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生道德人格教育初探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生作为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社会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平对整个社会道德起着一种示范、导向和衡量作用。本文从高职生道德人格的缺失及原因对高职生道德人格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强新时期高职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职生;道德人格;人格缺失;原因;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55-02
  
  道德人格是什么呢?它是指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中,就个人尊严而言,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规定性。每个人不论其人种的差别和文明发达的程度,也不论其职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相貌的美丑和健康状况的好坏,都具有平等意义,都应当在社会中享受到做人的权利、履行做人的义务,以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规定性。这可视为广义的人格含义。从狭义上讲,人格是指个人的品格,是个人的价值品格的总和。这是个人从道德上区别于他人的规定性,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因此,道德人格是表明一个人的整体道德素质面貌的概念,它标志着人的道德责任、道德标准和文明行为的水平和层次。
  一、 现阶段高职生道德人格的缺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大变革的转型期;一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深刻的革命正在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变迁。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生活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特别对高职生道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目前,部分高职生思想道德状况不尽人意,在很大程度上是高职生道德人格的缺失所致。
  (一)道德定位低,没有确立较高的道德理想和人生追求。当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相冲突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更有部分高职生不认同社会主义道德导向、共产主义渺茫论、雷锋精神过时论仍有市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信念危机,“垮掉的一代”,社会对新时期部分高职生道德人格缺乏现象的描述。
  (二) 道德责任意识不明,对社会道德价值不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发生嬗变,社会步入了道德不定型期。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高职生道德人格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有些高职生缺失最基本的道德人格,迷失了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信仰和追求。道德自律能力低下,道德失范甚至人格沦丧的情况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三)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离,言行不一。在我国,虽然道德教育历来都是最受党和国家重视的,但是在一些家长和学校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社会所关注的是实际的效益、利润,很少有人去思考人生的许多精神问题,也不再关心自己的灵魂,至于道德修养似乎变得无关紧要了,人的良知、情操、人格日益贬值和失落。这种对于道德教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以及善恶不分、邪正混杂的生活状态导致高职生心灵的困惑和迷茫,导致他们言行脱离。
  二、当代高职生道德人格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弱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格教育的沃土,它对高职生道德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离婚率的逐年上升,使得缺陷家庭中的学生不能充分享受父母关爱,他们在社会上往往要承受嘲讽、冷落等不公正待遇,在心理上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容易转化为反社会行为。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者的大量统计材料也证实了这一点。家庭教育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一些家长对子女要么娇惯溺爱,要么粗暴打骂,要么放任自流,这三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
  (二)学校教育对道德人格的忽视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对道德养成的思政课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的客观环境,要求思政课教育应实行开放式教育。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忽视日益开放发展的社会现实,教学封闭,这一切严重阻碍了思政课教育实效的取得。忽视了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正是由于学校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才使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高职生重新审视自身价值。其中一些人注重自我价值,追求个性发展,过分强调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能动和独立作用,“以自我为主体”的人生价值观得到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的认同。同时新时期高职生的物质利益要求越来越突出,价值取向功利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高职生的思想重心发生偏移,在唯利是图思想的腐蚀下,社会责任感在降低,追求物质享受、讲究实惠的倾向在上升。有的高职生认为“生活就是实用,理想信仰都是无用。只要捞到钱,就会活得潇洒”。特别是在择业方面,物质利益导向更为明显,出现一种重眼前轻未来、重利轻义的反理想主义倾向。一些高职生的价值取向的短视化和非理性化,导致了他们道德认识肤浅、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行为弱化。
  (四)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之中,由于经济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很容易出现物质文明一手硬,精神文明一手软的局面。特别是当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之后,对其他地区和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冲击,既诱发了人们渴望在短时期内发家致富的愿望,也助长了一些人“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正在被扬弃,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形成并被接受。自彭宇案以来,人们不敢做好事,“做好事不得好报”、“见死不救”事件的增多,从本质上讲,还是因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在下降,而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追求个人人格完善并将推广到社会道德建设中,但新时期种种运动、思潮的冲突,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秀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传统的土壤。社会上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历史过程中,对涉世不深、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高职生来说,难免会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形成重才轻德、重物质轻精神、重享受轻创造的偏差,从而导致他们道德人格的缺失。
  三、新时期高职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必须强化校园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对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重要影响。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思想追求、人文景观最能体现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无时不在渗透和影响着高职生的人格养成。在校园文化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其道德教育功能。首先加强民族文化归属感的教育。民族文化归属感是校园文化道德人格的核心情感。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真正纽带,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本质。缺乏民族文化的校园文化不可能孕育最根本利益归属感强烈的人格,也不可能孕育崇高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校园文化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充分重视并开发其民族浓厚的民族人文校园氛围,孕育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荣誉感。从而奠定勇于创新的精神基础,实现人文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其次加强历史自尊与历史发展自豪感的教育。历史自尊与历史发展自豪感是校园文化道德人格化的逻辑起点。自尊感与自豪感是任何主体道德人格孕育教育界必须具备的逻辑起点,孕育高职生人格尊严与奋斗精神。许多高职生自卑感往往源自于不尊重历史的校园文化的浸染,虽然这种浸染过程是缓慢无意识的,但对人格尊严的损害却常常是沉重的。再次是加强规章制度教育。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教育道德伦理的集中体现。它们都应建立在教育的道德基础上,并应遵循道德人格孕育规律发挥道德人格孕育的功能。当这些规章制度违背了这一规律时,其道德人格孕育的功能就会丧失甚至走向反面。
