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再认识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设计家普罗斯曾公开发表言论“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 ,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一个人性化的设计应该是建立在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人的生理结构等方面的,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人的元素,使之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提供更舒适、最大程度上可以为人所用的设计。这是对人精神层面和生理层面的双重尊重和满足,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也是对人性的尊重。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机工程学;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美感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设计”是人类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以及各种感觉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是为了让人类更方便、更高效的做事,而人的行为需要也是敦促设计发展的主要动力,任何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1.2 研究内容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著名工程师和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在历史上谈到了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师达·芬奇根据他总结规律绘制了著名的人体比例图,流传至今。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即为人机工程学,同时在国内外有很多不同的称法。欧洲称之为”工效学“,美国称为“人类因素学“或”人类因素工程学“,除此之外,还有”适用工程学“、”工程心理学“等等不同的称法,但就实践而言,这些术语都为同义。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重点不是平常意义上只专注于对产品本身的研究和设计,更致力于提高人和产品之间的和谐程度,把“人”这一因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去。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人机工程学概念
  人机系统是指”人“,”机“,”环境“这三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
  人:设计主体或使用主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心理,生理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机:即机器,为人所设计和使用的一切产品。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课题就为如何设计出满足人的要求,符合人的行为规律的产品。
  环境:人使用产品时周围的环境,包括气温,声音,照明,气味等因素。
  2.2 发展历史及形式
  人机关系简史包括原始社会、中世纪、近现代三个阶段。
  2.2.1 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
  对于人机工程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说,自人类开始,就有了人机关系。从猿类转化为人类开始,人的本能就促使着人机关系的进步和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显然我们老祖宗很明白。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狩猎为生,开始使用工具时就会考虑到人机原理。例如在选择狩猎工具上会挑选大小合适抓握和方便手臂运动的工具,在钻木取火时,会选择适合于人手形态和生态条件的工具,不会刺破手,伤害到自己。
  2.2.2 中世纪阶段
  在二战时期,各国为了取得胜利,开始的时候卯足劲在武器的性能和威力方面下功夫,期望在技术上的强大能帮助取得战争胜利,但他们却忽视了人的能力与极限。据统计,二战时期美国百分之八十的飞机失事都源于人机工程学上的失误。为了急功近利而忽视人机关系使其吃尽了苦头。设计者和决策者意识到,相较于飞机性能来说,更重要的是人是否能驾驭工具,怎样才能将工具效率最大化。为了争取战争胜利,各行人士开始了对人机问题的研究,从而促成了这一学科的正式出现——人机工程学。
  2.2.3 近现代阶段
  近现代时期,人机工程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十分具体的学科知识,而且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认识。近现代人机工程学所研究的方向在于: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研究,使之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高效、安全、经济。
  第三章 生活中的人机工程学
  3.1 室内设计案例
  人机工程学应用于室内装潢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一灯两个开关,在刚进卧室的时候可以随手碰触门口的开关,夜晚睡觉时不必起身关灯,随手在床头即可关灯休息。这样一个很小的设计却给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节省时间又增加了安全保障。
  3.2 景观设计案例
  人机工程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儿童游泳池很少有直角的形状设计,为减少视觉盲区,让监护人或者救生员很直接的观察到整个泳池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強了儿童安全性能。
  城市广场的设计提供给了市民一个交流活动的空间,同时也起到了分流的作用,缓解了高峰期时的交通压力。
  第四章 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4.1 视觉与色彩
  不论是在景观设计还是在室内设计中,不同的色彩由于人的联想或者视觉器官的效果都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红色喜庆、黑色悲伤、橙色活泼等。更深一层次挖掘,在日常设计中,同色、补色对比在一些特定场合十分受用。
  医院一般不会使用紫色系装饰墙面,防止病人看病时墙上的颜色映射到脸上 ,显示出不健康的黄绿色,影响医生诊断。
  手术室墙壁多为淡绿色,应用的就是补色原理,防止医生手术中长时间注视血色产生补色残像,淡绿色的墙壁能有效地缓解此类现象。
  4.2 造型与设计
  不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私人住宅,人机工程的理念贯穿于一切生活场景中。以私密性为例,阐明人心理对环境设计的影响。
  私密性对于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居住环境中,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80年代的四合院,由房间围合成对内、外开放的院落。将内外空间划分的很开,在院外无法看到院内的生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私密性和安全感。
  相对于居住环境来讲,很多办公空间恰好相反,采用大面积开敞式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一个集体之间的联系,并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办公空间。
  参考文献:
  [1]孙嘉英等.中国设计 家具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
  [2]黄厚石,孙海燕.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武玥(1996.07.02—),籍贯:河北省安平县,院校: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声乐表演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本这句至理名言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声乐艺术品质的高或低,都和声乐的所有要素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腔体、呼吸、共鸣、咬字吐字四个要素进行阐释。  关键词:声乐演唱;概念阐释  1腔体  声乐演唱所需要的腔体包括:口腔、胸腔和头腔。其中口腔就包括口腔、口咽腔(就是如图咽腔,位于口腔最里端的区域)和喉腔(咽腔从喉头延伸的区域)。头腔包括鼻腔,鼻咽腔(软腭背后咽腔通鼻腔的道
期刊
摘 要: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文章从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的经历出发,接触学生案例与学生接受的角度入手,论述了在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特点、要点,探索新媒体背景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学生接受;新媒体;阵地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两会的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趋成熟,为了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和潮流,要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前言:“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新思路。突破了原有的技术工具,帮助各行业进行顺利变革,因此,在
期刊
摘 要:音阶、琶音训练在钢琴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目前幼儿钢琴教学中音阶、琶音训练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幼儿;钢琴教学;音阶;琶音  在钢琴教学中音阶、琶音的基础训练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作品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音阶、琶音作为表现音乐的手段。著名钢琴家,拉萨列夫、鲁道夫塞金、巴克豪斯都十分重视音阶、琶音等技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明显上升,因此在新常态下民办高校若想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尤其是对于音乐表演专业来说,要加大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力度,积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强化。在当前民办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背景下,本文提出加强实践教学比例、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等方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而展开,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当代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情况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课堂教学;小学  音乐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意识的艺术。随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性学科制定了新的教学标准。音乐课程改革在21世纪经济环境下的进步和发展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性。比如对音乐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多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求为导向,以提升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为背景,通过对于艺术设计教学现状与现阶段艺术设计所发生的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因素影响下的艺术设计教学基本情况,以达到针对性的调整艺术设计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并为研究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关键词: 多元因素;艺术设计;教学方法  就目前社会发展状况与中央精神来看,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提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分析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概况开始,对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梳理,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音乐教育  一、早期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概况  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殖民时期的歌咏学校。由于殖民地时期教民参加教堂音乐仪式时的歌唱水平不高,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歌咏学校。因此,兴办歌咏学校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民在参加基督音乐仪式时的
期刊
摘 要:文化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馆文化职能的发挥,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自主性,也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水平。关注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积极应用,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如何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作用,加强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日益得到改善的同时,对精神世界提出了较高要求。流行音乐是人们精神层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本文将主要围绕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和演唱特征展开分析。旨在为广大演唱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流行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流行唱法;演唱技巧;演唱特征  引言:流行音乐作为声乐文化的基本组成,对声乐文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传承发挥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