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问题“活泉” 助实验“渠成”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_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讲述如何联系生活中熟知的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正确处理数据,同时拓展思维,一方面将实验从定性观察上升到定量分析后构建数学模型,另一方面从材料、试剂的选择与更换等角度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再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含义,最终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物学科 实验教学 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而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从多角度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能力。
  同时,探究性实验在高考中占据不小的分量,这要求学生真正地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通过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分析,最终达到学以致用。教师可在实验教学中借助于假说演绎、模型构建等科学方法综合提升学生能力,摒弃机械的重复实验步骤的被动式学习,让学生在一个承前启后和开放的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在探索中形成思想、方法和情感,并且注重与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的实验——“探究植物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载体展开分析。
  一、课前准备:从熟知现象出发,化抽象为具体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交流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吸水和失水的现象,这些常见的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接着教师进行“萝卜的失水”演示实验:事先将新鲜的萝卜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小段,用记号笔标上1、2,用小刀分别在两段萝卜中间切出一个小口,1号小孔加两小勺食盐,2号小孔不做任何处理。
  学生预测实验现象后发言,自然引入课题。
  二、课内研讨:以有效提问引入探究性实验
  (一)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演示,学生提问:为什么加盐后会有水分?水从哪里来?
  (二)作出假设
  教师评价学生的问题,指出這是一个好的问题,有研究价值。对于刚接触细胞结构的高一学生而言,他们容易想到细胞膜和液泡膜是半透膜,但难以直接过渡到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这个层次。所以,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位置,让学生分析后做出假设: 小孔内的水分来自细胞内,因为加盐后外界溶液浓度增大,水从液泡中出来,可以通过观察液泡体积的变化来判断细胞是在吸水还是在失水。
  (三)设计实验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讨论各自实验方案:
  (1)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
  (2)如何控制自变量和无关变量,检测因变量?
  (3)实验对照如何设置?设置实验对照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4)实验结果预计如何?
  教师课件展示实验步骤,评价实验方案,解释引流法操作。
  (四)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五)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上传部分同学前后三次镜检的图片,重点分析滴加蔗糖溶液后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提出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概念。同时展示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图片,只有学生真正动手实验,他们才会发现更多问题,讨论交流原因,如:蔗糖溶液浓度不够;蔗糖溶液没有扩散到位,时间不够;细胞活性不大等等。此时回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过程属于渗透现象。通过类比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是一个渗透装置,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前实验中萝卜细胞失水的原理,也能基本理解课本上提到的农业生产中施肥过多导致的“烧苗”现象。
  (六)课内延伸,再探究
  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植物吸水和失水的一般原理,在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后进行反思。
  (1)实验试剂为什么选择0.3 g/mL蔗糖溶液?换成其他浓度或其他溶质行不行?如0.6 g/mL蔗糖溶液、KNO3溶液、葡萄糖溶液、盐酸。请说出原因。
  (2)实验材料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优点在哪儿?如果内表皮可以做实验,那么该如何设计实验?
  再次设疑,进行再探究。
  (1)探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影响。
  (2)探究尿素溶液、KNO3溶液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3)探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的实验方案设计。
  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交流后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分析。
  上述实验的展开,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迁移知识的能力,让质疑和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促使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总之,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问题的挖掘和探究,拓展其外延和内涵,纵向深入,横向联系,研究新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课后发散:拓展实验思维,构建生物模型
  当学生完成拓展性实验后,教师继续点拨,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一直在观察目镜,所以在滴加蔗糖溶液20秒甚至30秒后,细胞变化不明显。如果想持续监测,那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进入课内延伸,引出目镜测微尺。教师通过介绍目镜测微的作用,以模式图解释,通过测量和计算可以持续观察植物细胞失水的情况,了解质壁分离的程度,同时展示相关数据表格,绘制的数学模型图(图1)。
  教师还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将手机支架固定在显微镜上,拍摄整个实验过程的视频,后用视频处理软件加速后,可以明显看到细胞的动态变化,加深学生的印象。课程的最后学生观看图片资料,能理解实际农业生产中关于植物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创新点:通过萝卜失水的直观实验现象自然引出问题,结合细胞结构尝试做出回答,相对于直接提出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而言,这降低了难度。在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中,从材料和试剂两个方面逐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分析评价并做适当程度的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到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操作后分析实验结果,最终在表达与交流中体会科学探究中蕴含的理性思维。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反思,小组合作讨论,为下一步的探究奠定基础。
  结语
