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初中生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扰往往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因此,出现了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伴随着社会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日渐表现化,校园暴力层出不穷,乃至于成为社会媒体的热点新闻。此时,初中德育和法制教学活动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诸多学校都开设了道德与法制课程,以求为初中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诸多老师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工作中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渗透工作,提高了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相关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的德育和法制教学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一般性分析,然后提出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道德;法治教学;渗透
   一、当前初中德育与法制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现状
   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道德与法制课程,然而开设的时间较短、缺乏相关的师资力量、相关的课程实践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老师还缺乏相应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有力支撑,在短时间之内未能使广大初中生从中受益。面对初中学生所出现的各种情感问题,认知问题和校园暴力等心理问题,老师还无法做到及时的排忧解难。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初中德育和法制课程的评价机制仍然是以考试为主,针对初中德育和法制教学工作的具体内容仍然是不甚关注,学生和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卷面成绩,至于学习和考试以外的诸多事情,仍然缺乏相应的了解和关注。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难免落于流俗。然而,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渗透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在具体操作中,缺乏相应的情感教育,缺乏相应的情感认知,仍然用满堂灌知识的方法,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相应的情感沟通和情感交流。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一)丰富教学方法增加情感教育的比重
   老师在进行初中德育与法制教学的过程之中,可能会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对于学生的具体心理状态难以做到及时把握和了解,并不能充分认识的学生是课堂主体这一现实。因此,老师在其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而是应该多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做法进行道德性和法律性的解析,针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而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老师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老师不能因为教学时间的有限而忽略了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工作,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过程不是仅仅在课堂之上进行的,还可以在课下和生活中对学生施加相关的情感教育,学生对于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上渗透的反应也应该做到及时了解,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提高学生。德育与法制教学课堂的参与度。因此,也就更加需要广大初中德育与法制教师们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有更好的课堂收获和生活情感体验
   (二)借助生活案例进行情感教学的渗透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仍然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对于深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知识难以做到及时的掌握,作为初中德育与法制老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具体事例和事件,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例如,部分老师在讲授《亲情之爱》时,可以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生活实践出发,寻找到与自身相关的故事和资料,向学生展示出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于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以更好的和学生进行亲切的情感交流。在此过程之中,缩短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感情,也促进了情感教育在德育与法制教学中的渗透工作。并且这些生活案例使得老师的PPT和讲义得到了有效的充实,将以往单调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理解课堂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对于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兴趣,从而为其人生的成长汲取更多的营养,为其正确人生观念的培养提供支撑。
   (三)创建情感环境促进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渗透
   传统的初中课堂带给学生的体会往往是枯燥乏味、没有情趣,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調动,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及时激发。老师单纯的说教以及枯燥的教学语言,都使得学生对于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敬而远之。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老师,应该改变相应的教学氛围,用自己的真情实感为学生营造一个情感教育环境,使得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有更加具体的感受。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视频,以唤醒学生对于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认知。老师说打造的充满情感的课堂氛围会使得学生更有信心的学习初中道德与法制知识,更有动力探索初中道德与法制的正确性,相信在老师春风化雨的感召之下,情感教育会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渗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工作所取得的骄人成就值得广大初中德育法治老师自豪。然而,在其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诸多的难关需要老师们去攻克,有诸多的教学问题还有待被解决,情感教育工作还有待提高与升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待正确的树立。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之中,如果可以投入更多的真情实感相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共鸣,将更多的道德与法律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其健康成长、良性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艳芳.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亚太教育,2019(06):45
   [2]任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N].发展导报,2019-06-18(017)
   [3]孙淑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研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岷县蒲麻初级中学,甘肃 定西 748406)
其他文献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天然橡胶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天然橡胶价格深幅下调。随着200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中国天然橡胶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阐明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天然
【摘 要】看到竹子,会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文化类活动是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社会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我校依托校本资源,开展具有“竹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走出一条有竹西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之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与思考   加强传统文化
【摘 要】语文阅读能力要从小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模式,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阅读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阅读方式;阅读能力   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中学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迎来了改革和创新。秉承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中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模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小组合作模式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更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合作探究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产学研结合教育逐渐成为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一种新模式。从最初的理念接受到如今机制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在产学研背景下呈现
【摘 要】教师向创新人才迈进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潮流,在基础教育中,一些中小学教师由于学历层次较低,缺乏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研究技能,导致这一目标的实现非常困难。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多数中小学校选择加强和高师院校之间的合作对接。为此,本文将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高师院校和中小学对接培养创新人才进行分析。  【关键词】理论;实践;高师院校;中小学;创新人才   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对接培养创新人才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