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要多质疑敢质疑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mf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就是要多提出疑问。“质疑读书法”,是指在读书过程中,通过多思考发现疑点,进而进行探究、分析、研究,直到完全解决这些疑点。
  关键词:质疑;读书法;生疑;存疑
  一、什么是质疑读书法
  质疑读书法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一种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强调对读物内容的质疑。也就是说,在读书过程中,不盲目地相信书本上的知识,经常问一问为什么,对读物的内容要持质疑和批判的态度。质疑,就是在掌握书中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通过思考、查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等方法,找出正确的答案。
  二、质疑读书法的重要性
  我国很多学者常强调思辨,注重理解,对质疑读书方法格外垂青,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读书善疑者,往往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这样就能多思多问,深入其内,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所以,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我国历来强调精思,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说:“读书须是仔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要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尔。”由此,我们也能看到,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和提问者本人的思考和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学问越深厚的人越善于质疑,越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读书能否有疑,也是检验阅读者是否真正开卷有益了,那种浮光掠影,纯属消遣性的读书,自然也无疑可质了。读书的过程,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提倡读书质疑,就是要做到有疑而入,无疑而出,所以质疑的过程不仅是提问题的过程,也是解问题的过程。清除读书疑惑,有的是经过反复思考,洞察书中奥秘,“明己之未达”的;也有经过反复校勘,多方查对,剔除瑕疵,纠正错误的。借鉴“学则需疑”的治学方法,旨在挣脱别人的思想羁绊,勇于除旧布新,开拓前进。谁善于质疑,谁就能够掌握读书的主动权。
  读书中的质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书的问题,也就是书中的说法不可靠,有问题。二是自己理解上的问题,不理解,想不通。这两者的初始状态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分清的。如果说两者的区别,可能学者比较重视前一种质疑,学生偏重于后一种质疑。例如:有学生在学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从课本里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问:植物在单侧光刺激下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那么,背光一侧为什么比向光一侧生长得快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根、芽和茎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这部分内容没有理解。《免疫调节》一节,学生质疑:2-15体液免疫示意图中从T细胞到B细胞的箭头上的淋巴因子有什么作用?B细胞的分化一定要有淋巴因子的作用吗?学生通过对课本的质疑,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运用质疑读书法的做法
  1.要勇于向自己提出问题。因为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去读书寻求答案。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掌握知识的关键问题,都不是好现象。谢觉哉老人曾说过:“好问是好的,但如果自己不想,只是随口问,即使能得到正确答案,也未必受大益。”因此,运用质疑读书法,首先要学会质疑。
  2.提出疑问后,要花大气力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认真读书,读书的过程应该是解疑的过程。这就应提倡分析综合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要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更深刻地去掌握和理解知识。
  3.在读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这就是“质疑法”。关于这点,朱熹曾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是学。”他的切身体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质疑是经过较充分地分析后提出的疑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释疑是思维批判性高的重要表现。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从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看,任何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从释疑入手,从无疑到有疑,再从解释到创新。
  四、运用质疑读书法需注意的问题
  1.读书时要多思多想,独立思考。这是运用质疑读书法时最关键的一条。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提出问题,这是质疑读书法的最基本要求。可以这么说,没有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就不可能有质疑。
  2.质疑要有针对性。这里所说的针对性,是指质疑要针对一书中的主要内容、重要结论、关键问题。而对于一些旁枝细节,大可不必做过多的追究。
  3.质疑时应实事求是,同时注意集思广益。质疑读书法强调提出问题,但绝不是胡乱猜疑,我们同意用批判的观点看待书本知识,坚决反对否定一切、怀疑一切,或偏信、偏爱和抬杠的不良作风。例如,生物教材中的许多公理、定理、定律等都是经过前人反复检验的,这是无需怀疑的。如果当疑不疑,不当疑乱疑,势必要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另外,在质疑过程中,除了独立思考以外,还应注意集思广益,对同一问题,充分考虑各家的不同观点,并把它们作为自己见解的借鉴和参考。
  4.要重视存疑。由于知识水平、能力的限制,读某一种书过程中的一些疑问可能一时解决不了,这时,应该把这些疑问及时记录下来,留作日后解决,这就是存疑。对于存疑,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提出问题本身就是思考的结果,决不是没有收获的读书。存疑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不顾自己知识、能力的限制,死抱着问题不放,做无效劳动;二是把存疑流于形式,记下来问题就了事,这样做等于没有存疑。
  五、质疑读书法的作用
  1.质疑读书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从人的神经功能上看,疑问往往会促使大脑高度兴奋,产生一种“优势灶”,引起定向探研反射,从而使精神高度集中,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2.质疑读书有助于读者开发思路,发现真理,获得真知。
  3.质疑读书还有助于打破知识旧框框的束缚,促进发明和创造,书籍是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但人的认识是相对的,不可能一次完成、绝对正确,即使是真理,也还需要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质疑是发明与创造的开始。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质疑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质疑,能否定旧的传统观念;质疑,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生物更有趣了。
  总之,质疑读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读书方法已成为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有千法贵在得法。只有当我们的学生掌握了质疑读书法,才可以真正迈进阅读的大门。
  参考文献:
  [1]钱党珠.轻松读书法:学习的技巧·学会学习之四[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关士伟,臧淑梅.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5(8):28-30.
  [3]王会.中学生物学教学“学案”的设计[J].生物学教学,2001(5):8-9.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
  编辑 申 璐
其他文献
主要针对现在的复习课存在的误区,阐述了科学合理的复习课的教学结构和有效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如今多媒体已经步入了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多种感官,特别是听视觉器官,以此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利用多媒体给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就能够把单一的课本知
高尔基曾说过:“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可见,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形式,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在区角、儿歌、音乐等各种活动中融入游戏,采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自理兴趣,让幼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普及率正在逐步地提高。大部分的学校不仅开设了多媒体教室,还建立了校园网络,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学的课堂上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多媒体教学。就多媒体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学数学;运用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式特点,来综合处理图形、动画、文本、图像、声音等所编制的辅助各个学科教学的计算机软件,能够营造出一个生动逼真、绘声绘色的教学氛
以《格尔尼卡》为例探讨了培养学生美术探究能力的策略。
生本理念下的《音视频编辑合成技术》教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已经具备的动漫制作能力,确定《音视频编辑合成技术》的教学策略。另外,教师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形势下,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
车床上用来加工工件内、外回转面及端面的夹具称为车床夹具。车床夹具多数安装在主轴上。难点车床夹具的制作,安装精度高。车床夹具的平衡及结构要求高。
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结合教学经验,从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措施,希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借助于多媒体化的计算机网络,师生可以用到更多的数据库,从校园网、全国教育信息网乃至全球信息网中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料,一个教师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指导更多的学生。总之,远程