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三联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采用中医针灸三联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列入统计的319例,其中观察组161例,对照组158例。对照组应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应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基本治疗同时,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根据不同证型配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86例,进步54例,无进步13例,无恶化病例,有疗效达91.93%;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44例,进步64例,无进步44例,恶化3例;疗效7.2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应用基本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效果,明显,显著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快,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针灸三联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39-02
  我国近年统计表明,脑血管疾病的死因排位中居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而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中风,约占75%,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以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为西医常规治疗,随着针灸的临床工作的不断拓展,我科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对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319例,在西医的常规治疗的同时,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理论,采用针灸三联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住院病人,共356例。按照随机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依据进行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8例。脱落病例中观察组17例,对照组20例。脱落病例中无病情加重及不良反应发生,其中20例因经济原因提前出院,余17例无明显原因主动要求退出。列入统计319例,其中观察组161例,对照组158例。
  观察组中男102例,女59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85岁,平均(68.86±9.49)岁。病程最短1d。入组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27分,平均(16.73±6.12)分。对照组中男93例,女65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4岁,平均(64.34±9.62)岁,病程最短12h。入组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27分,平均(16.84±6.84)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分布及入组时起始分值在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西医纳入标准 ①发病3-10d。根据CT检查及临床表现、WHO标准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②有肢体瘫痪、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中医纳入标准 根据1986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制定的《脑卒中中医诊断、疗效评价标准》。主证:半身不遂、神志错蒙舌强或不语、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见症:头痛、眩晕、瞳孔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1.2.2 排除标准 西医排除标准 ①病后无肢肢体瘫痪,生活自理者;②大面积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有心肌梗死、严重肾脏或肝脏疾病的患者;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⑤有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疾病的患者。
  中医排除标准:临床表现有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的阳气外脱的缺血性脑卒中脱征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应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如下:①绝对卧床,保持病人安静;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吸氧;③预防感染,常规使用1-2周抗生素;④有颅内压增高征象者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用地塞米松10-20mg/d,每日使用次数及使用天数视病情而定;⑤控制血压,血压增高者给予降压药物;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输液1000-2500ml,氯化钾2-4g。
  2.2 观察组应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本治疗同时,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理论,根据不同证配合针灸治疗。
  2.2.1 火证 主治:除见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口歪、语言不利外,必见面潮红、目赤、唇红面干、躁动不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大便干、口臭、口苦、舌干、舌燥、口噤、舌强、舌质降红、苔黄干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有力。
  分析:火为阳邪,其性上炎,故见面潮红、目赤、唇红。火拢神明,故躁动不安。火盛生风,故头痛眩晕,气机升降失常,故恶心呕吐。火盛伤阴,故见大便干、唇干、苔黄干、舌躁口干。口噤、舌强、火盛风之征也。其舌质、舌苔、脉象皆火热之象也。
  治法:潜阳降火,育阳顺气,活血化瘀
  针刺放血:①手+井(少商、高阳、中冲、关冲、少译);②手+宣。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两组穴交替取用。头痛眩晕甚者,百会、太阳穴交替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舌强、呕吐者,金津、玉液刺放血。
  针刺取血:手足十二针(曲池、内关、合谷、阳陵、足里、三阴交)均取双侧,进针得气后,寻找较强的酸胀感,口噤取颊车,喉痹,取翳风、完骨、风池,均取双侧,针尖向结喉深刺45-60mm(1.5寸-2.0寸),每页捻针1-2分钟。
  急性期每日针刺两次,一次放血,一次针刺。一般放血两次。待上热渐熄,病势转危为安,停止放血,改为一日针刺一次。手法用泻法。
  2.2.2 虚证 主证:除见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口歪、语言寒涩外,必见神疲懒言、气短无力、语言低祛、或自汗或四肢欠温或纳呆或尿频或大便无力或大便溏或心悸失眠、舌体肥大、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或结代,多为虚证。
