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其实质就是学习对象、工具以及教学工具与对应课程的融合,这三者共同为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服务,从而达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从中职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出发,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中职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与课程进行整合中,它的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是一致的,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又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对于专业不同的学生,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同的,因而,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整合时,必须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学习对象、工具以及教学工具。其中,学习对象指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和工具的人,教学工具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利用到信息技术,学习工具是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和同学交流信息,最终完成学习要求。这三要素共同为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服务,最终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一般而言,信息技术和常规教学手段性质相同,当常规教学手段无法支撑教学进行时,信息技术手段被引入,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必须考虑各学科课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二、中职学习者的特点
  中职学生经历过中考的挫折,学习的信心被削弱。进入中职的学生,一部分是自愿的,还有一些是迫于父母和外界的压力不得不进入中职学习的,因而,中职学生学习被动因素很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高,学习的能力也较低。事实虽然客观存在,但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学生潜意识里还是一样能在中职的三年学习里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没有被完全磨灭。此外,信息化时代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更好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鉴于此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在具体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还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学习内容,在学习中激发潜能,找回学好的信心。
  三、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应用方法
  (一)创设情境,直接切入知识点
  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直接切入知识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的关键。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进行情境创设,实现知识点的直接切入,避免啰嗦的开头,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的热情被调动,才会有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此外,在情境切入知识点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切入的知识点对整个课程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中“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的制作”一课时,可以利用“智能楼宇”视频作为知识切入点,精彩的视频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向往和好奇心,这时将画面转向中心机房,让学生的好奇和疑问得到解答,接口处密密麻麻的网线电缆呈现在学生眼前,并告诉他们看到的传输介质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双绞线。双绞线作为传输的重要一环,其制作如果不规范,那么再智能的设备都会成为摆设,由此引出“双绞线制作”主题,并讲解制作要领等。
  (二)以“学”为主,合作学习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很大,因而在一些课程的学习中,采用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组织教学活动,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中强调“学”,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合作探究,从被动接受变为信息主动加工者。同时,教师的作用也要进行转变,从知识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质疑—探究—实践—指导—评价”为教学主线,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不同阶段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提出要求,引发思考,使学生主动探索,寻求方法。例如word文稿排版时,以“父亲节”为主题设计一份电子板报。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组长,小组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讨论,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板报设计。其次,设计完成后,小组进行自评,并根据意见进一步完善作品。最后,小组进行作品展示,教师给予总结和评价。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至始至终都是信息加工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内容,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
  (三)更新资源库,实现“再生”
  白板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逐渐普及智能交互式电子白板,其有内置的资源库,库中资料以树型结构存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更新和完善资源库。在中职教学中,交互式白板内置的资源不多,教师可以将自制课件、编写的习题以及下载的资料上传到资料库,通过保存使其成为“再生”资源。为今后教学提供帮助。电子白板的“再生”资源随着教学不断完善。例如课堂操作顺序,学生进行练习时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或新的解题方法等,这些动态资源都可以被保存下来,变成“再生”资源,对今后的教与学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中职学校,在整合过程中,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资源以及学情等因素都要进行考虑,这样才能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并逐步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最终达到“最优化教学”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强化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晓欢.初探信息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0)
  [2]张天业.信息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5(11)
  [3]杨树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5(09)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极其重要。如何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值得所有教师认真研究。本文系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积累,从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因素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与大家一同探讨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提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人们对德育工作开始对德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如何才能更好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目前所有教育人员关注的重点。现阶段,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一直将德育教育的开展作为教学重点,无论是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还是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等方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班主任积极开展德育教育进行阐述,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实施策略,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往往对于学生思辨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的培养较为忽视,学生英语学习中通常具备了较好的知识基础却缺乏有效运用的能力。本文着重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希望有助于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能力水平的高中生。  【关键词】高校教育 英语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
期刊
【摘要】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是二战后最为世界动荡的一场军事冲突,当然,也让朝鲜这个国家走进了世界人民的眼中。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的核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侧翼,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所以,朝鲜半岛在中国的地缘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冷战的结束,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环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原先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也趋向多元,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大国互相竞争的局面,这一系列变化,导致朝鲜半岛的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的重要程度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加深,社会的快速变化发展同时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得高等教育管理在现代背景下能够获得高效的管理成果,让院校培养出更多的高等人才,这已然成为当代教育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本通过分析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 管理 问题 优化对策  一、引言  教育决定着整个社会的
期刊
【摘要】我国高职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我国会展产业的飞速发展和会展企业的实际需求。作者根据我国高职会展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建立高职会展专业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创新理念、实践性教学和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会展 人才培养 创新研究  一、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但经过了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共举办 3168
期刊
当夕阳的最后一丝余光拐过对面的山岗时,父亲和母亲扛着满是泥土的锄头和竹箕回到了家中。  我的祖父祖母都是农民,为人实诚,干起农活来十分有劲儿,他们将大半辈子的热情都交代在了那片土地上。我的父亲便出生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家庭里,传承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纯朴与热忱,善待身边的人事物,一家人的生活虽然清苦,却也其乐融融。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人们的思想并没有更新得那么迅速,可祖父还是觉得孩子从小就应该读书
期刊
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使学生获得初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  而在语文课文中,有些精妙的语言文字,就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带给人强烈的冲击和无限的遐想。作为教师,如果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镜头”,创造性的在课堂上利用这些“镜头”,艺术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我相信,一定会将这些“镜头”定格在学生的脑海,把拍摄这些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然而经多年努力,素质教育的实施仍远未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爱的教育》对中国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本文将从《爱的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入手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 《爱的教育》 师生关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 启示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
期刊
“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尤其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如能根据复习知识,精选习题,通过课堂上探究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开拓思维,就能提高复习和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以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道例题的求解方法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