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技能大赛提升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的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针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赛项备赛训练及参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技能大赛考核标准、“1+X”证书考核标准、企业人才需求的岗位能力标准相融合。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引领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实训条件的完善、强化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实现“1+X”证书制度下“岗赛证需求合一”的高职人才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关    键   词]  “1+X”证书;技能大赛;污水处理;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032-02
   随着“1+X”证书制度的提出,职业技能大赛在探索适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及高职教育“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衔接等方面进行尝试,寻求校企合作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凝练出校企共建、赛证融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对职业能力提升的成效和特色[1]。根据新的形势,我们依据岗位能力标准、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1+X”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能力标准,探求“岗赛证需求合一”的实践教学方式,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随着世界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如火如荼地進行,很多职业院校在技能大赛的引领下,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训条件等方面有了改善[2]。但在增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资源有限,学生从大赛中受益不均
   大赛平台设备有限,为了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只能对参赛选手进行单独培训和辅导,没有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大赛集中训练。在动手能力、技能操作方面,参加过大赛集训的学生和没有参加过比赛的学生差异明显,受益的只能是极少数学生。
   (二)机制欠缺,未能发挥同频共振作用
   技能大赛对人才的培养,国内大多数只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教融合”,只局限于竞赛与教学的内容互嵌。但竞赛与教学这两种体系并没有有效互动、协调,未能发挥出“1+1>2”的协同作用。
   (三)融合度低,未能有效利用大赛成果
   技能大赛结束以后,一些大赛成果(竞赛平台、试题库和视频资料等)在教学及实训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利用上这些资源[3]。专业教学实训与技能大赛融合度低,因此技能大赛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方面作用不明显。
   二、技能大赛提升职业能力探究的实施策略
   (一)重构课程体系,引领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结合岗位能力需求、“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把水处理技术赛项的各个模块融入相应的课程教学中[4]。“水处理技术”赛项考核的6个模块,分别是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与计算,水样配制与测定,污水处理工艺设备部件与管道连接,水处理平台动力系统线路设计与连接,污水处理设备调试运行,污水处理厂水、气、声、渣污染因子的监测。模块一中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及计算,模块三中的污水处理工艺设备部件与管道连接以及模块五中的系统运行故障排除、系统运行及维护,结合考证内容水处理技术,可融入“水处理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等课程教学环节。模块一中工艺流程图及高程图绘制可融入“工程制图与CAD”综合实训。模块二中水样配制与测定以及模块六中污水处理厂水、气、声、渣污染因子的监测,结合考证内容水质检验技术,可融入“水质监测”课程课程实训。自动控制污水装置程序设计,可融入“PLC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实训。
   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的、融入技能大赛标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衔接、学生学习成果互认、积累,学分转换。
   (二)完善实训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以“1+X”证书制度的实施和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遵循产教融合、育训结合、共建共享的原则,创新与企业相适应的实训项目,共建技能实训平台,构建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承办并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大赛省级选拔,参赛成绩近五年来保持在广西同类院校名列前茅,有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所建设的水处理实训中心,每年全国技能大赛前期均免费为广西各院校开放,提供交流平台,共同提高广西参赛整体水平。在全区范围内起到引领作用。其中2019年全国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一等奖的获得,实现了广西在该赛项上的零突破,在全国(区)高职院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建立的实训基地还为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输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赛教并重、兼顾科研的实训基地,持续服务于竞赛培训、承办技能大赛及“1+X”证书考核培训。同时根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竞赛内容的变化及“1+X”证书内容的变化,不断完善实训教学条件,反向促进实训基地完善与发展[5]。
   (三)优化育人环境,强化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
   我们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以“岗赛证需求合一”为目标。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技能大赛赛前强化培训、“1+X”考证培训及考核,加强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堂教学应用超星泛雅等在线课程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在线学习需求。大赛赛前强化培训真正带给他们的是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能力的提高及团结合作精神、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锤炼了学生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品格。“1+X”考证培训及考核确保岗位能力要求、毕业能力要求和X证书获取要求环环相扣、相互吻合,提升企业对“书证”的认可度和学生考证获得感[6]。
   (四)依托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并获奖,成为毕业生向实习单位、用人单位证明自己专业技能强的有力体现。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能招聘到业务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能力都比较高的优秀毕业生,于是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奖以及参加“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学生成为各用人单位的“抢手货”[7]。
   (五)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共促人才培养
   借助技能大赛及“1+X”考证培训及考核工作,教师到企业参加技能培训。邀请企业技师担任兼职教师、竞赛指導教师、“1+X”证书培训及考核导师。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分工研究赛项内容,制定培训方案,在解决实训平台技术问题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参加“1+X”证书培训及考核,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组建优秀的教学创新团队。
   三、结语
   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展示和比拼职业技能的公开平台,通过技能大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善校企合作,无缝连接了教学与工作,提供了一个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路[8]。通过“岗赛证需求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俊鹏.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有效促进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80-183.
   [2]辛海明,田憬若,陈娟,等.高职院校五级竞赛贯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以潍坊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0(3):153-154.
   [3]余红英,蒋玲,白彩波,等.技能大赛引领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1):17-21.
   [4]郭琳.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33-236.
   [5]陈基秀,陈志清.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0,9(34):1-5.
   [6]林夕宝,余景波,刘美云.1+X证书制度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0(1):4-11.
   [7]王莹.“以赛促练”提升建筑识图职业技能:以安城院城建学院建筑识图职业技能大赛为例[J].工程与建设,2020,34(1):162-164.
   [8]陈宏涛.基于全国技能大赛的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南方农机,2020(1):192.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SPOC是后MOOC时代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能给予学生个性化、完整化、深度化的学习体验,促进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旨在构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开展教学实践,以期为高校建设与应用SPOC提供借鉴,促进高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变革.
在线上教学和思政教育及翻转课堂的影响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讨论在新时代教学要求下如何优化小组合作模式中的考核策略.
世界技能大赛是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对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依据中国知网有关“世界技能大赛”的信息,深入研究了世界技能大赛,分析了世界技能大赛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及技能大赛发展的方向.
[摘 要] 通过在中药学专业课程中融入中医药传统文化内容的研究,积极探索思政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医药文化的教育途径。可以通过加强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完善思政教材建设以及发挥社团及新媒体的作用等途径,综合实现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中医药文化素养,提升文化自信,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關 键 词] 课程思政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是做好中职生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家庭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都是中职生全面学习发展的重要资源,缺一不可.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能够为中职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中职生的违纪行为,如果出现了一些违纪行为也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处理,从而促进中职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同时应该将价值引领同知识的传授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加快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多角度分析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积极意义,探索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工程制图教学模式.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究不仅为工程制图课程建设提供思路与参照,而且对新工科其他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 要]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羽毛球教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简要介绍了该教学的意义所在,大概说明了职业院校在教学方式、教学水平、基础设施、选课制度上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不足,探索出明确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水平、完备基础设施以及完善选课制度的教学改革路径。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羽毛球;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警务技战术作为警察学院担任民警学员教学的一项基础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可以将自己所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在实战中可以亲身体验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加入情景模拟教学方式,以此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分析岗位变迁对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影响,从专业群视角,按照装备制造生产流程的逻辑顺序,梳理智能制造专业群核心岗位能力要求,对接X证书标准,以“平台+模块”的形式,构建岗课证融通专业群课程体系.提出了基于“三标融通”的三教改革和评价机制,为新型课程体系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急危重症情景模拟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4月收的56例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带教,观察组采取急危重症情景模拟训练,分析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分数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护理综合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分数较对照组高,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出现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