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24321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我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最基本的“讲述法”,此法不仅方便组织教学,而且有利于对课堂时间的掌控,中间穿插着提问、讨论等其他手段,有时也用多媒体和电脑等辅助教学。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这样的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材的培养。
  按照新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美术鉴赏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尝试使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给学生以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活动。
  在高中美术教材中,能用“情境式”教学的作品确实不少,如适合用话剧表演的具象美术作品,其有典型形象、典型环境,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美术作品的完整主题。例如《最后的晚餐》,这是两幅相同名字不同画家画的世界名画,在欣赏这两幅画时我就运用了情境教学法。一走进课堂我就说:“今天我们来试着表演一下最后的晚餐。”同学们听了都激动万分,踊跃举手要求表演,最后我选了26位同学做准备,其余同学把课桌整理一下,使教室中间留出表演场地。
  第一组我选了13个同学,由班长赵强波同学演耶稣,因为他是个具有号召力、沉着、冷静的同学,适合这个角色。犹大选的是吴同学,起初他还不愿意,因为谁愿意演叛徒呢,但经过劝说他同意了。然后按照达芬·奇画的《最后的晚餐》,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稳定构架,讲台下放一排课桌凳,表演耶稣的同学坐在中间,两边坐着他的门徒,然后我把最后的晚餐故事背景复述一下,让学生理解一下画中的故事: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出卖了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我说开始,耶稣(赵同学)说:“你们中间有人出卖我!”大家反映激烈,都左右看看焦急互问是谁出卖的,只有犹大没有做声,然后犹大看到大家都看他,也装模作样地问是谁。耶稣说:“就是你!”犹大拿起钱袋(铅笔盒)站起身就离开了,即使他没有拿着那只钱袋,我们也能通过达·芬奇的绘画方式,辨别出这个罪恶的敌人犹大。下面同学一起鼓掌。
  第二组我重新选了13个同学,由副班长郭同学表演耶稣,犹大叫高亮演,他也不愿意演,下面同学一起哄就把他赶上来了。然后我按照丁托列托画的《最后的晚餐》,把课桌斜放在教室中间,十二使徒坐在长桌旁,耶稣伫立在他们的中间,一个高个子的同学站在郭跃后面用手电筒打光,尽量模仿画中的情景,还有几个同学演仆人们向进餐者端上盘子(书)。我说开始,耶稣(郭同学)说:“你们中间有人出卖我!”大家激动地站起来相互指责是谁出卖的,只有犹大没有激动没有做声,大家一起指向他。耶稣说:“就是你!”犹大拿起钱袋(铅笔盒)站起身就离开了,下面同学又一次鼓掌。
  通过这种情境式教学,学生对达·芬奇绘画的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稳定架构有了具体的认识,对丁托列托绘画的呈对角线倾斜的大趋势及气氛骚乱而激动的特点也有了深刻的把握。
  另外,我在上雕塑作品欣赏时,也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如雕塑《大卫》有三个造型分别是多纳泰罗、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的作品。他们的风格各异,各自相距100年的历史。我分别找了三个同学来摆造型,多纳泰罗的《大卫》个头很小,只有126厘米,还是个少年的形象,于是便找个头小的同学来模仿,头上戴着帽子,手里拿着一根木棍代替长剑,面部表现出喜悦和自豪的表情;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是由巨大的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高达260厘米,是一个气魄宏偉的年轻巨人,于是找一个身材高大、眉宇间有着英气的同学来模仿,左手里拿一块石头紧握着搭在肩上,右手自然下垂,头部昂然抬起,目视前方,镇定自若,充满必胜的信心;贝尼尼的《大卫》有一个旋转的动作,便找了一个身材中等的同学手里握着石头作抛物状,头部抬起眼看前方。这三个同学同时站在讲台上作出不同的造型,他们的不同姿势和动态一目了然,效果很不错,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自然把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的独特艺术价值艺术特点深深植于同学们的脑海之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师生换位,即让学生当一回老师,也是我经常运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成了老师,会积极地准备教学材料,仔细分析教材,多方面认真找资料,在模拟教学时非常投入,对教师备好课也是一种促进,但需要学校在教学硬件上予以大力支持。
  在我担任动漫班的教学工作时,由于班级人数少,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就比较灵活,比如我曾多次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美术展览馆参观,力求拓宽学生的鉴赏视野;也曾组织他们到校外参观,观察家具陈设、生活用品、建筑实物等,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但是情境教学法不是每幅画都适合用的,比如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就很难运用。有的学校教学硬件条件有限,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也有困难,因为美术鉴赏教学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学,更需要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总而言之,美术鉴赏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键在于根据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90后”教育问题是教育界的一个新话题。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班主任如何引导和教育好他们,从而获得成功教育,文章从创设和谐情境、选择突破口、挖掘闪光点、寻求共同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90后” 教育艺术 沟通    当前谈论得比较多的是“90后”,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了家庭的富裕和科技发展的成果,也接触了新的科技产品和前卫的信息技术,对网络和游戏有着积极的追求
目的:观察大黄虫胶囊治疗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大黄虫胶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对于人的成长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使学生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爱读书,乐读书,我校开展了“打造书香校园”活动。围绕这个活动,我班也进行了“书香伴我们成长”的系列行动。  一、润物无声,激发兴趣  2009年,我又接了一年级新班。回想过去十几年里三届学生的轮回,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读的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于典型的城市周边学校。近几年来,我市务工人员明显增多,根据市关工委专题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有100万人,占我市人口的13%。外来务工子女在我市借读的生源猛增,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对几所城市周边学校的调研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均超过了40%,我校外来务工子女所占比例见下表。  易家桥中学外来务工子女所占学生数比例表  由于外来务工子女原居住地教育水平滞后,家长的文化素质较低,
目的:本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的观察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及概念,并将此理论应用在中学英语理教学工作中,探讨了构建合理的“先行组织者”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影响及促进作用。实践表明,正确合理地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教学中陌生知识的理解,实现正迁移,对于中学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先行组织者 正迁移 中学英语教学 有效性    1.引言  英语作为是一门语言,具有与其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