  总的来说,实验教学是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借助于实验教学,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实验教学中,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效率。如我校配备了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它是一种借助于网络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主机监控各个小组的实验状况,根据每组学生的具体实验状况进行单独的辅导讲解而不相互干扰。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中,教师可以将典型的实验结果投影在大屏幕上进行及时的评讲。相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数字化仪器的使用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呈现,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有力工具,更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总之,不管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实验教学,实验都重在让学生真正参与科学研究过程,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肯定学生提出的新思路。探究性学习尽管费时多,难控制,但有利于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提高,需要在长期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中去贯彻、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对“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解[J].中学生物教学, 2006,1:4 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摘要:《龙里格龙》是2020年宜昌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课展评”一等奖课例,结合田慧生、刘月霞撰写的《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本文将浅谈音乐学科如何立足于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如何开展深度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 教师发展  记住知识,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如何让学生获得未来进入社会后能够生存、参与社会活动、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幸福生活的核心素养,才是教师应该关注的核心。深度
期刊
摘要:个别化学习活动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在区角游戏“花戏楼”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由选择材料、自由选择同伴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适时引导,及时投放相应的适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活动材料供幼儿游戏,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个别化学习 自主 材料 发展  引言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班级紧紧围绕主题“我是安徽人”开展活动。开设了区角“花戏楼
期刊
摘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习作教学,教师利用多种媒介的辅助,进行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式的创新性研究,尝试融媒体视域下提升“超文本”传情力度的习作实践,力求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效促进学生“我手写我口”的文字创作。  关键词:融媒体视域 多元化媒介辅助 不同学段 习作教学  随着5G网络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值得中小学教师深入思考。通过不同学段的习作教学实践思考,笔者感受
期刊
摘要:如何在习作教学领域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习作教学效率,充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将“互联网+”与习作教学融合,改变传统习作教学模式,借助班级学习空间、微信公众号,搭建起“微素材”“微指导”“微评价”“微修改”“微展示”的“五微”习作交流平台,让学生的习作变得鲜活灵动、充满生趣,让写作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素养 线上教学 习作教学  “写作,是学生创造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年级段孩子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段达到40万字,而在小学高年级段,课外阅读量则要达到100万字。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和庞大的阅读总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着力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多方面扩大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变“阅读”为“悦读”,逐步成长为一个爱阅读、会阅读的人。  关键词:阅读 小学语文 悦读 语言积
期刊
摘要: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背景下,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仅仅依靠“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名班主任工作室是班主任“共同成长”的重要载体。基于此背景,本文对“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探寻班主任有效研修的策略 ”进行了探究。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发挥引领作用、优化活动方案、规范考核评价,能够有效打开班主任发展通道,搭建班主任发展平台,探寻班主任研修的方法,进而提
期刊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节奏,“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普通一线教师一定要有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小学中段学情,针对班级学生居家学习的实际情况,实践并总结出一套小学中段语文“双师课堂”线上教学的方法:用“加分”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导学”来保障教学效果。  關键词:双师课堂 加分 激发兴趣 导学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节
期刊
摘要:地理实验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地理实验过程中提升了合作探究和自主实践能力。本文分享学生探究沙尘天气成因的实验过程,旨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验 沙尘天气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地理实践力的描述中特别指
期刊
摘要:对于在课余时间缺乏英语学习环境的农村小学生,通过在主教材的教学中渗透自然拼读法,帮助学生建立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之间的直觉音感,掌握英语拼读规律,为识记单词清除障碍,让他们在课后能够自主进行复习、预习,并为进一步阅读打下基础。  关键词:拼读渗透 教学活动 绘本 农村小学  刘宝胤认为,自然拼读法是回归英语作为表音文字最自然、最直接的启蒙方法,能够为学生识记单词扫除障碍,让他们的课后学习自主
期刊
摘要: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是人生观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期,学校要站在劳动幸福观的理论高度,深刻把握新时代劳动幸福观的内涵,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践,激起中学生劳动的幸福体验,引导他们认识到劳动能创造财富、体现个人价值、磨炼人的意志,帮助他们树立劳动幸福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劳动幸福观 培养 维度  劳动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它将人与动物相区别,是人类本质的体现方式。马克思指出了“劳动创造了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