  分析:虚,指气虚。气虚刚见脏腑功能衰退的证候。
  治疗:补益正气,活血化瘀。
  针灸治疗:百会、人中、中脘、气海、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双)气海后加艾叶灸。喉痹取医风、完骨、风池、,手法用补法。每日针刺一次。
  2.2.3 虚火证 主证:除见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口歪、语言不利外,伴有面色黄或淡红,语言低微,神疲嗜睡,头痛头晕,小便频或失禁,大便干或排便无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心悸,肢麻,流涎,舌质红降,舌质红或暗红或嫩红或见中裂或见舌体瘦小,少苔,苔薄或见少津,脉弦或脉滑,弦细数。
  分析:虚指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肾气虚而言。其舌质红或红降,舌苔黄或黄干,脉弦滑,均为火热,之特征,也是诊断虚火证的根据,本证多因过劳以及郁怒,情绪激动等两种诱因作用下发病,且多于活动时发病。
  治疗:益气降火,活血化瘀。
  针刺疗法:曲池、阳陵(均双侧)、内关、合谷、中里、三阴交(均双侧),得气后取较强酸胀感。偏于气虚,气脾两蛚者加中脘、气海(补法);偏于肝肾阴虚,肾气虚者,加关元(实糕),头痛发晕明显者,取百会、风池、手+井放血。
  2.3 统计方法 住院治疗30d全部统计数据以双侧检验,p<0.05作为判断差异显著性的标准,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等级分组资料用Ridi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2.1 疗效观察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总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即由发病至病情稳定这段时间,此期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此期治疗得当,急性期可以缩短,;急性期愈短,则病情愈轻,故而预后僡良。反之,若治疗失宜,此期可以延长,此期愈长,则病情愈重,故而愈后愈劣。因此,医者必须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辩证求因,集中力量消除其发病诱因,控制病情发展,这是急性辩证施治的产要任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误诊原因。 方法:对18例误诊患儿的临床表现、误诊疾病、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儿中,主要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关节疾病、肾脏疾病,误诊原因主要为病史采集不详细,对本病认识不足,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要全面仔细的查体,综合分析,减少误诊率。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诊断;误诊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8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经随访1-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是适宜的且安全可行的,但需采取预防感染及复发的措施。  【关键词】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 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33-02  1 乳癖的概念  乳癖(lump in breast),中医病症名,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中青年妇女。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  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门诊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患纠纷;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24-01  随着我国法律不断完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护理投诉和纠纷也随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与糖代谢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自行编制的老后生活观量表,评价23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同时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之间,并发症数目(P<0.001)、病程长短(P<0.001)、FBG和HbAlc (P<0.05
期刊
【摘 要】本文对骨折中的骨质疏松的相关问题以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结论:骨折治疗必须重视骨质疏松患者及并发症的处理;骨折中的骨质疏松治疗必须结合其它药物(营养补给)的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要增加康复运动的辅助治疗;人工关节置换中必须做假体周围骨量的临床测试。  【关键词】骨折;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29-01  从2006年起,我们对管辖区内的参保农渔民成年人每年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发现从2006年到2011年的5年间成年人的疾病谱发生变化,尤其是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被体检普查人员全部为舟山市盐仓街道参保的20岁以上农渔民。2006年街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WBC)的测定对急性感染患儿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对56例临床疑似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住院患儿做PCT测定,按临床第一诊断把患儿分成肺炎、肠炎、败血症等5组,并与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比较。结果:56例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PCT检测阳性40例,阳性检测率71.4%,对全部56例检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33-01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back pain,DLBP)是指腰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的腰痛,以其不伴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无节段过度活动为临床特点。Park等【1】于1979年首先提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概念,其定义为:影像学除外神经根压迫的情况,由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36-01  羊水过多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因该病易并发妊高症、胎位异常、早产、胎盘早剥、脐带脱垂、产后出血等,故属高危妊娠范围。近3年,本人采用《伤寒论》中猪苓汤合柴胡干姜桂枝汤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观察病人70例,为2009-2011门诊慢性羊水过多病人,随机分为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