战、消耗战,反对以牺牲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代价获取分数的模式,更反对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快乐为代价获取分数的做法,教师与学生都要学会休息,爱护身体。
3.倡导积极性休息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织教师做广播操,参加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愉悦身心,增强体质。
4、对老教师、体弱多病的教师可以适当减轻工作量,尤其对女教师怀孕、哺乳期应尽可能给予照顾。
辩证思想对加强管理、提高管理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校长在管理实践中,在任何时候处理各种矛盾的关系中,都要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变化及进程,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