  (二)巩固加强基本文明习惯和基本道德品质。基本文明习惯和基本道德品质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是学会做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经过一定阶段的教育,高职生已形成了诸如尊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勤俭节约、礼貌、热情、诚恳等基本文明习惯以及诚实、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奉献等基本道德品质。这些基本文明习惯和道德品质要成为其人格中核心的、稳定的特质。仍需要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加以巩固。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基本文明习惯和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反复加强高职生的道德修养,才能促进其道德人格的稳定进步。如开展“讲文明,重礼仪”、“感动校园十大新闻人物”、 “十佳文明标兵”、“十佳文明孝子”、“争当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对高职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重视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道德人格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道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道德人格的培育起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深烙印在个人的心灵上,都会影响个体未来的生活,塑造着个体的人格。在成人阶段之前,家庭教育要比社会教育更基本,内容更丰富,与道德人格的形成关系更大,只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施正当的家庭教育,良好的道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其次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人们行为的倾向,塑造着人格。因此,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要大力宣传,造成育人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同时还要优化舆论环境。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不仅引导他们建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且引导大建构理想的道德人格,其中最根本的是帮助大正确理解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再次是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教育对高职生道德人格的培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德育要从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他们的现实生活、帮助他们走出道德失范的误区。同时要重视教师在人格培养方面的表率作用。因为教师是学校道德人格反映的主要代表,肩负着教育的道德责任,他们与高职生的接触最经常最直接,在高职生人格孕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世界观、道德品质、以至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痕迹、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对高职生进行道德人格教育的同时,要注重教师道德人格的提升,要求教师在以人格感化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人格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关注自己的道德人格美。
  
  参考文献:
  [1]赵成文.道德人格及其社会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1999,07.
  [2]吴冰.试论高职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基本思路思想文化道德研究[J].理论月刊,2001,07.
  [3]黄波,蒋先寒.当代高职生道德人格建构[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胡艳槽.当代大道德人格的困境、时代要求及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06.
其他文献
摘要:清代可说是马班异同研究成就最大的时期。清人对前人的成果展开了总结性的评论。清代学者在对前人研究马班异同的成果进行全面清理以后,发表了一些新的见解,其中确有不少超越前人的地方。从总体上说,清代学者对马班异同的认识问题,其主要倾向于甲马乙班,又认为班马皆为良史。  关键词:清代;《史记》;《汉书》  中图分类号:I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44-02
期刊
摘要: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伟大导师。就是在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邓小平理论,“以人为本”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分别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市场经济理论、民主法制理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体现,阐明了“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以人为本;邓小平理论;重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
期刊
摘要:人的学习方式通常有两种: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前者为知识简单传授,侧重课本知识的“学会”,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应试的能力;后者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即“会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法;教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46-01    传统的的教学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
期刊
摘要:《地球概论》不仅是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先导地位,起着为其他课程开路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地球概论》教学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困难和危机,因此,对其探讨和实践对高校同类课程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地球概论;教学改革;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58-02    《地球概论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实状况,分析混合学习模式的优势和利用价值,倡导大学英语教学中尝试运用混合学习模式,探讨混合学习在大班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混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61-02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在人力、财
期刊
摘要:青年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定位与发展应围绕政治理论素养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个方面,其中,政治理论素养能力是重要基础,教育教学能力是基本要求,教育科研能力是关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定位;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50-01    一、加强政
期刊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当前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总结归纳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围绕现状采取切实可行、形式多样的措施,推进大学生积极开展文学阅读活动。  关键词:文学阅读;阅读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65-02    高尔基说过:“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巨大的说服力”。
期刊
摘要: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当前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存在的政府政策制定与落实难、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流动儿童就学难和健康安全等问题出发,分析出是由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以及社会因素等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户籍制度、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强化公立学校的主体作用和规范民工子弟学校,改善舆论环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期刊
摘要: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思想,包括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实施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改革等,这些观点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
期刊
摘要:本文从思修课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意义为切入点,阐述了实践性教学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缺乏考核体系、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理论知识等对策,这些对策对现在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字:实践性;教学改革;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